广汽本田最近把新款飞度的申报信息交到了工信部,看样子是准备给这个以前的明星车型来一次中期改款。
这代飞度现在的市场情况,说“惨”都算是给面子了。
就在上个月,它的销量是75台。
你没听错,就是75台。
这个数字,要是放在任何一个主流牌子的主力车上,基本上就等于告诉大家这车卖不动了。
想当年,飞度可是每个月随随便便就能卖一万多台的车,是很多年轻人钱不多时的第一选择,还有个外号叫“平民超跑”,在二手车市场里,它的保值率也是出了名的高。
那时候的飞度,地位真的不一样。
它能火,不光是因为那台叫地球梦的1.5升发动机,开起来反应快还省油,更重要的是它那好到离谱的质量和空间设计。
大家总开玩笑说,飞度的说明书里,除了告诉你怎么换机油,基本上就没别的要修的东西了。
从发动机这种大件,到一颗小灯泡,都给人一种怎么开都开不坏的感觉。
这种好名声传开后,让它在小车市场里根本没啥对手。
但是,现在的情况完全不同了,这个变化来得太快,让这位以前的冠军有点反应不过来。
新能源车就像一阵风一样,吹遍了整个汽车市场,特别是10万块钱这个价位的车。
以前,这个价位是合资小车的地盘,飞度、Polo、威驰这些车卖得特别好。
可现在呢,消费者拿着同样的钱,能买到什么车?
是能跑四五百公里的电动车,是带大屏幕、能语音控制、有辅助驾驶功能的国产新车。
这样一比,差距就太明显了。
当旁边的国产车已经把中控大屏、360度全景影像、L2级辅助驾驶当成基本配置的时候,现在卖的飞度,有些低配车甚至连个最简单的收音机屏幕都没有,中控台那儿就是一个光秃秃的塑料板。
这种配置上的差别,对于那些天天用智能手机和互联网的年轻人来说,真的很难接受。
他们买车不只是为了代步,还希望车能像个智能产品一样好玩好用。
飞度的问题,还不只是配置太老旧。
它的外形设计,现在看起来也太普通了。
虽然第四代车型想用圆圆的可爱造型来吸引女孩子,但整体上还是缺少那种让人一看就觉得很酷的科技感。
在这个很看重颜值的时代,第一眼的感觉太重要了。
更要命的是它的价格。
飞度的起步价不便宜,而且买车时能给的优惠一直都很少,总有点合资品牌放不下架子的感觉。
可问题是,现在的市场早就变了。
消费者越来越会算账,他们会仔细比较,同样花10万块钱,到底能买到什么。
一边是配置简单、空间不大的传统小油车,另一边是配置高、科技感强、用车成本还更低的国产新能源车。
这道选择题,答案其实很清楚。
现在,新款飞度要来了,从申报图上看,变化最大的地方就是车头。
它换了一套分体式大灯,上面是一条细长的LED日行灯,中间用黑色的条子连起来,本田的标志就在中间。
说实话,这个设计确实比现在的样子精神多了,也看得出它在努力学新能源车的设计,想让自己看起来更科技一点。
但是,这种“看起来像电车”的油车,大家会愿意买吗?
车身尺寸上,长度多了60多毫米,到了4169毫米,但轴距还是2530毫米没变,这说明车里面的空间基本上不会变大,多出来的长度很可能是因为换了新的前后保险杠。
动力系统也没什么惊喜,还是那台1.5升的自然吸气发动机,最大功率91千瓦,配个CVT变速箱。
这套动力确实很成熟,开起来顺,也省油,但对于喜欢新鲜感的消费者来说,它没啥吸引力了。
车里的样子虽然还没公布,但按本田一贯的做法,很可能还是现在这个布局,可能会在一些细节和配置上改一改,比如换个大点的中控屏,加点舒服的配置。
可这些升级,真的能改变它现在的处境吗?
说白了,飞度遇到的困难,其实是所有传统合资小车市场都在萎缩的一个表现。
当国产品牌用技术、配置和价格优势,把新能源车做得又好又便宜,卖到10万块这个价位时,传统油车的生存空间就被挤得越来越小了。
消费者已经用行动做出了选择,他们想要的是更智能、更方便、性价比更高的车。
这次改款,更像是本田面对市场变化做的一次无奈的调整。
它想通过改变外观来跟上潮流,但车子最核心的东西,跟那些气势汹汹的新对手比起来,并没有根本性的改变。
如果新款飞度不能在价格上拿出足够的诚意,给一个让大家觉得很划算的定价,那想靠一张“新脸”就回到以前的辉煌,恐怕只能是个美好的想法了。
毕竟,市场是很现实的,它不讲什么过去的故事,只看你现在行不行。
那个属于本田飞度的光辉岁月,可能真的已经过去了。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