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国内的汽车市场可真是越来越有看头了,尤其是咱们自己的国产品牌,总能给我们带来意想不到的惊喜。
这不,零跑汽车最近就搞出了一个大新闻,他们家一款代号叫B01的新车开始预售了,价格一出来,很多人都坐不住了,10万出头,最贵的版本也才13万多。
这个价格放在今天这个新能源车打得不可开交的市场上,本来就已经很有吸引力了,但真正让大家感到震惊的是,零跑居然给这个价位的车,全系标配了激光雷达。
这一下,就好比在平静的湖面上扔下了一块巨石,整个15万级别的电动车市场都泛起了涟漪。
很多人心里肯定会犯嘀咕,这零跑是不是在玩什么花样?
10万块钱的车给个激光雷达,这东西靠谱吗?
宣传的续航能跑650公里,实际开起来会不会打个对折?
今天,咱们就站在一个普通消费者的角度,用大白话好好聊聊这台车,看看它到底是真材实料,还是仅仅是个吸引眼球的噱头。
首先,咱们得弄明白这个激光雷达到底是个什么东西,为什么它一出现就引起了这么大的关注。
简单来说,如果把咱们车上普通的摄像头比作我们的眼睛,它能看到东西,但对距离和立体感的判断没那么精确。
那么激光雷达,就有点像是蝙蝠用的回声定位系统,它能主动发射激光束,然后通过接收反射回来的信号,瞬间在电脑里建立一个周围环境的3D立体模型。
这个模型精准到什么程度呢?
零跑官方说,它的探测距离能到300米,精度可以达到厘米级别。
这意味着,理论上,它不仅能看到前面有辆车,还能精确地知道这辆车离你多远,有多宽,甚至能识别出路上一个滚动的矿泉水瓶或者一块小石头。
这在实际开车的时候用处就太大了。
比如晚上开车,视线不好,前面马路上突然出现一个被风吹过来的黑色塑料袋,只靠摄像头的辅助驾驶系统可能就把它当成一个影子忽略了,但带有激光雷adar的系统就能立刻识别出这是一个立体的障碍物,从而提醒驾驶员或者主动采取避让措施。
这就是为什么以前这东西都是三四十万,甚至更贵的豪华电车上才有的配置。
零跑这次直接把它下放到了10万级别的车上,可以说是直接改变了这个价位车型的游戏规则。
它这一招,直接就对准了比亚迪的秦L EV和小鹏的M03这两位强劲的对手。
比亚迪的辅助驾驶系统,大家普遍反映在高速路上用着还不错,跟车、保持车道都挺稳,可一到路况复杂的城市里,就显得有些力不从心了。
而小鹏虽然一直在宣传自己的城市智能驾驶能力,但M03这款车并没有配备激光雷达,在处理一些突发的、不规则的障碍物时,理论上能力就会受到一些限制。
零跑B01靠着这颗“千里眼”,再加上全车总共27个传感器和性能强大的高通芯片,一下子就把智能驾驶的硬件水平拉到了一个新高度,这对于追求科技感和安全性的年轻消费者来说,吸引力无疑是巨大的。
说完了高科技的“大脑”,我们再来看看电动车主最关心的“腿脚”问题,也就是续航和充电。
现在买电动车,大家心里都有个谱,厂家宣传的续航里程,看看就好,实际能跑多少,得在那个数字上打个折。
续航虚标,已经成了不少车主心里的痛。
零跑B01官方公布的CLTC工况续航是650公里,这个数字在同级别里已经算是相当优秀了。
但更关键的是,已经有媒体拿到了试驾车进行了实际测试,在综合路况下,这台车居然跑出了580多公里的成绩。
我们简单算一下,续航达成率接近百分之九十,这在行业里绝对是“学霸”级别的表现了。
这就好比你买东西,商家不仅没缺斤短两,还多送了你一点,这种实在的感觉,消费者肯定喜欢。
我们再横向对比一下它的对手。
比亚迪秦L EV的官方续航是545公里,根据很多车主的反馈,实际能开到480公里左右,达成率也很高,但毕竟基础里程数要短一些。
小鹏M03的官方续航是620公里,实际表现大概在550公里上下,同样很扎实。
但在绝对的续航里程上,从目前的实测数据来看,零跑B01确实占有一定优势。
续航长是一方面,充电快不快,方便不方便,同样重要。
零跑B01的快充能力也很不错,官方说充电10分钟,就能增加180公里的续航。
这是什么概念呢?
你在高速服务区停下来,上个洗手间,买瓶水的功夫,车子的电就差不多能让你再开两个多小时了,这在很大程度上缓解了长途旅行的电量焦虑。
而且,零跑的充电桩兼容性做得很好,你开到绝大多数公共充电站,基本都能正常使用,不用为了追求最快的充电速度,满世界去找特定品牌的专用充电桩,这种便利性是日常用车中能实实在在感受到的。
最后,我们来聊聊一台车“好不好开,好不好坐”这个最基本也最重要的问题。
很多车厂喜欢在看得见的地方下功夫,比如大屏幕、炫酷的灯光,但零跑这次在看不见的底盘和座椅上也花了不少心思。
他们请了欧洲的团队来帮忙调校底盘,这可不只是个宣传的噱头。
零跑B01用的是这个价位里很少见的后轮驱动,再加上结构更复杂的后多连杆独立悬架。
这套组合带来的好处是,车子开起来感觉更灵活,操控性更好;同时,在过减速带或者路面不平的地方时,悬架能很有效地吸收掉大部分的颠簸,车里的人感觉很柔和,不会有那种生硬的冲击感。
相比之下,比亚迪秦L EV的底盘感觉就偏硬一些,过坑洼路面时车内的震动会比较明显。
而小鹏M03的后悬架用的是成本更低的扭力梁,这种悬架在平路上开没问题,但如果路况不好,后排乘客的舒适性就会打折扣,会感觉比较颠。
在座椅方面,零跑也下足了料,宣称用了七层不同软硬的材料来填充,还给配上了座椅加热和通风功能,这在十几万的车里可是相当奢侈的配置了。
实际坐上去的感觉就是,座椅的包裹和支撑都做得很好,后排的靠背角度也比较大,人可以很放松地靠在上面,开长途不容易觉得累。
这恰恰是很多同价位车型的短板,座椅要么太硬,要么支撑不足,短时间开还行,时间一长,腰酸背痛的感觉就来了。
零跑B01把激光雷达、扎实的续航、欧洲团队调校的底盘和舒适的座椅这些亮点,都集中在了一台预售价仅10万出头的车上,这种诚意和决心确实让人佩服。
这背后,反映出的是我们中国汽车工业的飞速进步和市场竞争的白热化,正是因为有了这样激烈的竞争,才逼得厂家不断拿出更好的技术、更低的價格来吸引消费者,而最终受益的,还是我们这些普通的购车人。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