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几年国产SUV做得怎么样?对这个问题,咱们说实话,很多人一开始不是很看好,总觉得“买车还得看合资、高端才安全”。可现在呢,像方程豹钛7这车,不少人看了底盘用料以后,心里可能要琢磨琢磨,国产到底发展到啥水平了。是不是便宜就意味着偷工减料?是不是二十万以内的车就只能买个外观和配置,至于底盘、安全这些方面就得“将就一下”?今天咱们不着急下结论,咱们就当个“好奇宝宝”,仔细瞅瞅这钛7的底盘,顺便把一些大白话说给大家,大家能不能听出来点门道也算是收获。
首先说句大实话,车这东西看起来挺复杂,其实归根结底靠的就是个“骨架”。底盘结构决定了车的扎实与否,就是你坐进去,过个坑、拐个弯,能不能给你信心。底盘上要是全给你用“硬货”,那么你跑起来就不会发飘。这说的是感受,更重要的其实还是安全。很多人买车只关注内饰、智能大屏什么的,殊不知底盘才是碰一下、撞一下的时候能不能少受伤的关键。
钛7这底盘的第一感受,你要是拆开护板(我看网上拆解的),底盘的平整度确实不错。护板也不是说随便搞个塑料糊上去,直接用上了硬塑料,还带隔音棉,说明对行驶中的噪声做了点实实在在的考虑。护板没拆之前就是一整块,拆掉以后连车底的钣金件都把保护措施做到了前后,不光看个热闹,还真能防个石子飞溅啥的。
再就是副车架,这东西一般人可能不太在意,其实特别重要。钛7的副车架是全框式冲压焊接,简言之,就是把一整个骨架搭起来,一体性强,硬度高。新能源车讲究电池包安全,不少车只在中部加根横梁保护电池。你猜方程豹这车怎么做的?把最低点设在前面那根粗横梁,不仅电池包,在后面的发动机、驱动电机都一块照顾了。说白了,这做法就是“你动我一块,我给你多加几层保险”。这样的设计,你遇上底部剐蹭什么的,损失比很多同价位的车要小一截。
说到悬挂结构,咱们听过“小型车用麦弗逊,高级车双叉臂”,之前觉得双叉臂都是二三十万甚至更高的车才有。钛7这悬挂“绝大部分”用的都是铝合金,下支臂、羊角垂臂、减震器、下叉臂全是铝,只剩个上叉臂是钢的。铝合金有啥好?轻,坚固,耐腐蚀。全用铝的,等于你车的“动腿”很灵活。连刹车卡钳都是铝合金的,大而厚,还是定向四活塞,刹车盘也是打孔通风盘,跑高速不怕热衰减。这玩意儿给你用在十八万不到的SUV上,是不是过瘾?你光图便宜,不想要点安全和信心吗?
再往后看电池包,新能源车最怕底部磕碰,电池包夹在地板下面,要保护到位。钛7在这用料没省,从底部先来一层复合材料,厚度也不薄了,硬度可以。复合材料上头再来一整块钢板,你掏个磁铁一粘,扎扎实实是钢的。钢板上头才是电池包的外壳,这层层叠叠,隔热、隔震都到位。尤其右侧排气管那边,铺满了隔热铝瓦,严丝合缝。没铝瓦的排气管,开时间长了热量全传上车厢,哪受得了?有隔热,说明细节做得足。
再说电池包另一边,水管、油管一根根走的明明白白,底下用硬塑料包着,也跟电池包持平。你真要是底盘蹭到石头、路牙子,全车关键都不会暴露在外头。只要不是神仙级别的大碰撞,普通剐蹭之后查查还是齐整的。后头还有60升的金属油箱,这点很值得说。很多车为了省钱,用的是树脂油箱,虽然造型灵活,但硬度、耐磨性不及金属。方程豹这车金属为主,外头还有装甲喷涂,护板也得有。你要是真的是长期跑长途或者喜欢“野”一下,金属油箱碰上乱石也不怕。
悬挂再往后看,是五连杆结构,高级了。五连杆哪好?一个字,稳。你拐急弯、压坑洼,五连杆能把每个车轮的受力分摊到最多的连接点上,行驶稳定性、舒适度都提升。不止是结构高级,用的连杆有铝的,有钢的,却都做了加厚、加粗设计。尤其下支臂,双层闭口,承受力、耐用性都增了不少。用料扎实,光看你就踏实。
另一个细节是后电机裸露,这点不少人觉得“有点掉档次”。但仔细想,电机后头是连接排气管,如果再包裹热量容易堆积,反而多了安全隐患。至少说明他们不是“盲目跟风”,该包裹就包,包不了不强求,考虑过实际使用场景。
看上去钛7的底盘各方面算用心,那十八万不到的价格,值不值?你说值,觉得配置高、安全性好;你说不值,可能是你更看重品牌、外观、智能。那咱们来琢磨下,便宜和安全到底是不是互为矛盾?国产车一直被“价低料差”嘲笑,现在底盘都做到这份上,还有什么理由坚持老观念?底盘用料一层又一层,架构高级也不耍花样,是真刀真枪给你上。
有人说,“底盘这么厚实,是不是只做给专业评测看,普通用户根本用不上?”这话听着好像挺有道理,可你真出个事故,你才知道底盘扎实有多省心。细节决定一辆车到底是不是“安全的铁盒子”,不是靠宣传,靠的是一点一滴看得见的用料和设计。
也有人问,“这个价位你让合资品牌来做,他们肯定用不了这么多料,是不是国产现在开始‘逆袭’?”个人觉得,方程豹钛7的底盘用料确实是给国产争了口气。以前我们认合资,是因为他们在底盘、安全上舍得花钱,现在咱们国产也舍得了,你还有啥理由不信任?
还有一种说法是“你买这车只看底盘也不现实,配置、动力、售后也很重要”。没错,买车是整体考虑,不能光看一项。但底盘决定了你安全的底线,其他啥配置再好,只要底盘没做好,跑远了没人敢使劲踩,市区堵车或许无所谓,真要高速或者长途就不一样了。底盘用料是看不见的投入,是厂家舍得投入成本、舍得为用户安全买单的表现,这不应该被忽略。
现在有十几万甚至八九万的SUV,为了省成本,底盘该省就省,你要是觉得“底盘用料看不见,反正用不到”,那就有点轻率。其实,买车就跟买房,不只是光鲜的门面,更要重视骨架和地基。咱们老百姓辛苦存钱买车,说是要“开着舒服”,其实更是图个安全和放心。如果钛7能在底盘上把该做的都做了,那你开着心理踏实,遇上坑洼、乱路也有点底气。
如今天天炒作智能驾驶、大屏、语音互动,这些东西固然重要,但最关键的底盘要是不下本,买着就跟买了个“水货玩具”,指望它帮你挡住风雨还是得靠实打实的结构和用料——这是千真万确的真理。
车便宜不是错,车原材料用得多也不一定就是“成本无底洞”。最怕的就是,厂家把钱全花在看得见的地方,把看不见的关键都“在那里省着”。现在国产车都像钛7这样,把安全和底盘放在第一位,我觉得这才是未来汽车的“底子”所在。厂家真要赢得用户口碑和复购,得打这起步。
最后咱们不妨设问一下,你会为一个“底盘用料扎实”的国产车买单吗?你会为一个看得见的安全下本吗?还是依然坚持只有贵的才靠谱、只有合资才值得信任?国产车一路走来,从“凑合用”到“用得住”,现在底盘越来越像“硬核实力派”,是时候让大家用实际体验再评价一次国产汽车了。有些东西,比价格和广告更实在,那就是看得见摸得着的安全和用心。方程豹钛7底盘用料可以呀,比亚迪,这句话没虚头巴脑,没夸大其词,就一句话,道出了很多人以后买车的新标准。
本报(台/网)坚持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传播积极向上的社会正能量。如发现内容有误或涉及侵权,请及时联系我们核实处理。小编写文不易,期盼大家多留言点赞关注,小编会更加努力工作,祝大家生活一路长虹。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