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汽车圈炸了锅——丰田突然甩出一款13万起的纯电新车,直接把价格战拉到新高度。雷军刚宣布SU7要“对标百万豪车”,小鹏G6还在吹“智驾天花板”,结果丰田这记闷棍打得人措手不及。网友调侃:“新势力教丰田造电车?现在轮到老师傅给年轻人上课了!”
价格屠夫进场,谁在裸泳? 丰田bZ3直降5万的消息,让4S店销售的朋友圈直接刷屏。这车长啥样?4米7车长、517公里CLTC续航、比亚迪刀片电池,配上丰田的品控,落地价愣是压到13万区间。隔壁某新势力销售嘴硬:“我们卖的是智能化!”可消费者心里门儿清——当续航和价格差出半个级别,谁还管你车机能不能打麻将?
更狠的是丰田的渠道。全国1300家4S店同步开卖,维修网点覆盖到县城。反观某些新势力,车主换个雨刮器都得跨省。知乎上有位Model 3车主吐槽:“买电车像开盲盒,提车时销售比用户还紧张,生怕当场死机。”
技术流VS成本控,胜负手在哪? 新势力引以为傲的智能驾驶,在真实场景里仍是个半成品。小鹏的NGP在五环路上画龙,蔚来NOP被曝雨天识别失灵。丰田呢?直接搬出TSS 3.0系统——不搞激光雷达军备竞赛,专注把L2级辅助做到零误判。有媒体实测,bZ3的自动刹车在鬼探头测试中成功率反超某新势力旗舰。
电池安全更是戳中痛点。比亚迪给丰田供的磷酸铁锂电池,穿刺实验不起火的数据摆在那儿。再看某品牌“弹匣电池”发布会上工程师擦汗的特写,高下立判。难怪有网友毒舌:“新势力教会我们什么叫‘参数没输过,实战没赢过’。”
围城下的众生相 雷军连夜召集供应链开会,内部传出“红米汽车”立项;何小鹏在财报电话会上反复强调“长期主义”;李想默默把L6的预售价下调2万。最惨的是二线新势力——前脚刚融到资,后脚发现13万市场被丰田插了旗。
但丰田真就稳赢?bZ3的车机卡顿被吐槽像“老年机”,后排空间比网约车还局促。微博大V@电动老司机 的测评一针见血:“这车就像学霸突然转体育特长生,体能上去了,脑子却有点轴。”
尾声:鲶鱼效应才刚刚开始 当传统巨头认真玩起价格战,新势力们该重新思考剧本了。是继续堆参数讲故事,还是老老实实补制造课?毕竟消费者用脚投票时,不会为情怀多付5万块。
最后丢个问题:如果丰田明年再出个10万级电车,你觉得第一个倒下的会是谁?评论区见真章。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