极氪品牌最近的市场表现不错,9X上市13分钟大定破万,焕新001订单激增,于是趁热打铁推出了焕新7X,毕竟这款车才是扛起销量大旗的关键。
焕新7X没搞复杂的版本划分,只推出了三款车型,核心差异集中在电池容量、驱动形式和空悬,其他配置基本拉平,对消费者来说,不用在基础版缺这、高配版多那里纠结。具体定价和核心参数如下:
75度后驱Max版,指导价22.98万元,800V平台、CLTC续航620km,单电机后驱,零百加速5.4秒(不含第一英尺起步时间,与小米算法一致);
103度后驱Max版,指导价24.98万元,升级为900V平台、宁德时代麒麟电池,CLTC续航802km,零百加速缩短至5.1秒;
103度四驱Ultra版,指导价26.98万元,增加空悬CDC和前电机,系统综合功率585kW,零百加速2.98秒,CLTC续航微调至715km。
这种按需选择的配置划分逻辑很务实:预算有限选75度后驱Max版,追求长续航上103度后驱Max版,想要性能和舒适性就上103度四驱Ultra版,没有多余的捆绑配置,这点比不少品牌要实在。
焕新7X针对安全、座舱、智驾进行升级,把老款的短板基本补全。
首先是安全,焕新7X这次下了不少本,比如一体式压铸后端铝车身,材料强度从行业常用的1500MPa提升至2000MPa;单侧2.35米的一体成型热胀钢柱贯穿A-C柱,这种“金箍棒”式结构在同价位很少见;电池底部更是做了9层防护,包括7mm特制型材底板、1.4mm军工级防弹聚脲涂层,能逐层吸收托底冲击。
更贴心的是细节设计,碰撞后高压配电盒会主动滑落避开挤压,后保险杠的压力传感器能毫秒级断电,空调储液罐倒置技术还能减少13%碰撞侵入量,同时避免烟雾进入座舱。
甚至连破窗器都做了优化,50N力就能触发,冲击力是普通安全锤的33倍,涉水逃生后还能免费换玻璃、做全车消毒。这些设计能在极端场景下带给用户安全感。
座舱方面,老款7X的织物顶棚、单层玻璃曾被不少用户吐槽不够豪华,这次焕新直接一步到位,麂皮绒顶棚、四门双层夹胶玻璃成了全系标配,静谧性和触感提升明显;中控台经过重新设计,集成了冷暖冰箱,杯架从前后排列改成左右排列,日常使用更方便。
最值得一提的是后排配置,老款需要选装的后排电动组合沙发(含通风、加热、按摩、电动躺椅、6英寸扶手屏),这次直接免费送,再加上13英寸2K OLED电动折叠智慧屏、电动桌板,后排体验几乎媲美豪华MPV。不过有个小遗憾,座椅材质默认是仿皮,选装真皮需要加8000元,预算有限的用户可能要权衡一下。
三电与智驾方面跟上主流,103度版本升级为900V平台,支持6C超充,10%-80%充电仅需10分钟。75度版本虽然还是800V平台,但10.5分钟的快充时间也能满足日常需求。
智能辅助驾驶一直是极氪的短板,但这次焕新7X将辅助驾驶芯片从英伟达Orin-X换成Thor-U,算力从508TOPS提升至700TOPS,搭配1颗激光雷达和31个感知硬件,支持NZP城市自主领航、全场景NGP、高阶自动泊车等功能。
客观来说,这套千里浩瀚H7方案不如华为ADS 4激进,但该有的功能也基本都有,适合对智驾要求够用就好、不追求极致体验的用户。
提到极氪,不少人会想到背刺老车主,但这次焕新7X还算克制。老款上市已一年多,近几个月终端优惠约3万元,而新款在降价1万的基础上,还增加了价值约2万元的配置,对近几个月刚买老款的用户来说,不算特别难受。
更重要的是,极氪官方表示正在研究老款车型升级麂皮绒顶棚、双层夹胶玻璃的方案,没有忘记老车主,这点值得称赞。
不过有个问题需要注意,由于焕新001和7X订单激增,叠加部分车型共用电池产线,极氪的交付周期出现了延长,甚至推迟了焕新007的发布(从四季度延至 2026年二季度)。如果是急用车的用户,可能需要考虑交付时间,或者看看终端是否有现车。
写在最后
焕新极氪7X没有特别激进的设计或颠覆性的技术,但它的升级补全了老款的短板,同时保持了务实的定价和清晰的版本划分。
如果你的预算在20多万,想买一辆纯电SUV,优先考虑家庭使用场景,对智驾要求够用就好,不追求极致品牌溢价,那么焕新7X值得一看。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