丰田的亚洲龙最近是真拼了,价格一下子掉到13万多,这一下就让它在市场上又火了一把,你看最近三个月的销量,10383台、11355台、11364台,每个月都稳稳当当卖出一万多台。
一说起亚洲龙,很多人马上就想到“换壳ES”。
这话听着简单粗暴,但道理就是这么个道理。
它跟雷克萨斯ES是一个模子刻出来的,好多零件都能互换。
就因为有这层关系,亚洲龙天生就带了点高级感,也难怪有人乐意花钱买这个“便宜版的ES”。
你瞅瞅它的前脸,那个犀利的劲头,确实有几分雷克萨斯的味道。
这种设计挺聪明的,年轻人喜欢这种个性,中年人看了也不觉得张扬,可以说是老少通吃了。
车身侧面看起来特别长,快5米的车长摆在那儿,气场一下就出来了。
腰线的设计也挺有想法,不是一根死板的直线,而是有高有低,看着很有层次。
但是,有个地方差点意思,就是中低配的车只给了17英寸的轮毂,安在这么大的车身上,总觉得有点小脚穿大鞋,拉低了档次。
想要换上好看又协调的18英寸轮毂,那就得加钱买高配。
坐到车里面,这套内饰刚出来那会儿,没少被人说。
不过现在再看,别带着有色眼镜,其实设计得还不错。
最起码,它没跟着现在的新能源车学,搞得千篇一律,全是大屏幕加俩沙发。
中控那块12.3英寸的屏幕跟空调出风口做在了一起,看起来很完整,这个思路挺好。
旁边还加了点仿木纹的板子,车里的感觉立马就不一样了,甚至还有点豪华车的意思。
这种不跟风的设计,放到现在来看,反而成了一种优点。
当然,没有哪辆车是完美的。
亚洲龙的动力系统,就挺值得说道说道的。
最入门的2.0L自然吸气版本,马力才173匹,拉这么大一个车,只能说刚刚够用。
开起来就是不急不躁的性子,你要是想找点刺激,那它可给不了你。
不过,它的好处是真省油,官方说的综合油耗是6升,平时上下班开也就8升上下,作为家用车,这油耗挺让人满意的。
如果你对动力有点要求,又不想天天往加油站跑,那2.0L的油电混动版本就很合适了。
发动机再配上个电动机,总共能输出145千瓦的功率,开起来比纯汽油版利索多了。
而且油耗低得吓人,官方说百公里才4.31升,实际开也差不了多少。
起步安安静静,还能省下一大笔油钱,这买卖怎么看都划算。
至于顶配的2.5L油电混动,动力是更强了,综合功率有172千瓦,可价格也跟着上去了。
指导价都23万多了,办齐了怎么也得超过20万。
到了这个价位,能选的好车就太多了,亚洲龙的竞争力就没那么强了。
所以,大部分人看来看去,最后还是会选更实在的2.0L版本。
空间这块,亚洲龙做得挺到位的,就是标准中级车的水平。
2870毫米的轴距,后排坐着腿脚能伸得开。
跟同级别的别克君越比,虽然君越的轴距数字更大,但你真坐进去,感觉两个车的空间差不太多,后排乘客都能舒舒服服地跷个二郎腿。
最后必须得表扬一下丰田在安全配置上的做法。
亚洲龙从最便宜的到最贵的,全都配了L2级别的驾驶辅助系统,而且主被动安全配置基本都一样。
这种不管你买高配低配,安全上都一视同仁的做法,真的很厚道。
它没因为你买的是入门款,就在看不见的安全地方给你偷工减料,这点确实值得学习。
总的来说,亚洲龙就是这么一款车,它跟雷克萨斯有点血缘关系,长得也挺好看,内饰虽然有人不喜欢但也有自己的特点,动力选择也挺丰富。
它不是那种哪儿都好的完美座驾,动力上有点小遗憾,配置上也有点让人纠结。
但它的好处在于各方面都很均衡,质量稳定可靠,还省油,再加上现在价格降了这么多,让它在中级车这个竞争激烈的地方,稳稳地站住了脚。
对于那些既看重品牌,又追求稳定,还希望车子能带点高级感的消费者来说,降价后的亚洲龙,吸引力真的挺大的。
它就像一个稳重靠谱的老朋友,虽然不会给你太多花里胡哨的惊喜,但关键时刻总能让你觉得踏实放心。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