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一张关于小米汽车产业链的图片在网络上引发了广泛关注。然而,小米公司发言人却对此进行了辟谣,称图片中的内容至少有50%完全错误。其中,最引人瞩目的错误信息就是,该图显示小米汽车车身架构是基于吉利浩瀚架构打造,而实际上,小米汽车推出了完全自研的摩德纳平台。
小米汽车真实产业链
这一辟谣无疑为小米汽车的真实产业链揭开了神秘的面纱。在日前的小米汽车技术发布会上,小米首款新能源汽车小米SU7正式亮相,而且,小米汽车的部分供应商名单也被透露出来。这些供应商包括英伟达、骁龙等芯片供应商,以及博世、德国采埃孚、舍弗勒等传统汽车一级供应商。
小米汽车首款车型SU7的技术参数也在发布会上公布。SU7将搭载V6/V6s两款电机,百公里加速仅2.78秒,最高时速可达到265km/h。同时,该车将应用CTB一体化电池技术,其中双电机版车型的电池包容量为101KWh,CLTC最高续航里程为800Km。在智能化硬件方面,小米汽车将搭载两颗英伟达Orin高算力芯片,综合算力高达508TOPS。
小米汽车的供应链信息泄露和真实性质疑引起的公众讨论,不仅揭示了小米汽车在技术上的自主研发以及和行业内顶尖供应链合作,也暴露了小米汽车在市场定价和销售预期方面的策略。小米集团董事长兼首席执行官雷军在微博上与网友互动,透露了小米SU7的价格区间,这无疑为小米汽车的市场前景增添了更多的期待。
然而,供应链信息的泄露和谣言的产生,也引发了业界对信息保密性的关注。钉科技创始人丁少将表示,供应链信息泄露会影响股价,保密性对上市企业至关重要。上海市海华永泰律师事务所高级合伙人孙宇昊律师则认为,编造供应链信息可能目的在于更多品牌关注和打击小米汽车品牌形象。
总结
小米汽车的产业链谣言被打破,不仅揭示了小米汽车的真实情况,也为汽车行业带来了新的思考。在未来的汽车市场中,小米汽车将如何利用自研的摩德纳平台和顶尖的供应链合作,以及如何在市场定价和销售预期方面做出正确的决策,都值得我们期待。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