凯美瑞车主在地库瞥了领克03一眼,那个眼神我记了半年,直到400牛米的扭矩把我摁进座椅,我才明白他想说什么
红绿灯起步,右脚没控制住,稍微深了点。旁边雅阁还在不紧不慢往前挪,我这边轮胎已经开始叫了。副驾朋友抓着扶手,脸色变了:“你确定这是买菜车?”
那是提车后第三周。
200匹马力配8AT,是种什么体验
说实话,刚提车时我开得特别怂。毕竟之前那台思域才177匹,突然多了20多匹,总怕控制不住。头半个月,油门基本没敢踩过一半。
结果发现这套爱信8AT不吃这套。你要一直温柔着开,它反而闷得慌,换挡时机怪怪的。后来索性放开了,2挡直接拉到4000转,那个力道上来的方式,确实跟之前不太一样。
有次心血来潮,在空旷的地下停车场试了次弹射。关ESP、挂运动挡、油门刹车同时踩死。松开刹车的瞬间,整个人往椅背上一摁,后脑勺发麻。
从那以后,我开始理解为什么有人说这车“不适合买菜”了。
中控屏这事,用过才知道
之前开过几台车,车机不是卡就是傻。领克这套Flyme Auto,刚开始我也没报太大期望。
结果用下来,还真有点东西。想听歌直接说“来首周杰伦”,不用那套繁琐的唤醒流程。手机上规划好的高德路线,上车直接流转过来,这个确实方便。
那个AR抬头显示,高速变道时会在前挡风上投箭头。第一次用觉得挺科幻,现在基本习惯了,该凭感觉还是凭感觉。
倒是15.4寸的屏幕,滑起来跟手机差不多,这点挺意外。
赛道冠军的技术,下放到民用车是什么样
领克老提他们那个WTCR冠军,什么“六年七冠”。我一开始也就当营销话术听听。
开了半年发现,底盘调校这块,确实跟一般家用车不太一样。过减速带,车里每个人都能感受到那个跳动。我妈坐过一次,下车就问:“这车怎么这么硬?”
但跑山的时候,这硬朗的底盘就成优势了。麦弗逊加多连杆,过弯时车身姿态控制得挺稳。上次跟朋友的GTI在山路跑,虽然马力差了点,但弯道里那个稳定性,感觉差距没想象中大。
刹车给了我最大惊喜。高速上遇到过次紧急情况,一脚踩死,ABS疯狂抖动,车稳稳停住。那套意大利进口的刹车片,脚感是真线性。
只是这种调校风格,看你怎么取舍了。舒适肯定比不过雅阁凯美瑞,但操控这块,同价位里不太虚。
那些用着用着才发现的东西
半年下来,有些功能慢慢就离不开了。
超市买完东西,双手提着袋子,脚在车尾下面晃一下,尾门自己开。这个小细节,用过就回不去了。
运动模式的排气声浪,虽然算不上多好听,但深夜地下车库里,那点回音还是挺带劲的。
高速辅助驾驶我用得比较谨慎。NOA能自动变道、跟车,但我一般只在路况好的时候用,手始终搭在方向盘上。这年头,小心点总没错。
油耗这块,市区开的话,11个左右。要是高速多,能降到8个多。跟宣传的数据肯定有差距,但这个动力摆在这,也算正常。
最后
上周末,又去了趟超市。还是那个地下车库,还是停在老位置。
熄火时,排气管泛着余温,金属冷却的声音很轻。旁边停进来一台新雅阁,司机瞥了我一眼,眼神还是那个眼神。
我突然想起三个月前那次红绿灯起步,副驾朋友问的那个问题:“你确定这是买菜车?”
现在想想,这车确实能买菜。只是每次去超市的路上,你得努力克制右脚。毕竟地库限速5公里,而你的车,随时能破百。
这大概就是“不适合”的意思吧。不是真不适合,而是太适合了,适合到你会忘记自己只是去买个菜。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