增程车失宠!8月销量首次负增长,纯电市场高歌猛进

曾被视为燃油车向电动车过渡最优路径的增程技术,如今在市场遇冷。8月增程式车型销量同比下降9.5%,成为新能源市场中唯一下滑的细分领域。

增程车失宠!8月销量首次负增长,纯电市场高歌猛进-有驾

2025年8月,中国新能源汽车市场出现历史性转折。增程式混合动力车型销量同比下降9.5%,这是过去几年来首次出现负增长。与此同时,纯电动车型批发量却实现38.5%的同比增长。这一跌一涨之间,反映出新能源市场的消费偏好正在发生深刻变化。

八月新能源细分市场呈现冰火两重天景象。纯电动车型批发销量达81.5万辆,同比增长38.5%,市场份额提升至63.6%。插电式混动车型小幅上升5%,表现稳定。而增程式车型成为三大新能源类型中唯一下降品类,批发销量仅9.9万辆,市场份额萎缩至7.7%。

这种分化趋势在新势力阵营中更明显。纯电与增程结构占比从去年56%:10.2%变为64%:7.7%,呈现明显技术路线分化。

图片
增程式技术曾被认为是燃油车向电动车过渡最优路径。理想汽车作为最早发力这一技术路线的车企,率先打开市场局面,成为行业领军者。在增程式车型逐渐走入主流过程中,理想L6一度成为销量王者,单月销售超2.4万辆。

随着越来越多车企布局增程式技术,理想汽车一家独大格局被打破。2025年8月最后一周销售数据显示,问界品牌凭借M8车型强劲表现实现销量反超。问界M8以5943辆的周销量高居第一,M9则以两千余辆成绩位列第三。

理想汽车8月交付新车28,529辆,相较于去年同期超48,122辆的交付量,同比下滑近41%。这已是理想汽车连续第三个月出现销量同比下滑。

增程式车型为何不再受消费者青睐?主要原因在于纯电车型竞争力显著增强。随着电池技术进步,续航里程显著提升,许多主流纯电动车续航轻松突破500公里,部分高端车型甚至超过800公里。加上快充网络快速建设,消费者里程焦虑明显缓解。

快充技术革新使充电时间大幅缩短。从过去数小时缩减至如今半小时左右即可补充大量电量。800V甚至900V高压平台普及,将充电时间缩短至10-15分钟即可补充500公里续航。

充电基础设施密集化极大缓解用户续航焦虑。2024年《中国充电桩监测报告》显示,36座城市中心区公桩密度34.3根/平方公里,平均7台车抢1根桩。充电桩正以肉眼可见速度在全国各地普及,为纯电动车推广使用提供坚实基础。

面对市场变化,主打增程路线的企业正在积极调整战略。理想汽车对销售体系进行重大调整,新增"销服运营"和"市场营销"两个部门。理想汽车CEO李想表示,公司决定减少SKU,回归单品聚焦策略,并加快技术平台和产品迭代节奏。

赛力斯集团则凭借问界系列的突出表现,实现稳定增长。8月份公司新能源汽车销量达4.3262万辆,同比增长19.57%。其中,问界系列销量为4.1040万辆,增幅达19.85%。

从行业趋势看,新能源市场正加速向纯电集中。随着固态电池等新技术逐步应用,纯电动车的市场份额可能会进一步提升。增程技术在某些特定使用场景中仍具备一定优势,但不可否认的是,其高速增长期已经过去。

对于仍以增程为主导的品牌来说,一场关于转型与生存的竞争已经悄然开启。理想汽车总裁马东辉介绍,内部将2025-2027年作为公司第二发展阶段,产品矩阵变成了增程、纯电双轨并行。

截至8月底,全国充电桩密度已达每平方公里34.3根,平均7台车共享1根桩。充电网络正以肉眼可见的速度密集化,曾经困扰用户的续航焦虑正在快速消散。

0

全部评论 (0)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