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信不少正在准备或者刚刚通过驾校科目一考试的朋友,都曾被一堆长得差不多的英文字母组合搞得头昏脑胀。
什么ABS、ESP、ACC,感觉背下来比记人名还难,心里免不了犯嘀咕:咱们在中国考驾照,怎么还得跟考英语似的,记这么多洋文缩写?
这背后其实藏着汽车工业发展的大学问,也见证着我们国家汽车产业的飞速进步。
今天,咱们就用大白话,把这些看似高冷的“字母汤”给掰开了、揉碎了,让大家不仅能轻松应付考试,更能真正明白这些功能在咱们日后开车时,到底有多重要。
首先得说说为啥非得用这些英文缩写。
这事儿得追溯到汽车技术发展的源头。
像我们现在车上很多关键的安全技术,最早都是由国外的汽车巨头或者零部件供应商研发出来的,比如德国的博世公司,他们在汽车安全领域可是元老级的存在。
为了在全球范围内推广和统一技术标准,方便不同国家的工程师和生产线进行交流协作,他们就用了英文全称的缩写作为通用代号。
这就好比我们电脑里的CPU,手机上的APP一样,时间长了,就成了全世界都通用的“行话”。
当然,这都是过去时了。
现在,我们中国的汽车品牌,比如比亚迪、吉利、蔚来、小鹏等等,不仅把这些技术学到了手,更是在此基础上进行了大量的创新和升级,尤其是在智能驾驶辅助系统方面,已经走在了世界前列。
所以说,我们现在学习这些字母,不仅仅是为了通过一场考试,更是为了了解现代汽车,看懂我们自己国家生产的汽车有多先进、多安全。
咱们先从最重要、也是最基础的“保命”功能说起,那就是刹车系统里的一众“高手”。
在关键时刻,它们可是能救命的。
首当其冲的就是ABS,它的全称是防抱死制动系统。
这个名字听起来有点绕,咱们举个例子就明白了。
想象一下,在一个下雨天,你正开着车,路面湿滑,突然从路边冲出来一个行人,你下意识地一脚把刹车踩到底。
如果没有ABS,车轮会瞬间被刹车片“抱死”,完全停止转动。
这时候,车子就会因为惯性像一块在冰面上滑行的铁板,方向盘基本上就失灵了,你只能眼睁睁地看着车子失控地往前滑。
而有了ABS,情况就完全不同了。
它就像一个经验极其丰富的赛车手,在你一脚踩死刹车的同时,以每秒几十甚至上百次的频率,快速地对车轮进行“点刹”,也就是一松一紧地控制刹车。
这样一来,车轮始终处于一种边滚边刹的临界状态,既能保证最大的刹车力,又不会完全抱死。
最关键的是,因为车轮还能转动,你的方向盘就依然有效,可以让你在紧急减速的同时,打方向绕开障碍物。
可以说,ABS是现代汽车安全的第一道防线,它保证了你在紧急刹车时的“生存空间”。
紧接着ABS的好兄弟,是EBA,也就是紧急制动辅助系统。
这个系统是来弥补我们人类在紧急情况下的反应不足的。
很多研究数据表明,超过一半的驾驶员在遇到突发危险时,虽然踩了刹车,但因为紧张或者犹豫,踩下去的力度远远不够,导致刹车距离过长而发生事故。
EBA就是你车上的“大力神”,它通过电脑监测你踩下刹车踏板的速度和力量。
一旦它判断出你是在用一种“惊慌失措”的方式踩刹车,哪怕你的脚只用出了七成的力气,系统也会在千分之一秒内主动帮你把刹车力量加到百分之百,确保获得最短的刹车距离。
简单来说,就是你只管做出踩刹车的动作,剩下的力气活儿,EBA帮你干了。
说完了怎么“站得住”,我们再聊聊怎么“行得稳”。
这就不得不提另一个如雷贯耳的字母组合:ESP,全称是电子稳定程序,有些厂家也叫它ESC。
如果说ABS是保证直线刹车的安全,那ESP就是保证车辆在各种复杂路况下不失控的“守护神”。
它的重要性,甚至被很多人认为仅次于安全带。
咱们还是用场景来说话。
比如你在高速公路上行驶,为了躲避前方突然掉落的障碍物,猛地打了一把方向。
这种剧烈的转向操作,非常容易导致车辆出现侧滑,也就是我们常说的“甩尾”,或者是更危险的侧翻。
这时候,ESP就该大显神通了。
它就像车辆的“小脑”,通过遍布车身的传感器,实时监测着方向盘转动的角度、车轮的转速、车身的姿态等等。
一旦它发现车辆的实际行驶轨迹和你打方向的意图不符,判断出车辆即将失控,它就会立刻采取行动。
这个行动非常智能,它会像一个看不见的幽灵一样,对单个或多个车轮进行精确而独立的制动,同时还可能限制发动机的动力输出,通过这种方式产生一个反向的旋转力矩,硬生生把即将“滑出去”的车身给“拽”回正确的路线上来。
根据美国公路安全保险协会的权威统计,装备ESP能将轿车发生单车致命事故的风险降低超过50%。
正因为如此,这项配置在我国早已成为所有新车的强制性标准,这背后体现的,正是国家对人民生命财产安全的高度重视。
和ESP协同工作的,还有一个叫TCS的系统,叫牵引力控制系统。
它的作用刚好和ABS相反。
ABS是防止刹车时车轮抱死,而TCS是防止起步和加速时车轮打滑。
最常见的例子,就是冬天在结冰的路面,或者在泥泞的土路上起步。
你一脚油门下去,只听见发动机嗡嗡响,驱动轮在原地“呲溜溜”地空转,但车子就是不动弹。
这就是因为轮胎失去了抓地力。
TCS检测到这种情况后,会立刻介入,它会主动降低发动机输出的动力,或者对正在打滑的车轮施加轻微的制动,就像轻轻帮你踩了一下刹车,让这个轮子慢下来,从而把动力传递给那个还有抓地力的轮子,帮助车辆平稳起步。
最后,我们再聊聊让长途驾驶变得轻松惬意的“巡航兄弟连”。
首先是比较基础的CCS,定速巡航系统。
这个功能很简单,在路况好的高速上,你把车速开到比如100公里每小时,按下按钮设定好,就可以松开油门了,车辆会自动保持这个速度前进。
但它的缺点是比较“笨”,它不会自己看路,前面有慢车了它也不会减速,需要你随时准备踩刹车接管。
而现在更主流、更智能的,是ACC,自适应巡航控制。
它就聪明多了,在定速巡航的基础上,增加了一个雷达或者摄像头作为“眼睛”,可以时刻探测前方车辆的距离。
你不仅可以设定最高速度,还能设定一个跟车距离,比如“远、中、近”三档。
设定好之后,它就能实现自动跟车。
前车快,它就自动加速;前车慢,它就自动减速;如果前车刹停了,它也能跟着刹停。
在节假日高速公路那种走走停停的路况下,这个功能简直是解放右脚的福音。
而这项曾经只在几十万的豪华车上才有的配置,如今在十几万的国产车上已经非常普及,而且技术成熟度和使用体验都做得相当出色,这无疑是我们中国汽车工业实力提升的最好证明。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