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咱们聊个扎心话题:人过五十,到底该不该学开车?
前几天和几个老友喝茶,聊起退休后的生活。老张叹了口气:“孩子忙,想带孙子去郊游都得等他们有空,唉……”老李却一脸得意:“我上个月自己开车带老伴去了趟草原,别提多自在!”
同样是年过半百,为什么生活差距这么大?说白了——会不会开车,真不一样。
我今年55岁,驾照拿了3年。说实话,当初学车时没少被笑话:“老骨头还折腾啥?”“反应跟得上吗?”但如今,那些曾经笑我的人,反而羡慕我能带着孙女随时去兜风。
为什么劝你五十岁后也要学车?听我唠几句实在的。
一、方向盘在手,世界才是你的
坐副驾驶再舒服,终究是别人掌握方向。年轻时挤公交地铁,年长了还要等子女接送,这种依赖别人的滋味,时间久了真不是味儿。
自己会开车,早晨突然想喝老城区的豆汁,一脚油门就出发;下雨天老伴不舒服,不用等孩子下班送医院;孙子想去游乐场,随时能兑现承诺——这种自由,多少钱都买不来。
二、学车是场修行,练的是心态
很多人怕考试,尤其科二科三。但你知道吗?倒库倒的不是车,是耐心;坡起考验的不是油门,是沉稳。我当初科二考了两次,第一次挂在侧方停车,教练都劝我放弃。但第二次过了之后,那种成就感比年轻时升职加薪还痛快!
人老了最怕什么?怕被时代抛弃。学车过程中和年轻人一起刷题、练车,反而觉得自己也跟着活泛起来。
三、孤独的解药,是扩大生活半径
数据显示,我国老年自驾游人群每年增长23%。为什么?因为开车解锁的不仅是距离,更是社交可能性。上周我们车友会组织七八个老哥们自驾去钓鱼,一路上唱歌说笑,仿佛回到了年轻时候。
四、有些钱,该花就得花
总听人说“学车太贵”“买车浪费”,可仔细算笔账:每次打车去郊区至少百来块,一年下来都够考个驾照了。更别说很多地方60岁以上学车还有补贴,比如山东减免20%培训费,广州开辟“银发绿色通道”……这些福利不用才是真浪费。
当然,我知道很多人担心反应慢、风险高。但正因为年纪大了,我们更懂得“慢就是快”的道理。我学车时从不抢黄灯、并线必打灯,教练都说我比年轻人守规矩。安全驾驶从来不是年龄问题,而是态度问题。
最后说句掏心窝的话:人这一辈子,草长一春。很多事现在不做,可能永远没机会了。握着方向盘的感觉,不是你坐在副驾驶能想象的——那种自己掌控方向的感觉,仿佛整个人生都重新踩下了油门。
如果你也在犹豫是否要学车,欢迎在评论区聊聊你的想法~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