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轩逸出来那阵,我正好在小区门口碰见二楼的王姐提了新车。她一边比划一边跟楼下大爷聊,说这回配置上了啥花活,说实话头回扫一眼还真是有点认不出来。前脸那个V字格栅,远着瞅着还挺拉风,凑近了跟老款比有点“牙儿更利了”的意思。那车屁股没怎么变,尺寸也还是那几厘米,师傅一嘴“今年寸头流行,全家族都让设计师剪了短发”。
我摸进车厢瞧瞧,12.3寸那块大屏立在中控台,像个新来的小孩硬要抢戏。车机说是升到Nissan Connect二代零点+,王姐这人用车就爱鼓捣,她嘴快说能跟手机拉通了,听首老歌切好几下都不费劲。不过,有天她微信给群里发了一句“咋有时候导航声给扬声器吃了,手机来电又被吵没”。这Bose八喇叭声场确实响,杂了点,家里老人说比家里的电视都能震动茶几。
座椅那块,还是那个Multi-Layer人体工学套装。原以为一堆名词,结果坐了十分钟,老王说“屁股比上年开过的夏天那批透气布料强多了”。就是靠背侧翼不太宽,胖点的人卡着腰有点别扭。修理范师傅都笑话“轩逸光会装嫩,别整花哨椅料。”
动力也没变,“1.6吸气还在喘”,工地上的小李摇头,“这车拉着俩人还能能猛跑?”其实不少司机都觉得这发动机够省油——油耗群里有人测过,城市进去能低到五个出头。功率99千瓦,每次红绿灯蹿出去不算眼花。CVT这套变速箱吧,开起来平和但有点懒,急加速时会拖泥带水,城外高速路上老范说“油门到底还在犹豫着”,不过收油轻踩又是那种丝滑感。轩逸底盘偏软,过减速带容易晃,可家里当买菜车倒也不纠结。
冷门说一句,新款轩逸竟然把手套箱做得深了点,有群友说能塞进那本老旧维修手册和一大包湿巾,这点很少人发现。另外,前排USB口竟然隔出来两个不同规格,新手司机插错好几次,邻居老赵气得数落销售“你们这车插口跟我眼镜盒一样多变。”
买了新轩逸的那拨人,普遍喜欢这一代用料扎实些,不沾皮面那种假滑溜。多数还是看重安稳——有人嫌轩逸动力一般,但也有本地出租车师傅讲“能不坏三年,比啥都实用”。不过上月有车友群里爆料,新款其实后备箱卡扣偶有生锈,换下来锈迹斑斑,厂家售后说是东北盐碱天气闹的,结果南方人也中招了。
顺嘴补一句,轩逸这几年主打家用,但真要二手卖掉,老款比新款保值率还好点。也许配置多了,买主还怕小毛病。王姐那台车停在露天,偶尔下雨后那块天窗胶圈还能渗点水,群里都说“没想到新款还吃这老病”。
至于这车以后真能跟对手掰腕子么,谁知道。车主们大多活得实在,就是咋开咋用,谁还在意那屏幕是横的竖的。反正晚上遛弯时,轩逸屁股下亮着的牌照灯,总能在小区路口那堆车里第一个露头。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