坦克300这茬儿,最近忒热乎。
瞅瞅那预订队列,都排到猴年马月去了。
汽油版、柴油版,车友圈里都快吵翻瓢了。
不少主儿嫌柴油机动静大,震得慌,远不如汽油机那般细致绵柔。
更有人忧心忡忡,说柴油车尾气不讲究,日后铁定吃“限行”的挂落。
可也有老炮儿不乐意了,抻着脖子嚷嚷,说柴油机那叫一个力拔山兮,杠杠的皮实耐用,跑长途、豁泥塘,那是妥妥的顶呱呱。
嘿,这就有意思了,咋两种调调,差距恁大?
说柴油机“糙”的,这话倒也不算冤枉它。
但这“糙”劲儿,并不等于不好使。
柴油机那套营生规矩,天生就比汽油机更带劲儿。
往简单了说,柴油机压缩比高,油料烧得忒彻底,转化成驱动力的成色也就更高。
这就好比,你使一样的蛮力,柴油机能拉扯起更沉重的老物件儿。
所以,在那种坑坑洼洼的野地里,柴油机那股子低转速高扭矩的脾性,简直就是个宝贝疙瘩。
那些夸柴油机扛造的,也不是胡咧咧。
忆往昔峥嵘岁月,满大街撒欢儿的大货车、工程车,哪个不是喝柴油的?
这些家伙什儿,成天价高负荷运转,栉风沐雨,柴油机那股子坚韧劲儿,早就镌刻在老百姓的记忆深处了。
就好比过去那些经典的柴油皮卡,跑个二三十万公里,压根不在话下,甚或有些“骨灰级”的,跑到报废都未曾大动干戈。
公家单位的皮卡,那更是“使劲造”,但柴油机就是给劲,愣是比同期推出的汽油机活得滋润。
不过,今时不同往日,局势也有些许翻覆。
一方面,汽油机技术突飞猛进,动力表现和燃油经济性都水涨船高。
另一方面,柴油机为了迎合日趋严苛的排放标准,也变得愈发繁复,堆砌了不少后处理装备,譬如DPF(颗粒捕捉器)之流。
这些玩意儿,稍不留意,呵护不周,就容易闹幺蛾子。
这就抛出了另一个要紧的考量:用车场景。
倘若你平日里就是个通勤族,偶尔周末去郊外溜达一圈,那汽油版的坦克300或许更对你的脾性。
盖因,汽油机平顺性更胜一筹,耳根子也更清净,开起来更舒坦。
可如果你经常跑长途拉练,或者热衷于翻山越岭,那柴油版的优势就崭露头角了。
油耗更省,续航更长,要紧的是那种“贴地飞行”的快感,汽油机着实难望其项背。
有个数据,扎心得很,欧罗巴市场柴油车占比一度高企,但近些年却一路俯冲。
这背后,除了环保政策的掣肘,还有用车习性的嬗变。
城市通勤日渐风靡,对车辆的驾乘质感也日益挑剔。
毋庸置疑,价格也是个难以绕开的门槛。
通常而言,柴油版车型总要比汽油版贵上那么一丢丢。
这对于囊中羞涩的看官来说,可能就是压垮骆驼的最后一根稻草。
毕竟,买车不仅要考量性能,还要掂量掂量自己的腰包。
是以,复归到最初的问题,坦克300柴油版是否真就胜过汽油版一筹呢?
实则并无定论。
只能说,各有千秋,各有擅场。
关键在于你自身的诉求和偏好。
倘若你孜孜以求极致的越野性能和更长的续航里程,且不吝钱财,那柴油版自是值得玩味。
但如果你更侧重于日常驾驶的舒适性和燃油经济性,那汽油版亦不失为一个明智之选。
与其争论孰优孰劣,不如扪心自问,自己究竟需要什么。
终究,买车是为了让自己更怡然自乐,而非为了与他人一较高下。
点赞与否,无关紧要,要紧的是自己心里亮堂堂的。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