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成、成贵高铁时速250公里:能否提速成关注焦点

坐高铁时有没有过这种疑惑?明明是两条连接大城市的干线,跑起来却总感觉“没使劲”。

西成高铁658公里,成贵高铁650公里,都是连接千万级城市的黄金线路。可现在时速卡在250公里,比设计之初慢了不少。有人算过,就因为这,两条线的时空价值直接缩水了近三成。

西成、成贵高铁时速250公里:能否提速成关注焦点-有驾

2011年那会儿,西成高铁的设计方案做了调整。原本能跑更快的线路,最小曲线半径从7000米缩减了,线间距也从5米变成4.6米。当时这么改,是为了省20亿。这笔钱听着不少,其实只占总投资的3%。可代价是,速度降了近三成。

西成、成贵高铁时速250公里:能否提速成关注焦点-有驾

成贵高铁更曲折,因为标准调整,直接停工等了阵子。最后曲线半径缩到4500米以内,速度自然也上不去。

西成高铁过秦岭那段,坡太陡,一开始用的CRH3A动车组根本吃不消,只好换车底。更麻烦的是成都到绵阳到乐山那段城际铁路,和西成高铁共用轨道,可它的无砟轨道只能支持250公里时速,相当于给整条线套了个紧箍咒。

西成、成贵高铁时速250公里:能否提速成关注焦点-有驾

成贵高铁的研究预算126.5万元,西成是90.5万元,都不算多,但能看出来是真要动心思解决问题了。目标很明确,先论证必要性,再看技术上能不能行,最后拿出具体方案。

最大的坎是线间距,现在4.6米,要跑350公里得4.8米。但听说有轨道动力学补偿技术,或许能解决这个问题。武宜高铁不就试过跑400公里,超出了原设计标准吗?这说明技术一直在进步。

线路方面,秦岭那段弯道多,要么局部取直,要么用能倾斜的动车组,过弯时更稳。线间距不够,要么改接触网立柱,要么升级控制系统。

西成、成贵高铁时速250公里:能否提速成关注焦点-有驾

成绵乐那段也得动,不能觉得单独改没用就不动。三条线联动改造,效果可能完全不一样。想想看,绵阳到乐山如果能1小时直达,对沿线经济带动多大?

改造成本不低,每公里可能要花一个多亿。但收益也明显,货运能力能提升20%,还能和郑渝、宝成这些干线更好地衔接,释放整个路网的潜力。

这两条线提速,能和“十五五”规划里的其他项目配合,比如成都到格尔木的铁路,泸州到遵义的高铁,形成西部高铁网络。成渝双城经济圈这么重要,总不能一直是高铁速度的“洼地”吧?

对普通人来说,最直接的就是出行更方便。现在西安、贵阳到成都都得3个多小时,提速后有望缩到2.5小时。

旅游也能更火,川黔云三省的好风景,兴文的石海、威信的红色景点、镇雄的自然风光,串起来能形成一条黄金旅游带。

不是说想提就能提,京沪高铁能跑到380公里,是因为它底子好。西成、成贵这些“先天不足”的线路,改造肯定有上限。前期研究花几百万,真要全面改造,可能得几百亿,钱从哪来是个大问题。

十年前为了省钱降了标准,十年后花力气补课,这其实是中国高铁发展的一个缩影——从追求规模,到注重质量。

说到底,提速不只是技术问题,更是回应老百姓的期待,让发展成果能更公平地惠及更多人。

0

全部评论 (0)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