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田销量断崖下滑,自主品牌冲击,新能源技术成关键

一个月能卖二十万辆,到现在只剩下四万辆出头,这种巨变,搁谁身上都得慌。你就说本田吧,原来是中国市场的香饽饽,销量高得吓人,谁能想到短短几年功夫,就直接跌成个几分之一,人家高管都自己承认说“已经到了生死边缘”。为啥会变成这样?本田到底是自己不争气,还是外部环境太复杂?这事真挺值得大家扒一扒。

首先,咱们想想:本田曾经靠啥能卖那么好?归根到底就俩字儿——省油。大伙都图经济实惠,就算有些“小毛病”也能忍。本田那时候的车哪怕配置凑合、内饰简陋,只要能省点油,大家都说“开不坏不糊涂”。这思路其实很像90年代挑电饭锅:结实靠谱、能用十年谁还挑样式嘛?可问题来了,这两年新能源一下子把“省油”这最后一道防线给冲破了。你说你能省一毛钱油,人家直接一公里电费才一毛多,怎么算都划算得你怀疑人生。尤其现在电车跑得远、充得快,补能也方便,又 Quiet、又带感,体验上直接把燃油车按地上摩擦。

那人家本田在新能源上不琢磨琢磨?说实话是想了,可做得也太保守。你看比亚迪这些自主品牌,连电池、芯片都自己造,技术更新快到“日新月异”。反观本田,还在琢磨怎么把原来那油车平台拉出来改一改、往里塞个小电池、挂个电机,外头糊弄一下说成新产品。你去试驾试驾,质感真心不咋地,开起来既不新鲜,也没有电车的驾驶体验,充电速度还慢,这让谁买单啊?

别说动力、智能化不如国内品牌,就说生活中最实在的。你七八万块买比亚迪秦,啥智能驾驶、自动泊车、语音交互,都给你配齐了。反观十万块买个本田,连倒车影像都得“高配专属”,有的甚至连音响都是两个喇叭,打开还劈里啪啦。你说消费者能不闹心嘛?本来爱本田那批人大都是“务实派”,可你现在连最踏实的卖点都没了,人家刹不住车就跑了。

本田销量断崖下滑,自主品牌冲击,新能源技术成关键-有驾

再往深入说,本田这家伙还挺轴,很多决策得日本总部拍板,动不动就拖上半年。你想想,苹果手机都能按季度升级,国产车这边一分钟一个新花样,什么飞书控制、车载大屏、辅助驾驶、整车OTA推送,比亚迪、小鹏一出新功能转天就能上车量产。本田还在审批流程上兜圈,拿什么和人家拼速度、拼创新?企业不懂本地市场、团队裁决慢,这也是致命短板。

本田销量断崖下滑,自主品牌冲击,新能源技术成关键-有驾

咱们再问问,本田为啥这么慢?除了思想太保守、步子太小之外,其实也有点“不敢赌”。真正研发烧钱,不光要技术还要魄力。现在比亚迪、理想每年投的钱比本田多一倍还不止,本田拿那点钱磨磨叽叽,哪拼得过人家?市场变了、玩法变了,可本田还想着靠老一套混下去,最后只能被市场淘汰。

本田销量断崖下滑,自主品牌冲击,新能源技术成关键-有驾

有朋友要问,本田这仗还打得赢吗?其实满大街都能看到本田,其口碑还在,想翻身也不全是没可能。可问题是,真想“东山再起”,你得彻底换脑子。比如说在中国专门设立研发中心,像蔚来、理想那样搞技术创新,所有新功能和产品直接贴近中国消费者,决策链也得拉直。自己造电池、研究芯片、数据都在本地,全链条自己掌控,速度才跟得上市场。但这都不简单,既要耗时又得砸钱,企业不破釜沉舟,没那种信念和决心,基本等于白搭。

其实咱看看整个日系车,在中国普遍都不行了。日产早就撑不下来了,丰田也就是靠自己那点积累还勉强过得去,可增速都跟不上。大家都在讲新能源、智能座舱、自动驾驶,这些领域中国自主品牌已经拉开距离了。最初自主品牌也靠性价比打下市场,但现在是靠技术和体验孵化用户,这和20年前卖便宜车早就不是一个思路。咱们老百姓买车,当然也越来越懂行了,谁都希望花同样的钱买到更先进更舒适的车,本田要是不改变,就会被用户自然抛弃。

本田销量断崖下滑,自主品牌冲击,新能源技术成关键-有驾

你再看传统合资,尤其是德系、日系这些老家伙,在中国市场现在都感到压力山大。新能源、智能化浪潮来得太猛,传统车企反应慢半拍,原有优势说没就没。而且中国本地品牌不但技术提升快,营销、渠道也玩得比外企溜本土化。就连售后服务、金融方案都要贴着年轻人,这让合资品牌的“老本”根本吃不下去了。

那问题来了,本田作为合资车代表,一路高歌猛进到今天迅速滑落,是不是历史给的一课?其实不是偶然,经济社会变迁最不缺的就是这种“风水轮流转”。你要是用20年前眼光看,谁敢想比亚迪、长城、吉利能在市场抢下日系、德系饭碗?但事实就证明了:技术和服务才是真核心,用户才是真靠山。

最后再问一句:本田该怎么办?其实方法很简单,真诚面对市场变化,彻底放下自我优越感,投入更多本地化创新和研发,只要不继续画饼充饥,还能杀出一条血路。反之,真像过去那样,啥动静都得抄袭海外、所有流程都慢慢悠悠,那市场迟早用“脚投票”——谁能为用户带去真正的好体验,谁就能活下去。时代变了,本田和所有传统合资车、日系品牌必须直面现实,否则惨的日子还在后头呢。危机感这玩意不能嘴上说说,得用行动证明自己还行,要不然,真等不到“翻身”那天。

说到底,每个行当都有自己的“黄金年代”,也都有低谷。能不能活过第一轮淘汰赛,活出“不一样的人生”,就看本田以及一堆还惦记“老皇历”的厂商,是回头看老本赚快钱,还是扎下心来学点真本领、用心做产品。这个选择,其实也是给所有企业的一面镜子。

本文以传递社会正能量为核心,若存在表述不当或侵权情况,请联系我方进行修正或删除。小编写文不易,期盼大家多留言点赞关注,小编会更加努力工作,祝大家生活一路长虹。

0

全部评论 (0)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