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上问界M9之前,我固执地认为,豪华SUV的终点,仅有奔驰GLS以及路虎揽胜。
但历经3周的深度体验之后,这台国产车,以其自身实力让我闭上了嘴巴——原来科技重构豪华,仅需一台问界M9。
一、空间魔术:三排纯平地板,比MPV还能“装”
问界M9的5230mm车长以及3110mm轴距,相较于奔驰GLS(5210mm/3135mm)更为舒展。不过真正对认知造成颠覆性影响的乃是空间利用率:
三排纯平地板:可与MPV相媲美的通道设计,老人以及小孩进出第三排时,无需再去“钻洞”;
后备箱变形记:五座版容量为1043L—2486L;六座版316L—1252L。实测塞进8个28寸行李箱后仍有空间余量;
零重力座椅2.0:二排以121°的角度悬浮着,与此同时还配备了自适应扶手,这样一来,在长途乘坐的时候,腰部就不会感觉到酸痛了。
车主老张的GLS置换日记吐槽:“以前开GLS跑长途,第三排是狗狗专座。现在M9第三排,我1米8的儿子能跷二郎腿!”
二、百万底盘黑科技:预判路面的“读心神术”
传统豪车空悬主打“软”,M9的途灵底盘却玩起“智慧体操”:
50ms预判系统:每秒扫描路面30次,提前调整CDC阻尼,过减速带,如履平地;
侧向支撑的黑科技:在急转弯的时候,能够瞬间增强车辆外侧的支撑,将车身侧倾抑制了40%(与揽胜运动版实测数据相对比)。
雪地模式展现其神奇之处:在20度的极寒测试里,冰雪路面的制动距离,相较于宝马X7而言,短了2.1米。
技术控务必关注:其铝合金悬架,竟达80%之高还有12处潜艇级热成型钢,这种组合(这种由铝合金悬架竟达80%与12处潜艇级热成型钢组成的组合),使得扭转刚度超越揽胜27%之多。
三、智能碾压:从“代驾司机”到“私人秘书”
当BBA还在持续地卷着座椅的皮质之时,M9径直就将那科幻片给搬进了驾驶舱:
鸿蒙座舱“玩”起了“分身术”,主驾在导航;副驾在追剧;二排在开电话会。三屏各自独立运行,彼此之间,没有干扰,轻松地实现了多任务并行。
泊车代驾神操作:手机一键召唤,车辆自主找车位接人(实测160种复杂车位成功率98%);
HUAWEIXPIXEL投影大灯:夜间在那窄窄的路上能够自动地铺设出“光毯”;户外呢还可以即刻变为有着100英寸大小的露天影院。
真实案例:广州车主用投影灯求婚成功,评论区刷屏:“这灯比钻戒管用!”
四、续航打脸:1402km跨省不加油
增程版52度电池,加上65L油箱,CLTC综合续航为1474km,实测在成都可直接飙往西安且无需进行补能。更为颠覆认知的一点在于其低温表现:
15极寒续航:纯电达成率708%碾压理想L9的70.1%;
800V高压快充:纯电版充电5分钟补能150km;
增程器隐身术:怠速时噪音仅为38分贝,在等红灯的时候,常常会让人误以为是电车。
五、豪华平权:50万享受百万级体验
横向对比三大旗舰配置差距惊人:
杰哥结语:豪华车规则已被改写
曾以为“豪华”是百年品牌的专属勋章,但问界M9用三招破局:
空间重构:MPV舒适性+SUV通过性=全家出行最优解;
科技普惠:把百万级智驾下放到50万区间;
用户思维:老车主可付费升级激光雷达,拒绝“买定离手”。
余承东那“1000万内最好SUV”之语曾使我嗤之以鼻,如今却领悟到其中深意:它并非在刻意地打压豪车,而是在重新地定义新的豪华——让技术为人类服务,而非凭借Logo来束缚人们的钱包。
互动话题:
如果你有60万预算,会选BBA的标,还是国产车的“六边形实力”?评论区聊聊!
数据来源:
问界M9参数及续航数据:AITO官网
对比测试结果:汽车之家冬季实测
懂车帝底盘评测
车主口碑:车质网问卷
易车用户调研
技术解析:华为ADS系统说明
CNCAP碰撞报告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