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实话,现在想买一台20万出头、能撑场面又能顾家的SUV,真的太难了。要么是“买菜车”代步感太强,开出去没排面;要么是配置拉满但续航拉胯,一上高速就焦虑。直到我看到方程豹钛7,心里那句“这车有点东西”差点脱口而出。20万出头,纯电续航190KM,插电混动,能城能野,关键是这颜值一出来,隔壁比亚迪宋PLUS看了都得抖三抖。你说它是不是“车界网红”?还真不是,它是实打实用实力让一众对手“被打脸”的存在。
先说外观,这车一停那儿,你就知道它不想当“背景板”。方正硬朗的车身线条,配上那套可玩性极高的外挂小书包(官方叫“多功能尾挂箱”),还有那贯穿式灯带+点阵式大灯,晚上点亮,妥妥的“灯厂”水准。这车开出去,走路摇头晃脑都不夸张。你别说,这设计真有点“国民神车”的潜质,但又比那些家用车多了点野性,像是城市里的“轻越野”玩家。我试驾那天,好几个路人停车回头拍照,这“出片利器”的称号,它支棱起来了。
坐进车里,第一感觉是——这内饰不像是20万出头的车。大面积软包材质,加上金属拉丝面板,还有那15.6英寸的旋转大屏,科技感直接拉满。最让我上头的是它的座椅,人体工学设计到位,支撑性和包裹感都顶呱呱,跑长途也不会腰酸背痛。空间方面,轴距超过2.8米,后排跷二郎腿轻轻松松,后备箱常规容积就挺能装,要是把后排放倒,秒变“床车”,周末露营直接住车上,谁懂这种快乐?而且隔音做得也不错,高速上风噪和胎噪都控制得挺好,舒适性这块,它拿捏住了。
动力系统是钛7的重头戏。1.5T发动机+电动机组成的插电混动系统,综合功率超过300kW,百公里加速只要4秒出头。你没听错,4秒级加速,这可是以前三四十万性能SUV才有的水平。一脚电门下去,推背感直接把你按在座椅上,红绿灯起步,隔壁油车连尾灯都看不见。关键是,纯电续航190KM,日常通勤基本可以当电车用,充电一次,一周上下班绰绰有余。油耗呢?亏电状态下百公里也就6L左右,燃油经济性相当能打。这哪是“油老虎”?分明是“省油小能手”。三电技术成熟,电池安全也有保障,家里有充电桩的话,这车真的可以做到“真香”模式常驻。
智能化方面,钛7也一点不含糊。L2级辅助驾驶全系标配,自适应巡航、车道保持、主动刹车、自动泊车这些功能一个不少。我试了一下高速NOA,变道果断,跟车距离控制得当,堵车时能省不少力气。车机系统流畅,语音识别反应快,还能控制外挂的小冰箱、小炉子,这生活仪式感,直接拉满。你说它是不是“装逼利器”?某种程度上还真是,但它是那种“实用型装逼”,不是花架子。
安全性这块,钛7也是下了血本。车身高强度钢占比超过80%,标配6气囊,还有电池包多重防护,碰撞测试成绩优秀。动态稳定控制系统调校得也很到位,过弯时侧倾抑制得很好,底盘扎实,不像某些SUV开起来像“船”。这车开起来,给人的感觉就是稳、准、狠,安全感直接拉满。
咱们来横向对比一下两位“老对手”:比亚迪宋PLUS DM-i和哈弗枭龙MAX。
先看宋PLUS DM-i,这车确实是“国民神车型”,销量摆在那儿。优点是品牌认知度高,油耗低,保养便宜,保有量大,二手车也保值。但缺点也很明显:纯电续航只有110KM左右,比钛7少了80KM,日常用电成本更高;内饰用料和科技感稍微落后一截,开久了容易“劝退”那些追求新鲜感的年轻用户。而且,宋PLUS的加速性能也就8秒左右,跟钛7一比,简直就是“弟弟”。
再看哈弗枭龙MAX,这车堆料也很猛,Hi4电四驱系统,越野能力不错。但它的车机系统偶尔卡顿,智能化体验不如钛7顺滑;外观设计偏传统,没有钛7那么有辨识度;而且品牌在新能源领域的口碑还在爬坡,消费者信任度还需要时间积累。
这么一圈比下来,方程豹钛7的优势就非常明显了:续航更长、动力更强、配置更高、设计更潮。虽然它是新品牌,但背靠大厂,技术和售后都有保障。最关键的是,20万出头就能拿下这样的产品力,简直是“降维打击”。不少老车主听说这价格和配置,都快“气的蹦起来”了——早知道晚买半年!
所以你看,这台方程豹钛7,它不光是一台家用车,更像是一种生活方式的延伸。能陪你上下班,也能带你翻山越岭;能装下全家人的欢笑,也能满足你一个人的速度与激情。它让你在实用和个性之间,找到了一个完美的平衡点。
这样的车,放在你面前,你会怎么选?
20万出头,190KM纯电续航,家用SUV新选择,你觉得它够格吗?
如果是你,你会考虑把它开回家吗?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