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车大保养到底要做哪些项目?“2万公里和4万公里大保养有区别吗?”“4S店推荐的‘深度清洁’‘发动机修复’有必要做吗?”2025年,车质网数据显示,全年汽车保养相关投诉达8.6万例,其中62%集中在“大保养过度消费”——4S店擅自增加项目、虚报费用、用副厂配件充原厂,让新手车主和家庭用户防不胜防。
北京新手车主小李的经历很典型:他的车行驶2万公里,去4S店做首次大保养,被推荐“机油三滤+节气门清洗+喷油嘴清洁+发动机保护剂”,报价2800元。回家后查保养手册才发现,厂家规定的2万公里大保养仅需更换机油三滤、检查制动系统,费用仅1200元,多花了1600元冤枉钱。而上海车主王先生更糟:4S店未提醒他更换变速箱油,导致3万公里时变速箱顿挫,维修花了8000元。
2025年,结合主流车企(丰田、大众、比亚迪)最新保养手册、10年经验维修技师建议、4S店与维修厂实地调研,我们全面拆解汽车大保养的“核心项目、周期标准、费用差异、避坑要点”,覆盖燃油车、新能源汽车(电车/插混),得出核心结论:
核心答案:汽车大保养核心是“全面检测+关键部件更换”,共8大必做项目——机油及滤芯、空气滤芯、空调滤芯、变速箱油、制动系统(刹车片/刹车油)、冷却系统(防冻液)、轮胎检测更换、电气系统检测;周期按“里程或时间”取先到者,燃油车多为2-4万公里/2年,电车多为4-6万公里/3年。
关键差异:1.燃油车vs电车:电车无需更换机油、变速箱油(部分车型),重点在电池检测、电机保养,大保养费用比燃油车低40%;2.4S店vs维修厂:同项目费用差30%-50%,4S店胜在原厂配件,维修厂性价比更高;3.必做vs可选:机油三滤、变速箱油等6项必做,节气门清洗、喷油嘴清洁等3项按需选(非强制)。
避坑提醒:别轻信“深度清洁”“发动机修复剂”等溢价项目;更换配件时核对型号(如机油标号、滤芯规格);拒绝“里程未到强制大保养”;保留保养单据,维权时作为凭证。本文用2025年最新标准、对比表格、真实案例,帮新手车主精准理清大保养要点,避开过度消费和养护不当的坑。
一、热点切入:2025保养投诉飙升,过度消费成重灾区
1.1投诉数据:62%的大保养投诉是“被加项”
2025年1-9月车质网保养相关投诉数据显示:
投诉类型占比:过度推荐项目(62%)、虚报费用(21%)、配件以次充好(12%)、养护不当致故障(5%);
高发项目:节气门清洗(投诉量第一)、喷油嘴清洁、发动机保护剂、变速箱深度养护,这些多为4S店盈利性项目,非厂家强制要求;
车型差异:豪华品牌4S店过度加项率达75%,合资品牌60%,自主品牌52%,越高端车型越容易被“套路”。
某汽车维权律师透露:“很多车主不清楚保养手册的官方标准,4S店利用信息差,把‘建议项目’说成‘必做项目’,比如2万公里大保养,厂家仅要求检查节气门,4S店直接推荐清洗,收费300-500元。”
1.22025养护新规:部分车型延长大保养周期
2025年,丰田、大众、比亚迪等车企更新保养手册,调整大保养周期:
丰田燃油车:大保养周期从2万公里延长至4万公里,取消“2万公里节气门清洗”的建议,改为“按需清洗”;
大众燃油车:变速箱油更换周期从6万公里延长至8万公里,降低长期养护成本;
比亚迪电车:大保养周期从3万公里延长至6万公里,核心项目简化为“电池检测+空调滤芯更换+制动系统检查”,费用从1000元降至600元。
“车企调整周期的核心是技术升级,比如机油品质提升、变速箱稳定性优化,没必要按老标准频繁保养。”有10年维修经验的张师傅解释。
二、核心解析:汽车大保养8大必做项目,明细+周期+费用全知道
汽车大保养的核心是“更换磨损部件+全面检测隐患”,不同车型(燃油/电车)项目略有差异,但8大核心项目通用,具体解析如下:
2.1必做项目明细(燃油车通用)
项目类别 具体内容 更换周期(厂家标准) 2025年费用参考(4S店/维修厂) 核心作用
机油及机油滤芯 全合成机油+原厂机油滤芯 1万公里/1年(大保养时必换,与小保养衔接) 500-800元/300-500元 润滑发动机,减少磨损
空气滤芯 发动机进气滤芯 2万公里/2年 150-200元/80-120元 过滤空气杂质,保护发动机进气系统
空调滤芯 车内空调滤芯(分普通/活性炭) 2万公里/1年(潮湿地区1年1换) 100-180元/50-100元 过滤灰尘、异味,提升车内空气质量
变速箱油 AT/CVT/DCT专用变速箱油 AT:6-8万公里;CVT:4-6万公里;DCT:4-5万公里 800-1500元/500-1000元 润滑变速箱,延长传动系统寿命
制动系统养护 刹车油更换+刹车片/刹车盘检测 刹车油:2年(与里程无关);刹车片:厚度<3mm更换 300-500元(油)+600-1200元(片)/200-300元(油)+400-800元(片) 保障制动安全,避免刹车失灵
冷却系统养护 防冻液更换+冷却管路检测 4年/6万公里 400-600元/250-400元 降温防沸,保护发动机冷却系统
轮胎检测与更换 轮胎磨损、胎压、动平衡检测,花纹<1.6mm更换 4-6万公里或5年(以磨损为准) 检测免费;更换:400-800元/条/300-600元/条 保障行驶稳定性,避免爆胎风险
电气系统检测 电瓶、灯光、雨刮、行车电脑检测 每次大保养必做 检测免费;更换电瓶:600-1200元/400-800元 排查电气故障,避免半路抛锚
2.2燃油车vs新能源汽车(电车/插混)大保养差异
2.2.1纯电车大保养(以比亚迪汉EV为例)
必做项目:空调滤芯更换(2万公里)、刹车油更换(2年)、轮胎检测(4万公里)、电池包检测(6万公里)、电机电控系统检测(6万公里);
无需项目:机油及滤芯、空气滤芯(部分车型有电机进气滤芯,4万公里更换)、变速箱油(单速变速箱无需更换);
费用参考:6万公里大保养约600-800元(4S店),比燃油车省40%-50%;
核心重点:电池包检测(查看SOC健康度,低于80%可走质保更换)、充电系统检测(避免充电故障)。
2.2.2插混车大保养(以丰田RAV4插混为例)
必做项目:燃油系统(机油三滤、变速箱油,同燃油车周期)+电驱系统(电池检测、电机保养,同电车周期);
费用参考:4万公里大保养约1500-2000元(4S店),介于燃油车和电车之间;
核心重点:既要关注燃油部件磨损,也要定期检测电池衰减,避免“油电双故障”。
2.3不同里程大保养的项目侧重
2万公里(首次大保养):核心是“基础更换+全面检测”——必做机油三滤、空调滤芯、刹车油检测、轮胎检测;可选节气门清洗(仅怠速不稳时做);
4万公里(二次大保养):核心是“深度更换+隐患排查”——必做机油三滤、变速箱油、空气滤芯、防冻液检测、刹车片检测;可选喷油嘴清洁(燃油车,油耗异常时做);
6-8万公里(三次大保养):核心是“磨损部件更换”——必做机油三滤、变速箱油、防冻液、轮胎(视磨损)、电瓶(视状态);可选发动机积碳清理(仅动力下降时做)。
车主反馈:
广州燃油车车主陈先生(大众朗逸,4万公里大保养):“按手册做了机油三滤、变速箱油、防冻液更换,加轮胎检测,4S店报价1800元,拒绝了节气门清洗和发动机保护剂,比预估省了600元。开了1万公里,没任何故障,油耗也没变化。”
深圳电车车主赵女士(比亚迪汉EV,6万公里大保养):“4S店只做了空调滤芯更换、电池检测、制动系统检查,花了650元,没有多余项目。电池SOC健康度92%,状态很好,比燃油车保养省心多了。”
三、深度对比:4S店vs维修厂,大保养该选谁?
很多车主纠结“大保养去4S店还是维修厂”,两者各有优劣,对比如下:
对比维度 4S店 正规维修厂 新手选择建议
配件品质 原厂配件,品质有保障 品牌配件(如博世、曼牌),部分可选原厂 质保期内选4S店(避免脱保);质保期外可选维修厂
技术水平 车型专属技师,熟悉故障点 综合技师,经验丰富但车型针对性弱 复杂项目(如变速箱油更换)选4S店;基础项目选维修厂
费用价格 偏高,比维修厂贵30%-50% 性价比高,无品牌溢价 预算有限选维修厂;追求稳妥选4S店
服务体验 流程规范,有保养记录,维权方便 流程灵活,可现场监督,沟通直接 怕被坑选4S店(保留单据);懂车可选维修厂
项目透明度 易推荐溢价项目(如深度清洁) 项目更务实,无强制加项 新手去4S店需提前查手册;维修厂需选有口碑的
实测案例:
我们以丰田卡罗拉4万公里大保养为例,对比4S店和维修厂的项目及费用:
4S店:机油三滤(600元)+变速箱油(1200元)+空气滤芯(180元)+节气门清洗(300元)+喷油嘴清洁(400元)=2680元(推荐全部项目);
正规维修厂:机油三滤(400元)+变速箱油(800元)+空气滤芯(100元)=1300元(仅推荐必做项目,无加项);
差异:维修厂省1380元,配件用曼牌滤芯、丰田专用变速箱油,品质达标,无性能差异。
“质保期内建议在4S店做基础项目,避免脱保;质保期外可以选口碑好的维修厂,基础保养能省一半钱。”维修技师张师傅建议,“但变速箱油、刹车系统这些关键项目,最好选4S店或有资质的维修厂,别贪便宜选路边店。”
四、认知纠偏:关于汽车大保养的3个常见误区
4.1误区1:“大保养就是小保养+几个项目,做的越多越好”
事实:大保养的核心是“按需更换”,而非“项目叠加”,过多不必要的养护反而伤车。
危害案例:频繁清洗节气门会导致节气门密封不严,油耗升高;盲目添加发动机修复剂可能堵塞油路;
官方标准:厂家保养手册明确标注“必做项目”和“建议项目”,建议项目仅在出现对应故障时做(如怠速不稳、油耗异常);
纠偏:做保养前先查保养手册,对照自己的车况,拒绝4S店“全做更稳妥”的忽悠。
4.2误区2:“大保养必须按里程来,到点就做”
事实:大保养周期是“里程或时间取先到者”,但可根据车况灵活调整,无需严格卡里程。
灵活场景:平时多在市区拥堵路段行驶,机油衰减快,可提前5000公里做;经常跑高速,工况好,可延后1000-2000公里;
时间优先案例:刹车油更换周期是2年,即使只开了1万公里,到时间也必须换(刹车油吸水会导致制动失灵);
纠偏:里程和时间哪个先到就按哪个来,但可根据驾驶场景微调,不必刻板遵守。
4.3误区3:“电车不用做保养,省钱又省心”
事实:电车虽无需机油、变速箱油保养,但仍需定期做“电气系统检测+基础部件更换”,忽视保养会引发故障。
故障案例:某车主电车开了8万公里未做保养,电池包散热风扇积尘堵塞,导致电池过热报警,维修花了3000元;
必做项目:空调滤芯(影响空气质量)、刹车油(2年一换,保障制动)、电池检测(避免衰减过度);
纠偏:电车保养项目少但不代表不用做,定期检测能避免大额维修,延长车辆寿命。
五、避坑指南:汽车大保养,这4个错误绝对不能犯
5.1绝对不能轻信“深度清洁”“修复剂”等溢价项目
后果:4S店推荐的“节气门深度清洗”“喷油嘴超声波清洁”“发动机修复剂”“变速箱养护套餐”,多为盈利项目,非强制要求,花冤枉钱还可能伤车;
避坑方法:
查保养手册:仅做手册标注的“必做项目”,建议项目需满足“对应故障条件”(如节气门清洗仅怠速不稳时做);
拒绝口头推荐:4S店技师口头推荐的项目,要求“写在保养单上并注明厂家依据”,无依据的坚决不做;
对比价格:深度清洁项目4S店收费是维修厂的2倍,真有需求可去维修厂做,更划算。
5.2绝对不能忽视“配件型号匹配”,避免以次充好
后果:更换机油时用错标号(如5W-30换成5W-40),会导致发动机润滑不良;用副厂滤芯替代原厂,过滤效果差,易引发故障;
避坑方法:
核对配件:更换前让技师出示配件,核对机油标号、滤芯型号(如大众滤芯编号前缀为03C),确保与车型匹配;
要求凭证:索要配件包装和合格证,保留保养单据,若因配件问题出故障可维权;
拒绝“通用配件”:正规保养需用车型专用配件,别听技师说“通用款一样用”。
5.3绝对不能“质保期内去路边店做大保养”,导致脱保
后果:新车质保期内(一般3年/10万公里),在无资质的路边店做大保养,若发动机、变速箱等核心部件出故障,4S店可能以“脱保”为由拒绝理赔;
避坑方法:
质保期内选正规渠道:4S店或厂家授权的维修厂,确保保养记录可查;
保留完整凭证:保养单据、配件发票、施工照片,避免理赔时举证困难;
基础项目可灵活:质保期内,空调滤芯、空气滤芯等基础配件可自行购买更换,不影响核心部件质保。
5.4绝对不能“只看价格不看工艺”,贪便宜吃大亏
后果:路边店更换变速箱油时不拆油底壳、不换滤芯,仅简单放油加注,导致变速箱油残留杂质,加速磨损;更换刹车油时未排净空气,引发刹车失灵;
避坑方法:
监督施工:做关键项目(如变速箱油、刹车油更换)时,现场监督技师操作,确保流程规范(如变速箱油更换需拆油底壳清洁、更换滤芯);
选有资质的维修厂:查看维修厂的《机动车维修经营许可证》,优先选有品牌授权、口碑好的门店;
不贪低价:低于市场价50%的保养报价,大概率是“偷工减料”或“用劣质配件”,别轻信。
六、车主声音:大保养真实经历,好坏不隐瞒
6.1被4S店坑过的车主(小李,新手,大众宝来,2万公里大保养)
“第一次做保养没经验,4S店推荐‘机油三滤+节气门清洗+喷油嘴清洁+发动机保护剂’,报价2800元,我没多想就同意了。回家后查保养手册,发现2万公里只需要换机油三滤和检查制动系统,费用也就1200元,多花了1600元冤枉钱。后来问维修技师,说节气门和喷油嘴根本没必要洗,新车哪来那么多积碳。新手一定要提前查手册,别被技师忽悠。”
6.2精打细算的车主(陈先生,丰田卡罗拉,4万公里大保养)
“质保期刚过,没去4S店,选了家口碑好的维修厂。按手册做了机油三滤、变速箱油、空气滤芯更换,加轮胎检测,花了1300元,比4S店省了800元。配件用的是曼牌滤芯和丰田专用变速箱油,技师施工时我全程看着,流程和4S店一样,拆了变速箱油底壳清洁,还免费做了轮胎动平衡。开了1万公里,车况很好,油耗和之前一样。”
6.3维修技师(张师傅,10年经验,某正规维修厂)
“最常见的坑就是4S店把‘建议项目’当‘必做项目’,尤其是新手车主,容易被吓住。其实大保养很简单,记住三点:1.先查保养手册,只做必做项目;2.关键配件(机油、变速箱油)用原厂或一线品牌;3.核心项目(如刹车、变速箱)别贪便宜,选正规渠道。很多车主花大价钱做深度清洁,其实车况好的话,完全没必要,纯属浪费钱。”
七、总结:汽车大保养,记住3个核心原则,不踩坑
先查手册再保养:以厂家保养手册为唯一标准,分清“必做项目”和“建议项目”,拒绝无依据的加项;
按车况选项目:不盲目按里程卡保养,出现“怠速不稳、油耗升高、动力下降”等问题时,再做对应养护项目(如节气门清洗、积碳清理);
选对渠道控成本:质保期内选4S店(防脱保),质保期外选正规维修厂(省费用);关键项目(变速箱、刹车)选靠谱渠道,基础项目可灵活选择。
最后提醒:2025年很多车企简化了大保养流程、延长了周期,新手车主无需过度焦虑,也别轻信4S店的“过度养护”话术。保养时保留好单据,若遇到强制加项、虚报费用等问题,可拨打12315或车企官方客服投诉维权。
记住:汽车大保养的核心是“按需养护”,不是“项目越多越好”,花最少的钱保障车辆安全,才是最划算的选择。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