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两年,汽车市场就跟菜市场搞促销似的,隔三差五就有大新闻。您要是最近逛过4S店,肯定见过这样的场面:原本摆在展厅C位的合资车,现在直接挂出“直降8万”的横幅,销售顾问举着计算器追着人跑,生怕您扭头去看隔壁的国产车。
就拿上个月来说吧,北京某家别克4S店直接把微蓝6的价格从17万砍到8万,现场挤得跟春运火车站似的。有个老哥本来打算买比亚迪秦PLUS,结果路过一看这价格,当场掏出银行卡:“这别克以前可是贵妇级的价格,现在跟买菜车一个价,不买都感觉亏了!”
合资车为啥集体“大甩卖”?
这事儿得从两年前说起。那时候国产车还在玩“堆配置”的套路,合资车靠着品牌光环,价格咬得死死的。可谁能想到,比亚迪带着刀片电池杀出来,吉利、长安的新能源车续航一个比一个能打,直接把桌子掀了。去年新能源车销量前十的榜单里,合资车愣是连个影子都没见着。
合资品牌这下坐不住了。丰田的销售总监私底下跟朋友吐槽:“我们以前卖车,客户进店先问有没有现车。现在倒好,人家进门先掏出手机对比参数,说你们这续航怎么比比亚迪少100公里?”更扎心的是,年轻人现在买车根本不吃“品牌情怀”这一套。95后的小王说得实在:“我管你是德国血统还是美国技术,谁性价比高我买谁!”
降价榜单上的“狠角色”
要说这波降价潮里的“跳水冠军”,日产楼兰绝对算一号。这款中型SUV当年上市时卖28万还得加装饰,现在经销商报价直接腰斩到15万。武汉的刘女士上个月刚提车:“相当于白送了个车位钱!”不过也有车主吐槽:“车机系统还是五年前的水平,连语音控制都得靠喊——得用喊破喉咙的那种音量!”
别克的骚操作更绝。君威从24万降到14万,直接把B级车卖成了A级车的价。上海的陈先生本来想买速腾,转头买了君威:“1.5T+9AT,底盘还是铝合金的,这要放在三年前,得加价三万等三个月!”不过论坛里也有老车主哭诉:“我三年前买的同款,现在二手车商报价还没新车便宜,这是被背刺了啊!”
国产车为啥进不了降价榜前十?
这事儿说起来挺有意思。您看最近半年的汽车销量榜,前十名里国产车占了七席,但要论降价幅度,反倒挤不进前排。深究起来,国产车早就把价格压到了地板价。好比五菱星光混动版,上市就卖9.98万,你让它再降?厂家估计得倒贴电费了。
还有个关键点——国产车的配置本来就跟不要钱似的往上堆。长安UNI-V上市标配电动尾翼,吉利星瑞直接送L2级辅助驾驶。反观某些合资车,降价8万之后的中控屏,还没咱手机屏幕大。网友调侃:“这是买发动机送车机呢!”
未来会不会出现“9万买奥迪”?
现在最刺激的传闻,是说某德系豪华品牌准备把入门车型打到20万以内。虽然听着像天方夜谭,但看看现在的行情:凯迪拉克XT5降7万,奥迪Q5L直接砍掉12万。沈阳的奥迪4S店销售悄悄说:“要是库存压力再大点,搞不好真能见到2开头的Q3。”
不过业内人士提醒,疯狂降价就像喝海水解渴——越喝越渴。某日系品牌区域经理透露:“我们现在卖一辆亏两万,但工厂又不能停产,只能硬着头皮走量。”这种玩法能撑多久,谁都说不准。
老百姓到底该不该抄底?
如果您现在手握15万预算,那可真是赶上好时候了。但切记别光看价格牌——先去试驾对比底盘质感,再坐进车里戳戳中控屏,最后打开手机查查保养费用。就像郑州的李先生说的:“我花13万买了台‘骨折价’的合资B级车,结果保养时发现换个车灯要八千,瞬间觉得还是国产车香。”
这场降价狂欢到底能持续多久,谁也说不准。但有一点可以肯定:当合资车放下身段和国产车贴身肉搏,最终受益的还是咱们消费者。下次路过4S店,不妨进去转转,说不定就能捡个“时代红利”的漏呢!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