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亚迪掀翻牌桌!汉DM-i直降15万,中产购车观一夜颠覆

比亚迪掀翻牌桌!汉DM-i直降15万,中产购车观一夜颠覆-有驾

一则“比亚迪汉DM-i仅售9.88万”的消息如惊雷炸响,瞬间刷爆社交网络。这个数字甚至低于许多A级燃油轿车,要知道三年前汉DM-i起售价还高达21.98万元,顶配车型落地更逼近30万大关。消费者蜂拥至4S店,却发现真相藏在营销话术的小字里——所谓的“9.88万”实为综合补贴价,需叠加置换补贴、地方购车券、金融贴息后才可能实现,实际裸车价仍在15万左右。即便如此,这款曾对标宝马5系的中大型新能源轿车,价格门槛已被拦腰斩断。

价格迷雾下的真实竞争力

当营销噱头退潮,汉DM-i的硬实力依然令人侧目。近5米车长(4995mm)与2920mm轴距,赋予其媲美豪华C级轿车的体量感;1.5T发动机+电机组合迸发215kW综合功率,7秒内破百的加速能力足以傲视同级燃油车。更颠覆认知的是其能耗表现:WLTP工况下4.2L/100km油耗,一箱油续航超1000公里,刀片电池支撑的125公里纯电续航,彻底消解了里程焦虑。这些数据背后,是比亚迪第五代DM混动技术规模化带来的成本优势,也是其敢打价格战的底气。

降价风暴背后的三重逻辑

比亚迪的“疯狂”并非一时冲动。当前新能源市场已杀成红海——特斯拉连续降价,小鹏、蔚来跟进血拼,守成者注定被淘汰。更深层的是技术迭代的必然:汉L新车型上市在即,老款亟需清库存让路。而规模效应摊薄成本后,比亚迪有了以价换量的资本,将竞品范围从凯美瑞、雅阁直接下探至速腾、轩逸等A+级市场。

价格屠刀的连锁反应

汉DM-i的降价公式堪称精准打击。15.58万起售的非智驾版(较原价降1万元),以及19.98万的智驾版(搭载天神之眼高阶智驾系统),让合资品牌措手不及。横向对比更显残酷:同尺寸的小米SU7起售价21.59万,智己L6也要18.99万但配置逊色;传统燃油阵营的雅阁混动版直奔25万区间,却连基础智驾都未标配。市场用销量投票——汉DM系列单月销量稳居6000+台,跻身中大型车市场前五,而新一轮降价正推动其向“月销过万”的目标冲刺。

狂欢与隐忧并存

价格雪崩让消费者蜂拥而至,却也让老车主心如刀割。去年购车的用户,眼睁睁看着爱车残值蒸发数万元;二手车商紧急调低收购价,直言“不敢收新能源车”。更现实的挑战在于:低价能否保障品质?比亚迪给出三电系统终身保修、6年整车质保等承诺,但维保网点承载力与零部件供应效率仍待考验。

这场由比亚迪掀起的价格海啸,已远超普通商战范畴。有车主自嘲成了“降价牺牲品”,更多持币者则在连夜对比配置表——用紧凑级轿车的预算拿下中大型新能源车,这种诱惑难以抗拒。当汉DM-i将“性价比武器” 挥向市场腹地,其引发的不仅是消费决策的变化,更是中国汽车价值体系的重构。合资品牌坚守数十年的溢价堡垒,正在自主品牌的技术攻势下土崩瓦解。而最终受益的,或许是那些曾经不敢奢望豪华驾乘体验的普通家庭。毕竟,当一辆车同时拥有C级车的空间、性能车的加速、A0级车的油耗时,汽车消费的固有阶层,已被彻底打破。

(现场体验过实车的读者反馈:15万级实际成交价对应配置已包含15.6英寸旋转屏、DiLink智能网联系统及L2级辅助驾驶,但丹拿音响、座椅按摩等高端配置需选装,购车前建议详询终端政策)

#图文打卡计划#
0

全部评论 (0)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