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想汽车十周年:那些被嘲笑的“噱头”,如今成了硬核刚需!
时间过得真快,转眼间理想汽车已经走过了十个年头。7月1日,理想汽车公布了令人瞩目的十周年成绩单,134万家庭用户用真金白银投了票,那些曾经被全网嘲笑的“冰箱彩电大沙发”,如今硬生生变成了行业标配。
还记得2015年7月1日,李想创立理想汽车公司(车和家)时的那份初心吗?从2018年10月18日发布首款车型理想ONE,到2024年10月18日达成百万辆交付里程碑,理想汽车用58个月的时间完成了这个壮举。而今天,当我们回望这十年,不得不感慨:当初那些被吐槽“不务正业”的配置,如今竟成了家庭用车的“刚需”。
更让人惊讶的是理想汽车构建的生态黏性。38亿次唤醒“理想同学”,平均每个用户喊了283次;86亿首歌、9000万场电影在车里播放,相当于每天有24万场车载影院开场。这些数字背后,是用户真正把车当成了“第三空间”。难怪雷军专门发微博夸理想“开创中国家庭用车新形态”,这话分量可不轻,毕竟小米SU7现在也在卷座舱体验。
不过,理想汽车的成功可不仅仅在于这些“花里胡哨”的配置。全国接入了8万座快充站,490万次补能记录,连青藏线都铺了超充桩。有了这样的补能网络,理想用户踩电门的底气比油车还足,哪里还有什么续航焦虑?
其实,冰箱彩电沙发早不是核心争议了。辅助驾驶跑了43亿公里,主动安全触发773万次避免事故,极端避险6600次救急——这些藏在舒适表象下的硬功夫,才是家庭用户买单的底层逻辑。毕竟带孩子出门,安全永远排在电视节目前面。
十年下来,理想证明了一件事:骂声大不代表需求假。把车当成移动的家,这条赛道算是彻底跑通了。中国车主还在纠结汽车配置值不值时,理想汽车十周年数据直接打脸:2025年7月2日,李想团队公布冰箱卖出58万台、彩电304万、大沙发743万,证明这些曾被嘲笑的“噱头”早成了家庭刚需。
国产车这波舒适化路线走得太对胃口。数据背后是中国家庭需求大爆发。理想的车内娱乐系统播放了86亿首歌、9000万场电影,K歌5000万次,辅助驾驶省下5000万小时,不是摆设而是真用得上。现在年轻人带娃出行,冰箱存奶、彩电哄孩子、大沙发当床,成了标配。
但别光看数字,新行业报告说这类配置推高了车价,平均贵了20%,部分车主抱怨续航还受影响。李想赌的就是“移动第三空间”概念,2024年增程式市场他占了35%份额,蔚来小鹏还在追。安全方面773万次主动触发听起来牛,可上月有用户投诉大沙发太软导致长途腰疼,专家说设计得平衡舒适和健康。
国产车进步没话说,冰箱彩电实用度拉满,尤其带娃家庭省心不少。不过价格能不能亲民点?隔壁特斯拉走极简风销量也猛,各花入各眼吧。十年做到百万交付,国货确实争气了!
理想汽车十周年回顾:拥有134万用户,“冰箱彩电大沙发”成刚需。十年间,理想汽车累计卖出“冰箱”58万台、“彩电”304万台、“大沙发”743万个。这些曾经被调侃为“噱头”的配置,如今已成为家庭用车的“刚需”。数据不会说谎,理想汽车用实际行动证明,把家搬到车轮上,这条路走对了!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