洋豪品牌缺席,国产车价格战打响,成都车展六大看点

今年的成都车展,给人的第一感觉确实有点不一样。

往年这个时候,成都热得像个火炉,车展里头更是人山人海,热闹非凡。

可今年,天气倒是凉爽宜人,但展馆里似乎也跟着“降了温”。

洋豪品牌缺席,国产车价格战打响,成都车展六大看点-有驾

不少人逛了一圈都觉得,好像没往年那么有看头了,特别是那些响当当的外国豪华品牌,像是劳斯莱斯、宾利这些,在展馆地图上都找不着了,让人心里直犯嘀咕,这是怎么了?

难道是大家买车的劲头没那么足了?

其实,要是你再往里走走,仔细看看,就会发现这根本不是冷清,而是整个汽车市场的风向,已经彻底变了。

热闹的地方,变得更加火爆;而过去的主角,正在悄悄地被边缘化。

先说说那些感觉“冷清”的展台吧。

以往车展上最风光的合资品牌,这次确实有点失落。

你走到大众的展台,虽然他们把ID系列的电动车都摆在了最显眼的位置,但围观的人确实不多。

旁边的丰田展台也差不多,bZ系列的纯电车型排成一排,阵势不小,可现场的人气却显得有些稀疏,销售人员比看车的观众还要多,场面多少有点尴尬。

这并不是说他们的车不好,而是在如今这个新车层出不穷、技术日新月异的时代,消费者们的注意力,已经被更具话题性和吸引力的新东西给牢牢抓住了。

洋豪品牌缺席,国产车价格战打响,成都车展六大看点-有驾

大家不再仅仅满足于一个可靠耐用的品牌,而是更想看看,未来的汽车到底能变成什么样。

那这股巨大的吸引力在哪儿呢?

答案就在国产车的展馆里。

只要你一脚踏进比亚迪、华为这些品牌的展区,之前感觉到的那点“冷清”瞬间就烟消云散了,取而代之的是扑面而来的人潮和热浪。

在比亚迪的展馆,那真是挤得水泄不通,尤其是那台标价超过一百万的仰望U8旁边,里三层外三层围满了人。

这在几年前是根本无法想象的,一台国产车卖到这个价格,而且还不是概念车,是真的有人在认真地研究,急着问销售“现在订车要等多久”。

这说明什么?

说明咱们中国的汽车工业,已经有底气、有实力去冲击过去想都不敢想的高端市场,而且消费者也愿意为这份技术和品质买单。

车展期间,仰望U8的订单量轻松就突破了三万台,这每一个数字背后,都是市场对中国制造投出的沉甸甸的信任票。

洋豪品牌缺席,国产车价格战打响,成都车展六大看点-有驾

除了仰望,比亚迪新推出的硬派越野品牌方程豹,首款车豹5虽然还没公布最终价格,但光是那霸气的外观和尺寸,就已经让无数越野爱好者心动不已。

如果说比亚迪是用强大的产品阵容和技术实力正面硬刚,那华为走的则是另一条路,一条“技术赋能”的路。

走进华为深度参与的展台,你会发现一个新现象,像问界、智界、享界这些品牌,车是不同车企造的,但最核心的“大脑”——智能座舱和智能驾驶系统,都来自华为。

由华为和奇瑞合作的智界S7,在预售阶段就展现出了惊人的号召力,据说短短十几个小时订单就超过了五万。

为什么这么火?

销售人员会告诉你,这车用的鸿蒙系统,能让你的手机和车无缝连接,体验特别流畅。

更关键的是它搭载的华为高阶智能驾驶系统,厉害之处在于它不依赖高精地图,意味着在全国绝大部分高速和城市道路都能使用辅助驾驶功能,能自动识别限速牌,甚至在停车场能自己找车位停好。

这种高度智能化的体验,听起来就像是给车请了个经验丰富的老司机,这对于很多消费者来说,是比单纯的加速快、空间大更有吸引力的卖点。

这种“华为提供技术,车企负责制造”的模式,正在快速地改变着整个行业的玩法。

洋豪品牌缺席,国产车价格战打响,成都车展六大看点-有驾

面对这样的激烈竞争,那些早几年就崭露头角的“新势力”们,也在不断调整自己的策略,变得越来越成熟和务实。

比如小鹏汽车,他们在新车型上玩出了新花样,有些版本甚至取消了激光雷达这个昂贵的硬件,但他们告诉消费者,未来更高级的自动驾驶功能,可以通过软件升级来开通。

这种做法既降低了眼下的购车门槛,又为未来的服务收入留下了空间,可以说算盘打得非常精明。

蔚来汽车则正式把它的子品牌“乐道”推向市场,通过共享成熟的换电网络和电池技术,来打造更亲民的车型,这样一来,不仅扩大了用户群体,也让主品牌的车型能把成本更多地用在提升舒适性和豪华感这些用户能直接感受到的地方。

而理想汽车,则继续稳扎稳打,把L9、L8、L7这几款已经大获成功的车型摆在一起,用实实在在的销量数据证明了自己对中国家庭用户需求的精准把握。

所以,回过头再看,今年成都车展的“冷清”,其实是一种深刻变革的表象。

它不是全面的降温,而是市场热度的重新分配。

当消费者的目光和钱包都涌向那些技术更新、体验更好、更懂中国人的国产品牌时,那些还在依赖品牌光环和传统优势的外国品牌,自然会感到阵阵寒意。

那些在展会上悄悄研究国产车技术的外国同行们,心里恐怕比谁都清楚,中国的汽车市场已经不再是他们可以轻松赚钱的地方了。

真正的较量,早已不是在车展这短短几天,而是在每一个日夜兼程的研发中心里,在工程师们不断敲下的代码里,在屏幕上不断跳动的订单数字里。

这场由中国品牌引领的汽车智能化浪潮,正以前所未有的速度和力度,重塑着我们每个人的出行生活。

0

全部评论 (0)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