腾势Z9GT麋鹿测试93km/h破纪录,保时捷Taycan输了8公里,那些花百万的人都在看什么
停车场里,一台车突然像圆规一样原地转了个圈,4.62米转弯半径钻进车位。旁边洗车小哥停下活儿围观,掏出手机拍了半天。后轮能独立转15度,三个电机各管各的,这操作头一回见。开了十几年车,见过太多概念图上天、实车拉胯的例子,但这次有点不一样。
麋鹿测试跑到93km/h是什么概念?保时捷Taycan Turbo在同一场地85就得认怂。动力分配精确到毫秒,车身反应比神经冲动还快。平时谁会把悬架逼到极限?但那些能救命的东西,从来不该省着用。
高速上最烦路面接缝那声“咚”,震得腰疼。这车的空气悬架会提前看路,摄像头扫到减速带,系统自动抬高车身。后排老人不会再念叨你开车猛,过弯时外侧悬架主动加硬,副驾咖啡洒不出去。垂直加速度能降42%,侧倾角减少三成,数据摆在那儿。
充电这事现在不太需要焦虑。800V平台10分钟补300公里,峰值360kW。上次跑长途,服务区抽根烟的功夫,电量从30%跳到70%。续航702够不够?周末往返两趟郊区,中间不用惦记桩在哪。刀片电池那套针刺、海水泡、挤压三重测试,热失控蔓延时间是常规标准的5倍——配置表深处的数字,懂的人都懂。
座舱7块屏很多人觉得花哨。但双8295芯片30TOPS算力不是摆设,应用冷启动比竞品快1.8倍。带孩子出门,车机自动切“接送模式”——空调降温、儿歌响、儿童锁开,全程没动手。语音助手0.38秒响应,基本能做到看见就能说。微信车载、王者语音包这些,年轻人或许更在意。
120公里时速车内58分贝,比奔驰S级低3分贝。三层夹胶玻璃、52处声学包、主动降噪,这些都是真金白银砸的静谧性。高速巡航时能听见后排翻书声,那句“豪华是让人忘记车的存在”,大概就是这意思。
三颗激光雷达布局有点激进——车顶一颗,翼子板俩。城市导航辅助在20个城市落地,广州晚高峰每小时平均接管0.7次,行业均值2.3次。无保护左转、环岛、施工路段绕行,以前靠老司机经验,现在系统处理得比新手稳。数据车内处理不上云,隐私这块算厚道。
售后整车保6年15万公里,三电终身保,首任车主终身免费基础保养。327城覆盖直营中心,上门取送、代步车、24小时救援都有。J.D. Power调研显示售后满意度在新能源品牌排第一——这种数据水分少,用户会用脚投票。
26扬声器帝瓦雷音响、AR-HUD、四区空调、香氛,全系标配没选装包。这套逻辑打破了豪华车“配置分级卖”的老路子。Brembo碳陶刹车160公里刹停53米,连续10次测试热衰减控制在5%——性能车该有的底子都在。
10万多车主参与功能定义,收集17.8万条建议,32项直接上车。后排通风独立控制、后备厢感应高度记忆、露营电源输出,都是用户共创的。首月订单1.2万辆,NPS净推荐值78%,行业均值45%。
虽然还用着比亚迪的三电和部分平台,但2000多人独立研发团队、南山总部、慕尼黑设计中心、横滨NVH实验室已经搭起来了。品牌定位、用户画像、渠道都在往独立方向走。那句“做中国版电动奔驰,不做高端比亚迪”,听着有点狠。
这车适合谁?大概是那些不想被贴标签、又不愿将就的人。百万级市场从来不缺选择,但能把技术、配置、服务都拉满的,确实不多。值不值得?或许得自己去试试,才能体会那些说不清的门道。开车这事儿,数据只是参考,屁股底下的感受才是真章。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