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国际A级车展,上海国际车展是全球车企炫技的秀场,但2025年,在这个以乘用车为主角的全球性舞台上,远程新能源商用车集团却以非乘用车企业的身份挤进舞台中央。
这次参展是吉利旗下远程新能源商用车集团首次登陆上海国际车展,一亮相就为车展带来两个突破:一是打造全球首个完整展示甲醇全产业链的国际性展台,涵盖甲醇经济循环、甲醇制备、醇氢电动动力链、全新一代“超醇电混”技术、绿色甲醇动力赛车等丰富内容;二是带来全球首款醇氢电动大VAN——远程醇氢电动超级VAN以及创下绿色甲醇燃料行驶最远距离纪录的远程星瀚H醇氢电动重卡。
两项突破性内容对全球汽车产业来说具有重大意义,一是延展了新能源汽车定义,向全球证明全生命周期低成本实现零排放可行;二是向世界证明新能源汽车当前短续航、低温环境下运行差等痛点问题可以解决。
远程新能源商用车集团的醇氢技术路线是依托吉利在甲醇领域20年的技术积累而来,有多年实践检验的基础,这也是此次敢于亮相国际A级车展的底气之一。
01
具备全球性战略价值,醇氢是寒地汽车发展的必然方向
近几年,全球地缘政治冲突让能源安全在任何一个经济体中都提升到了非常重要的位置,世界各国都在采取多元化的战略解决能源问题,其中甲醇是比较重要的战略路线之一。
甲醇在解决能源安全问题上优势也确实明显。首先储量丰富,全球甲醇行业协会预测,2050年全球甲醇产量将达5亿吨,其中绿色甲醇达3.85亿吨。我国是全球目前最大的甲醇生产国和使用国,产能占全球60%。
其次来源多样,比如在我国优势的风光电资源的基础上发展绿色甲醇,从车用、船用等排放的二氧化碳中用碳仓收集再次利用制成甲醇等,从而形成资源高效利用的循环体系。
甲醇的另一个重要价值是对碳排放目标的价值贡献,尤其是在汽车产业能源变革上,具有无可替代的作用。
我国每年消耗石油7亿吨,其中交通领域消耗占比超过70%。中国的新能源汽车产业已经引领全球,但随着产业的深度发展,痛点也愈发明显。纯电动力续航里程短,极寒天气电池充放电问题等是发展瓶颈;混动高购置成本,5%-8%的运营成本优势并不明显,致使TCO无法在车辆全生命周期实现;氢燃料制氢-运氢-储氢-加氢全环节的高昂成本,气态状态下的35MPa、70MPa高压安全性及液态状态下-253°C的运行装备的难度复杂性是其推广痛点。
作为新一代电动汽车,醇氢电动是在电动化基础上,把甲醇燃料和甲醇发动机作为能量的储存和转化单元,充分发挥了甲醇液体能源能量密度高、补能便捷、安全可靠等优势,一并解决了燃油增程不减碳、不经济,纯电续航不足、补能不便、重量较大、低温衰减、成本高昂等主要痛点。
首先可持续发展问题,我国在传统汽车动力系统上已经实现全球最完备的产业布局,如果弃之不用将是巨大的浪费。醇氢电动汽车能够将这些汽车动力资产几乎全部利用起来,并且实现绿色转型,是最有效的保值增值方式。
其次续航痛点问题,搭载醇氢电动动力的远程新能源商用车,可覆盖从漠河到吐鲁番,从平原到高原的中国所有使用场景,特别是在高寒地区,纯电动力的短续航等问题,醇氢动力完全不存在。
高寒地区是新能源汽车发展必须要解决的挑战,否则就不可能实现能源动力的变革,因为高寒地区的用车场景非常广袤,澳大利亚国家工程院外籍院士、南方科技大学创新创业学院院长刘科表示:世界上70%以上的经济体(首府),都是有冬天的地方,所以醇氢今后是未来寒冷地带的必然方向。
第三经济性问题,与传统柴油动力相比,6x4长途牵引甲醇直驱车辆燃料消耗体积比(甲醇/柴油)可控制在2.5-2.7范围内,结合现有柴油单价7元/L,甲醇单价2元/L进行核算,甲醇直驱车辆综合燃料使用成本降低至柴油直驱车辆的72%-77%,同时初装购置成本基本与柴油直驱车辆保持一致。以甲醇增程架构为核心动力单元的车辆,综合燃料使用成本进一步降低至柴油直驱车辆的60%-67%。
与纯电动商用车相比,醇氢电动同样具有明显的经济性优势,据实际测算,醇氢电动公交车每公里较纯电动节省0.2元,按公交车8年生命周期计算,一台车可节省18万元。
第四电池安全问题,当前新能源汽车电池的自燃问题已经引起国家重视,2025年4月15日,工信部已针对此问题颁布相关文件。甲醇常温常压下为液态,运输及使用安全便捷,解决了氢能的储运问题,车辆携带甲醇也比携带液氢更安全,对比纯电动汽车存在的电池热失控、充电安全等问题,甲醇的运输及使用更安全。
02
网红重卡首登国际车展,醇氢动力或迎发展风口
此次登陆车展的远程星瀚H被称为零碳陆运的技术母体,是承接远程战略落地的旗舰车型之一,是中国人原创、承接国家能源战略、走向全球的中国版超级卡车。该车型有几个重要标签。
高效节能:搭载醇氢电动系统,最大续航超1500km,满足干线物流、快递快运、大宗物流、危化品运输等多场景运输需求。
2024年10月17日,远程星瀚H醇氢电动牵引车仅靠一箱绿色甲醇穿越河西走廊,从甘肃武威到新疆吐鲁番,达成1522.9公里行驶里程,获得“半挂式混合动力卡车单次加满绿色甲醇燃料行驶最远距离”荣誉。经过测算,在整车满载42吨的情况下,每公里成本仅1.034元,相较传统重卡,运营成本大幅降低。这也是全球首个绿色甲醇汽车的世界纪录。
智慧座舱:基于用户细分需求,提供M(日间商务舱)、L(豪华头等舱)、X(旗舰旅居舱)三种系列驾驶室可供选择,实现重卡场景全覆盖;配备电子后视镜,视野盲区相较物理后视镜减小约30%,透雨透雾能力提升40%,电子后视镜+数字高清270度影像+后视影像系统,构建无盲区的视野环境,实现全天候道路可视;驾驶区、功能区、休息区三区分离。
智慧架构:采用1G以太网高通信速率,更快传输通讯高效和可靠,更长加密保证了域控交互的安全;打造软硬融合的远程新能源控制塔,覆盖人、车、货、能源补给等物流运营场景全链条;通过9V3R3L+两域控+高精地图,搭载组合驾驶辅助功能等。
与远程星瀚H同场的远程醇氢电动超级VAN此次是全球首秀,其重要意义是补全了远程新能源商用车集团醇氢产品谱系的最后一块拼图,标志着“醇氢电动家族”的正式诞生。
目前远程新能源商用车已经推出了醇氢电动重卡、轻卡、客车等产品,全面覆盖干线物流、短途运输、城市配送、工程用车、城市公交等场景,满足用户多场景、多工况、多地域的需求,技术成熟度及投放规模均处于国际领先水平。
对于甲醇能源的使用和推广,远程并不是孤军奋战。目前中国、德国、欧盟等都在大力推广。以中国为例,已出台多项利好政策推动醇氢路线发展,醇氢电动新生态的发展风口已经到来。
在企业层面,法拉利、保时捷等知名车企已加入电制合成燃料推广大军,跨国供应链企业博世也开始奋力发展。日前,博世发布白皮书,称将通过多种方式助力甲醇动力在可靠性上得以提升,有分析人士认为,甲醇动力或将迎来爆发式增长时机。这样的产业发展境况,也为远程开创商用车领域全新篇章提供了产业机遇。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