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先生花了四十多万元,买了一辆二手蔚来ES8,满心欢喜地办完了车管所的登记本、行驶证和保险过户,觉得这车铁定是自己的了。谁知道,车才开了不到一年,突然就变成了“只会眨眼卖萌的摆设”——充电只能到5%,连根本上路都不行,这还不如电动玩具呢。
这事发生在范先生和蔚来之间,起因还挺魔幻。去年八月,范先生在蔚来APP上挑中了一辆心仪的ES8,交了42.88万元,手续跑得那叫一个利索。和买房一样,产权证、行驶证全都到手,保险也跟着过户到自己的名下,按道理讲,这车和范先生的关系,就是正儿八经的“法定夫妻”了。
结果今年七月,天气还没热透,蔚来给他来了个“远程关门打狗”——直接锁住了电量,最多只能充5%。范先生一头雾水,打客服电话连环催问,才得知原车主在买这辆车时,用的是蔚来金融的低费率免抵押贷。这笔贷款一直拖着没还清,蔚来有自己的办法:不是去找原车主追债,而是直接把车锁了,让新车主自己挠头。
范先生心里这个堵,作为合法车主,说白了就是一肚子气:车都买了,钱都付了,手续也跑了倒腾光,现在却成了“被动背锅侠”,给别人欠的钱买单。
更无厘头的是,买车那会儿范先生就发现车的蔚来APP账号没能随着产权一起过户。他没多想,赶紧拨通蔚来400客服问个明白:一问APP不过户会不会影响用车,客服大手一挥,“控制不了,自己过户就行”;再问原车主是不是欠着蔚来的贷款,客服马上变脸:“这涉及个人隐私,不能透露”。
说到这,范先生才发现,蔚来这“金融套路”,和车管所那套法定流程完全两套标准。所谓“免抵押信用贷”,购车时根本不用在车管所办什么抵押登记,所以车管所过户热热闹闹办下来,蔚来却还有一套自己的小算盘。只要APP账号没过户,蔚来就觉得你还是闲人甲;只有账号一起过了,蔚来才认你是正主。而APP过户又和车管所扯不上关系,外人根本无从查起。
这事发展到后面,范先生努力沟通、投诉,蔚来一句“建议走司法途径解决”,爱理不理,经济损失一概不提,临时解除锁电也不答应。范先生一面试图联系失踪的原车主,一面打车上下班、送东西,心里这个烦躁,认真的说,这日子除了堵心,一点好处没有。蔚来作为贷款方,本该自己去找前车主催收,却直接把锅甩给了范先生,让现车主自己扛维权成本。节目组再连线蔚来客服,回复还是那么熟悉:“问题已反馈,但啥时候解决,没影。”
其实这事不止是范先生一家的烦恼,蔚来的流程漏洞摆在那儿,免抵押贷款一时爽,二手车主就容易变成憋屈的“躺枪侠”。买二手车的朋友们,都是打算省钱图个方便,谁料想买的不是电车,居然是“债主”。
说到底,蔚来这逻辑让人摸不着头脑。按法律来,车管所过户、保险变更、登记证一应俱全,别人欠钱轮不到新车主背,结果蔚来靠着APP账号和自己的那套“信用贷”逻辑,把车变成了“移动的债务标本”,一点活路都不给。
不少人感慨,蔚来二手车金融服务这节课,明显没学会怎么保护消费者。流程里最大的问题,就是免抵押贷款和法定产权流程脱钩了。车管所看的是硬件产权,APP控制的是软件权限,两边只要一不配合,新车主像范先生这样,花大钱买来个只能看不能开的“摆设”,损失谁来管?
这事其实还是蔚来自己流程太“闭门造车”,APP账号和实际车辆产权各走各的路,导致信用贷逾期风险全压在新车主肩上。二手交易时,没人通知范先生车子有贷款未还,车管所也没权查APP里有没有“暗雷”。客服一边嘴甜说“APP账号不影响车用”,一边又死活不告知贷款情况,让范先生只能抓瞎。
更尴尬的是,锁电这招名副其实的“杀敌一千自损八百”:新车主死心塌地花几十万买车,结果等于没买,损失白白飘走;蔚来只管锁车,不管协助追债,服务口径一刀切,让维权变成了“马拉松式持久战”,让消费者平白多了不少糟心事。
对于蔚来来说,这种做法只会损害品牌信誉,让消费者望而却步。毕竟没人愿意花高价买个束手束脚的“电动雕像”,还要给前任车主背债务。买个车本来想图省心省事,突然变成“接盘侠”,谁还有心情支持?
二手车交易,本就涉及多方信息交接,蔚来如果不能做到流程透明、信息同步,那买车的“闭环”说到底就是“圈套”。如果贷款逾期锁车成了常规操作,难保下一个范先生不会出现在别家的二手车行情里。
说到底,消费者只想买个安全、靠谱的代步工具,不想莫名其妙变成旧贷的替罪羊。蔚来作为车企和金融方,理应主动承担信息告知和贷款追偿的责任,把该管的事管明白,把不该坑的消费者守住底线。至于流程衔接,也该把APP账号和车辆产权变更统一起来,让买家少走弯路。
最后,这事给所有打算买二手车的朋友提了个醒,买车前问清楚“钱和权”到底归属谁,别为了图省心结果走上糊涂路。买卖讲的就是个明明白白,别把正经代步变成“高价电瓶车”。
本报道以促进社会进步为目标,如发现内容存在不当之处,欢迎批评指正,我们将严肃对待。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