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视专访魏建军释放强烈信号:长城“传统造车派”要逆袭?

“大家可能都没见过这样的董事长——飙车、直播、当网红。”2024年9月央视直播间里,魏建军一脚油门把车速踩到200km/h,镜头前的观众瞬间沸腾。方向盘后的他笑着解释:“测试车不玩点真实的,怎么敢交给用户?”这个画面成了当天社交媒体的热门话题,人们惊讶地发现,那位低调造车34年的“汽车老兵”,突然变得鲜活起来。

有人把他的转变形容为“传统车企的觉醒”。过去几年,新能源汽车的浪潮裹挟着互联网基因的造车新势力席卷市场,而长城汽车却显得异常冷静。直到魏建军频繁出现在公众视野中,人们才意识到:这位掌舵者一直在下一盘大棋。

“试车场里的马拉松选手”

央视专访魏建军释放强烈信号:长城“传统造车派”要逆袭?-有驾

河北保定的长城汽车试验场藏着个“全球烂路实验室”。100多种极端路况在这里被精准复刻,从撒哈拉的沙漠到北欧的冰雪,每辆新车都要先在这里经历7000公里“折磨”。魏建军打比方说:“就像运动员必须经历高强度训练,我们对车辆的考验标准是普通道路的40倍。”这种近乎苛刻的测试理念,让坦克300在俄罗斯零下40度的冰原上依然能点火启动,也让哈弗H6在智利安第斯山脉的碎石路上如履平地。

真正让工程师们挠头的还不是这些“物理攻击”。在徐水智慧工厂,2975台自动化设备组成的世界级生产线背后,藏着更硬核的科技密码。当观众在直播里围观“跟屁虫”智能运输车灵活穿梭时,很少人注意到车间顶部的物流轨道——那是全球首创的“空中高速公路”,物料配送效率提升了70%。有员工开玩笑:“现在车间里最悠闲的是扫地机器人,因为连一颗螺丝钉都有自己的专属路线。”

央视专访魏建军释放强烈信号:长城“传统造车派”要逆袭?-有驾

智能化的“秘密武器”

面对“传统车企是否落后”的质疑,魏建军的回应带着理工男的耿直:“我们每年往自动驾驶砸10个亿,真金白银骗不了人。”蓝山智驾系统的实战成绩单或许更有说服力:某个暴雨天的北京晚高峰,搭载Coffee Pilot Ultra的测试车在能见度不足50米的情况下,准确识别出前方突然出现的施工围挡,提前2秒完成减速变道。后台数据显示,这套系统处理复杂场景的反应速度,比人类驾驶员平均快0.3秒。

央视专访魏建军释放强烈信号:长城“传统造车派”要逆袭?-有驾

更让人意外的是长城对用户心理的洞悉。欧拉芭蕾猫的研发团队曾收到一封特别的用户来信——有位妈妈希望车内能有存放儿童餐盒的保温空间。三个月后,量产车上出现了带加热功能的“亲子储物格”。这种“较真精神”甚至延续到海外:在沙特,长城的工程师专门为头巾设计不影响视线的安全带卡扣;在澳大利亚,皮卡货箱里多了防滑锚点,方便固定冲浪板。

“出海不是选择题,而是必答题”

央视专访魏建军释放强烈信号:长城“传统造车派”要逆袭?-有驾

阿联酋迪拜的沙漠公路上,有位开着长城炮的当地富豪成了“野生代言人”。他在社交媒体晒出爱车穿越沙丘的视频,配文写着:“我的中国伙伴比骆驼更可靠。”这看似夸张的称赞背后,是长城在中东建立的“5分钟响应”服务体系——哪怕是凌晨三点爆胎,救援车也会带着原厂配件准时出现。正是这种执着,让长城在俄罗斯市场创下过单日交付1200辆的纪录,连战斗民族都竖起大拇指。

魏建军办公室里挂着幅特殊的世界地图,上面插着160万面小红旗,每面旗代表1000辆海外销量。他常说:“我们要和丰田、大众在柏林、在东京正面较量。”最近在德国慕尼黑车展上,长城展台被围得水泄不通。有位德国工程师研究了半天蓝山的车身结构,最后感叹:“你们把防撞梁做成了艺术品。”

央视专访魏建军释放强烈信号:长城“传统造车派”要逆袭?-有驾

安全不是口号,是刻进DNA的代码

2024年C-NCAP碰撞测试现场,全新高山MPV上演了震撼一幕:当32吨集装箱以50km/h速度侧向冲击时,车门仍能正常打开。这要归功于车身上81.96%的高强度钢,以及国内首创的“热气胀成型管”技术。有网友调侃:“这车比我家防盗门都结实。”但鲜为人知的是,为验证极端情况下的电池安全,长城工程师曾把电动车的电池包沉入10米深的海水整整30天。

央视专访魏建军释放强烈信号:长城“传统造车派”要逆袭?-有驾

魏建军对安全的偏执甚至延伸到用户看不见的地方。某次新车评审会上,他指着设计图质问:“为什么后排安全带提示音比前排轻?难道孩子的安全不重要?”第二天,全车系的提示音统一了分贝等级。这种细节控精神,让长城成为全球首个获得“零甲醛”认证的汽车品牌。

写在最后

当董倩在访谈尾声抛出“中国车企还需要内卷吗”的灵魂拷问时,魏建军的答案透着东北人的实在:“咱们得卷对方向——卷技术、卷质量、卷全球竞争力。”或许正是这种清醒认知,让长城在价格战硝烟中依然保持利润率增长。从河北保定的试验场到慕尼黑的车展舞台,这个“传统造车派”正在用最硬核的方式证明:扎实的功底加上创新的勇气,就是逆袭的最佳姿势。

0

全部评论 (0)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