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新大众探歌海外亮相,新款奇骏外观大改,合资品牌在电动与燃油市场的竞争或将迎来新变局

开车门那一刻,仿佛迎面扑来的还是那个熟悉的泥土味和油漆的微微刺鼻感。记得上次和同行朋友在展馆碰面,他一边摆弄着手里拿的折叠折叠车钥匙,一边笑着问:你看大众新T-ROC,得 trim了,反应快点,车身变得更大,燃油和混动还打架呢。我才刚挥手点头,心里就感受到一种要变天的预感,也不禁在想,二十多万的紧凑SUV市场,竞争似乎更激烈了。

这次大众新T-ROC,真心算是给探歌画了个大升级版。尺寸长到4373mm(估算,样本少,但明显比旧款大了点),轴距也增加了28mm,这还真能塞进点油门和后排空间情调。车头变得更有辨识度——贯穿式LED灯带(我还以为是炫灯设计,结果真的是光线连贯),而那个醒目的发光大众LOGO,也挺有科技感。这就像我用手机自拍,灯光打得刚刚好,觉得面子还要涨点分。不知道你们注意到没,除了外观焕新,内部的布局也挺新鲜的。全液晶仪表,配合10.4或12.9寸的屏幕,操作起来比起德系老一辈的机械档和按钮来得方便多了。怀挡还在,感觉舒服点吧,特别是长途开,换挡不用蹦跶,反应也快。

全新大众探歌海外亮相,新款奇骏外观大改,合资品牌在电动与燃油市场的竞争或将迎来新变局-有驾

但说到动力,估算新T-ROC搭载的1.5T引擎(分两档功率,114或148马力,数据估算/体感较少),配上7速双离合,听着像是快抽快踩的感觉。未来还会有4Motion四驱,和2.0升混动(HEV),甚至会出装备340马力的T-ROC R版本。这里我得扒一扒:大众在MEB平台上的这个新车,既是燃油车,又搭载新能源技术,结构就像生活中的多功能折叠车——能用油,也能电,甚至未来还搞个性能车。新车没有插混版本(这段先按下不表),我心里一阵困惑——大平台都能装电池,为啥不用?也许他们就是觉得,燃油还没输到尽头。

全新大众探歌海外亮相,新款奇骏外观大改,合资品牌在电动与燃油市场的竞争或将迎来新变局-有驾

不由得想起曾经修车的小工友,他对我说:这新车虽然看着挺牛,但我看电池设计基本还在走线条,跟以前一样,少了点创新。我想,究竟大众在转型中还留点什么?是不是像咱们在换衣服,衣服可以穿一季,也要考虑穿一两年都不落伍。而且,这个车的供应链也不那么光明坦荡,啥时候能真正普及,我还得看看进口关税和本地配套。

还记得去年有个朋友买的奇骏,他满脸嫌弃:这车做的我都烦了,可选的都差不多。我刚才翻了下笔记,发现奇骏的改款,外观稍稍升级,内饰增加多功能影像,但核心动力没变——还是1.5T,扭矩525牛·米,是个很一般的数字。估算百公里油耗,燃油成本大概3.5元,微乎其微的改善(样本有限)。但在我看来,如果你出门仅仅是代步,花同样的钱,市面上选项已经多到炸了,奇骏的换汤不换药就像老式手机,一拍脑袋就让我觉得不能再忍了。

哦,说到新奇,我还偶然看到宝马iX3的海外官图。那场面,有点像科幻电影穿插的场景。 你知道,电池用的是800V平台,充电能快到开挂——400kW,0-100只需5秒不到。内饰也是炫到炸,尤其那3D抬头显示,真可以把我从中控屏前赚到迷幻感。而且国产的长轴距版预计年底上市,辅以带有本土AI的操控系统(这段先按下不表,有点跳跃,但相信技术会越来越生活化吧)。这让我在想,未来的驾驶会变成什么样,是驾驶员和车辆的互动还是像朋友一样聊天?你觉得呢?或者,我是不是又猜得太远了?

全新大众探歌海外亮相,新款奇骏外观大改,合资品牌在电动与燃油市场的竞争或将迎来新变局-有驾

回归现实,宝贵的时间和能源,还是得算算日常开销。开个SUV,油箱50升,平均油耗7升(估算),百公里油耗大概需要4.9升油。按每升7元算,百公里油费33.3元。价格其实不算便宜。再加上维护和保险,算个心算大概每公里1.2元左右的成本,也不是个小数目。

全新大众探歌海外亮相,新款奇骏外观大改,合资品牌在电动与燃油市场的竞争或将迎来新变局-有驾

只是我困惑:在这个基本盘逐渐被电动蚕食的市场,合资品牌还能走多远?还是说,燃油车的味道能一直坚挺到下一次转型?这种看着广告里榜上有名,自己用起来感觉还行的感觉,真是让人又爱又恨。

说到这我突然卡壳了,好像还漏掉了点啥——消费者到底关心什么?有那么多新技术+新设计,但,他们真正想要的东西,还是不是只需要个足够用、心里踏实的车?可触摸的小细节,比如那辆老车门的吱呀声,才是真的陪伴。

到底,汽车这个东西,到底是追求科技感的创新,还是还是保持点老味道的耐用?我还在想这个问题。你说呢?

全新大众探歌海外亮相,新款奇骏外观大改,合资品牌在电动与燃油市场的竞争或将迎来新变局-有驾
0

全部评论 (0)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