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米汽车五大技术发布,智能驾驶引领未来

12月28日,小米汽车技术发布会盛大召开,揭晓了小米汽车所聚焦的五大核心技术:电驱系统、电池技术、大压铸工艺、智能座舱以及智能驾驶。小米汽车团队的愿景是打造未来先进的「移动智能空间」,并为此付出了巨大的努力。自2021年3月宣布造车以来,小米汽车团队便立志于从底层核心技术着手,全力以赴打造一辆高品质汽车。他们的长远目标是,经过15至20年的不懈努力,跻身全球前五的汽车制造厂商行列,为中国汽车工业的崛起贡献力量。

一、超级电机
Xiaomi HyperEngine

在电动汽车领域,电机技术堪称核心,它深刻影响着汽车的性能表现。当扭矩相同时,电机转子转速越高,其功率也就越强,进而为车辆提供更为出色的动力。目前,主流豪华品牌如BBA、保时捷等已将转速提升至16000转,而特斯拉更是凭借其全新Model S Plaid的20000转转速创下了行业纪录。小米汽车则一次性推出了两款超级电机:V6与V6s,均实现了高达21000转的转速,并已成功量产,预计将搭载于小米SU7的首批车型之中。

在电动汽车的电机技术领域,小米已经实现了三代同步研发的战略布局:目前已有成熟的一代电机技术,同时还有研发中的新一代和预研的下一代技术。小米将持续投入电机技术的研发,致力于成为该领域的行业佼佼者。

二、电池

小米汽车采用创新的CTB一体化电池技术,通过底盘电池二合一设计、电芯倒置技术、多功能弹性夹层以及极简线束等巧妙构思,使得电池包的集成效率高达77.8%。令人瞩目的是,CTB电池包与地板的厚度仅占120mm,既节省了空间又减轻了重量。

在电池管理上,小米汽车自研的电池管理系统达到了ASIL-D的最高功能安全等级,配备了3重独立热失控冗余监控和报警策略,同时具备“全天候”精确预警功能,为电池安全保驾护航。

值得一提的是,小米自研的800V碳化硅高压电池是纯电汽车的核心部件之一,也是成本最高的组件。小米全新超级800V碳化硅高压平台真正实现了800V的电压输出,最高电压可达871V。此外,小米还与宁德时代携手,投入大量研发工程师,历经两年多时间共同研发出小米800V高压电池包。

三、超级大压铸技术

小米汽车自主研发了9100t超级大压铸技术,简称Xiaomi HyperCasting。这一技术依托于大型压铸集群设备,其占地面积达到840平方米,总重量为1050吨,模力更是高达9100吨。此外,小米还创新性地研发了自有的视觉大模型质量判定系统,该系统能在短短2秒内完成复杂的检测工作,不仅效率高出人工10倍,精度更是高达5倍。得益于这项技术的运用,小米汽车的后地板成功实现了72个零件的合一设计,焊点数量减少了840个,整体重量也显著减轻了17%,同时生产工时大幅缩短了45%。

在材料研发上,小米汽车突破性地自研了名为“泰坦合金”的高强高韧免热处理环保压铸材料。同时,他们还采用了创新性的“三段式可维修设计”理念,将一体压铸后地板与中高速溃缩区和低速溃缩区相结合。这种设计使得在中低速碰撞情况下,无需更换整个大压铸件,从而降低了维修成本。而在高速碰撞中,该设计更能满足90km/h的后碰标准,这一成就甚至超越了全球现有的最高标准。

四、全栈自研智能驾驶系统

小米汽车在智能驾驶领域取得了显著进展,采用了自适应变焦BEV技术、道路大模型以及超分辨率占用网络技术,构成了其智能驾驶的核心技术体系。该体系不仅展示了城市领航、自动代客泊车和机械库位泊车等三种特定场景下的自动驾驶能力,更在技术架构上进行了创新。与传统的自动驾驶方案不同,小米汽车选择采用端到端的感知大模型,将感知与决策算法融合在一起,实现了实时动态决策。这种创新使得小米汽车在自动驾驶领域取得了重要突破。

值得一提的是,特斯拉在近期也发布了其自动驾驶系统FSD的V12版本,同样采用了端到端的新技术架构。特斯拉通过AI大模型实现了自动驾驶的全流程接管,包括感知、决策和控制三个模块的算法模型融合。这一创新使得AI能够学习人类的驾驶决策和控制能力,从而在自动驾驶领域达到了新的高度。

在硬件配置上,小米汽车智能驾驶系统采用了两颗高性能的英伟达Orin芯片,其综合算力高达508TOPS。此外,该系统还配备了包括1颗激光雷达、11颗高清摄像头、3颗毫米波雷达以及12颗超声波雷达在内的丰富感知硬件,这些设备协同工作,使得城市领航、自动代客泊车以及机械库位泊车等高级驾驶功能得以轻松实现,全程无需人工接管。雷军表示,小米汽车致力于在2024年凭借其全栈自研的智能驾驶技术,跻身行业领先地位。

五、智能座舱

SMART CABIN

智能座舱的精髓在于其应用生态。小米汽车的加入,标志着“人车家全生态”的正式闭环。小米澎湃OS的诸多特色与流畅的生态体验,将在小米汽车上得到全面展现。

车机系统五屏联动是小米汽车的一大亮点。它搭载了16.1英寸3K超清中控屏,配合超大56英寸HUD和翻转仪表屏,为每次启动增添仪式感。同时,通过外接小米Pad生态拓展屏,车内空间得以五屏联动。此外,采用骁龙8295座舱芯片,确保使用体验达到极致流畅。

小米澎湃OS经过两年的精心研发,终于在小米汽车上得以应用,标志着“人车家全生态”战略的正式闭环。该系统具备四大显著特点:首先,其交互体验与手机平板相似,无需学习即可轻松上手;其次,开机、启动和升级速度极快,系统流畅至极,1.49秒即可极速启动,座舱系统升级仅需3分钟,整车升级也仅需30分钟;此外,手机与车机的互联功能强大,支持跨端连接,并深度适配了超过5000种主流应用,使得车机系统内容日益丰富;再者,用户可以轻松将手机应用“投屏”至车上,实现车机原生应用的快速转换;最后,小米庞大的硬件生态也得以充分利用,米家设备能实现无感上车,Car IOT硬件生态更是向大众全面开放,为用户提供多样化的应用开发体验。

在智能座舱方面,小米汽车同样表现出色。其中,中控大屏支持四边硬件生态拓展,为车主带来更为丰富的使用体验。而座椅后排的硬件生态拓展功能也备受瞩目,任何平板都能轻松磁吸上去,一键唤醒车载系统,为乘客提供便捷的服务。此外,智能儿童安全座椅的开发也体现了小米汽车对安全的重视,当宝宝未系安全带时,系统会自动提醒,并通过摄像头实时监控后排情况。

在技术架构方面,小米摩德纳技术以100项“第一、唯一、最”为设计出发点,深度自研并全力投入。该技术架构不仅注重安全性与效率性双重保障,还致力于为用户带来更加智能、便捷的驾驶体验。

雷军坚定地表示:“我们选择了最远、也最具挑战性的道路,即从底层核心技术开始,进行正向研发。我们摒弃了所有捷径,全心全意地投入,旨在打造一款真正出色的汽车。”他强调,技术是车企不可或缺的核心竞争力和推动力。

0

全部评论 (0)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