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赛力斯2025年前三季度财务报告出炉,营业收入突破1105.34亿元,同比增长3.67%;净利润更是上涨了令人瞩目的31.56%,达到53.12亿元。对于深陷市场竞争白热化的新能源领域来说,这样的成绩堪称“逆天改命”。尤其是对比行业领头羊比亚迪目前市场份额略显疲态的处境,赛力斯的“营收+利润”双增长格外吸睛。那么,这家新能源汽车领域的“后来者”为何能在竞争激烈的战场上突围而出?
**爆款频出的产品力是致胜关键**
赛力斯能笑傲江湖,其中一剂“灵丹妙药”便是其爆款车型矩阵。就拿问界M7来说,这款在9月刚刚完成换代的车型,上市后狂揽订单,43分钟内就迎来10万台的“爆买”局面,简直像是出道即巅峰。通过增程和纯电两种动力形式,搭配多种灵活座椅布局,车主们不仅能享受到长途出行的便利,还解决了多人出行空间不足的老大难问题。不得不说,这样的产品精准击中了消费者的“痒点”。
再看问界M8,这款年初上市的车型不仅在预售期间订单数就已经轻松突破14万,更在接下来的销量榜单中稳坐40万级别新能源SUV的冠军行列。如此优秀的表现,不能不让人对其刮目相看。而高端市场的王牌问界M9,则展现了“破局者”的姿态,用累计交付25万台的成绩抢滩高端市场。BBA豪华品牌估计也得心惊胆战了:赛力斯能够以超过45万元的平均成交价获取市场份额,说明消费者愿意为真正有技术能够打动人的产品买单。
赛力斯的产品策略也值得玩味——在中端市场稳住基本盘的同时,通过高毛利润的高端车型拉升整体盈利水平,从而打造出了“低挡次保量,高端车提质”的双轮驱动增长模式。这说明了什么?一套科学的产品矩阵应对市场变化,才能好戏连台。
**技术与产能,这波助攻极其关键**
当然,光靠出色的产品设计并不足以支撑起赛力斯的超速增长,关键还有“技术+产能”两驾马车合力发力。跟华为的深度合作可谓功不可没。从最早的技术授权到如今的全链路绑定合作,足以见得两家大厂“强强联手”所产生的化学反应有多猛烈:2000多名华为工程师驻场画图纸、搞研发,鸿蒙座舱和高级智驾系统加持,成为产品竞争力的重要组成部分。
此外,赛力斯在产品布局上的眼光十足灵敏。数据显示,2025年新能源市场中,增程和插混车型的增长预期超过85%,而赛力斯恰恰在这些细分市场下足了功夫。再加上覆盖15-50万元细分价格区间的策略,赛力斯合理规避了低价竞争红海,以“用户精准匹配”为中心开辟了广阔蓝海。
最后,优秀的产能与高效供应链则成为赛力斯将所有“预订”转化为“销量”的底气。看看其全球领先的重庆智慧工厂,95%的自动化率让生产效率飙升;四条新增铁路专线彻底解放运输瓶颈,提升供应链回应速度。前端有市场,后端有保障。那么,增长数据自然水到渠成。
**用产品力与差异化杀出重围**
不可否认,这一年,新能源汽车市场经历了一场史无前例的价格战,卷得人头皮发麻。部分品牌甚至落到了靠一降再降来拉销售的地步,利润空间被压缩得愈发紧张。可赛力斯却偏偏以产品取胜,依托华为的技术协作,专注产品性能与用户体验,通过差异化路线赢得了真正稳固的市场口碑。而从当前拥有的近600亿元货币储备来看,赛力斯无论是未来的研发还是开拓全球市场,都已备好“粮草”。
未来一片光明,但路在何方?新能源汽车行业,已从当初的“谁跑得快”转变为“谁走得稳”。在这样的环境下,赛力斯一路逆袭,是否能继续续写新能源汽车界的“黑马”神话?各大传统车企与新能源新贵,又是否还能找到合适的“下半场”打法?不妨拭目以待。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