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说说,小米SU7这下热闹了,11万多辆车大召回,就因为智能驾驶系统的那点事儿。有人兴奋,有人吐槽,也有人犯懵:智能汽车不是比油车牛吗?小米不是牛气冲天的创新公司吗?为啥也得召回?智能驾驶到底是进步,还是坑?还真得好好琢磨琢磨。
先说说这次召回的缘由吧。按官方说法,是遇到某些特殊场景——比如工地路段逆光啊,旁边突然有东西横穿啊,系统反应慢半拍,也可能“脑子短路”,做出不太靠谱的操作。这和什么“芯片延迟”没多大区别,归根结底就是智能驾驶的算法还不够聪明。你以为是赛博老司机,结果遇到点变数就蒙圈。就像是高分学霸考场遇到刁钻题,一下子慌了。你背后坐着,心里就得嘀咕,“我家小米要是今天也突然短路,我的命是不是得赌一把?”
这其实就是新势力造车的通病。你说造手机、做系统、搞互联网,当年都说颠覆传统,但汽车不是随便一搞就行的。油门刹车不是PPT里能解决的难题。车这个玩意,命脉系着千家万户,出了事就是大新闻,动辄人命关天。造车新势力,能吹是能吹,牛皮是能吹圆了,但真到马路上跑,算法里搞不定的“意外”,全堆车主头上。
当然,说归说,我是不觉得召回这事就是小米的罪证。相反,我还觉得这是件好事。为啥?你看,特斯拉召回的时候,有些人一边骂一边买,还觉得特斯拉透明敢认错。好歹人家知道问题了,有胆子通知用户,有办法用OTA搞定,不是藏着掖着。就怕那些啥都不说,等出事再装糊涂。去年蔚来小小规模召回,还被赞“负责任的企业”,小米这次规模更大、行动更快,本身就比不少同行有担当。
但是,你说为什么智能驾驶问题老是暴露?是技术不行,测试不够,还是宣传太飘?我琢磨啊,这多少有点“三个和尚没水喝”的味儿。现在,智能汽车行业个个想争“智驾第一”,宣传时口气都大得很。不是说自研芯片厉害,就是说算力吊打同行,还给画饼什么“无人驾驶即将量产”。但真到了实际运用,极端工况你到底测没测全?临场应急,你算法到底稳不稳?一上新闻,就是因为极端场景没覆盖到,出了bug才知天高地厚。行业里谁能保证自己万无一失?可谁都不敢拍胸脯。
有些人说,“智能驾驶不就辅助吗,开车还得人盯着。”可咱们都知道,广告打得天花乱坠,画面都是智能接管,眼睛都不用看,手脚都能解放。你说它只是辅助,用户却以为是半自动,责任划分到底该算谁的?这又是一个模糊带。现在政策来了,工信部发文,要求你写清楚使用边界,哪能用,哪不能用。以后这些噱头恐怕要收敛点儿了。不能继续忽悠,说成“自动驾驶”,其实只是“辅助”。
话说回来,小米这“智能驾驶”算是把行业里的老毛病摆在了桌面上。你看,车圈那么多场发布会,说的都是遥遥领先,干翻对手。可有没有谁诚实地说过自己的能力、一条条把极端场景交底?打压特斯拉的宣传有的是,往往还说老外系统水土不服。结果自己升个级,才发现极端场景里一样是“新手菜鸟”。
这场召回反过来也是全行业一面镜子,照出很多老问题。你要说智能化真有用,确实,现在高速路上60%的轿车都带点L2辅助,跟车、变道、自动刹车,日常开起来确实轻松点。可你仔细想,它舒服是舒服,安全保障还是得靠你自家。一句话,核心还是安全,花里胡哨别忘了命根子。
其实现在人都爱买新科技,手机换代恨不得一年一台,买车也想体验未来感。但车不同于手机,手机死机就重启,车“死机”可不是闹着玩的。有些车主刚提新车,每天发票圈,今天测个智驾,明天绕环城跑一圈,结果遇上极端情况出状况,后台升级补锅。你说心里能不膈应吗?花二十来万,开出新花样,最后还是得老老实实当回司机。
这次小米召回,其实也不是单一事故导致,没出大事就赶紧行动。表面看有点糗,其实长远对行业是好事——真相大白才好纠偏,别等新花样养成了坏习惯,到时候真憋出事才捅大娄子。我们得问一问自己,买车到底图啥?是图一个科技新鲜感,还是安全和稳定?智能驾驶年年升级,噱头越来越多,可安全红线要不要守?厂商要不要跟用户讲明白:智能驾驶就是辅助,极端状况靠落实的还是你双手双眼?
对厂商来说,别老想着“高阶智驾”噱头。OTA远程升级是进步,但不是所有毛病都能靠推个补丁解决。安全测试还是得脚踏实地,极端场景要全覆盖,不怕丢人就怕丢命。对用户来说,就是要有“防忽悠”意识,买前多做功课,宣传视频看看就好,测试数据才是硬道理。靠谱不靠谱,不看官宣,看实际,少点盲目信仰,多点理性比较。
小米这场召回,地道点说,是对行业吹哨、给用户提了个醒。别让泡沫吹太大,别让智驾变成变相的掩饰。技术有光环,人命没彩蛋。最后,你说安全和智能哪个更重要?你心里其实早有数了吧。智能驾驶的坑能不能藏住?短期能藏,长期一定要补。要不然,早晚还得轮回一次大召回。
说到底,车企再新再潮,车是命根子的交通工具,安全永远得放在第一。买新车开新花样没错,但别忘了,科技是辅助不是主角,命是自己的,路是现实的。车圈的喧嚣褪下后,还是得落到一句实话——别炫技,先把基本功练扎实了。
我们严格遵守国家法律法规,坚持正确的舆论导向。如有内容调整需求,请提供依据以便依法处理。小编写文不易,期盼大家多留言点赞关注,小编会更加努力工作,祝大家生活一路长虹。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