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万元,买辆国产ADV踏板?
这价格,放在150cc的踏板车市场,简直就像一颗炸弹,瞬间引爆了整个摩托圈的讨论热潮。
新大洲本田这次,是自信满满,还是真的“头铁”?
最近,这辆NS150XC的价格争议,比夏日午后最烈的阳光还要炙热。
要知道,如今150cc的踏板车,普遍的价格区间都在1.5万元以内“卷”得飞起。
而这辆打着“国产本田”名号的ADV踏板,却敢于定价2万元,直接就和五羊本田的全球战略车型PCX160正面硬刚!
两款车,价位相近,风格却天差地别:一个像是披荆斩棘的探险家,脚踩越野靴;另一个则像是西装革履的都市精英,游刃有余地穿梭于车水马龙。
这出“神仙打架”的戏码,究竟谁才是真正值得我们掏腰包的那个?
“装备库”的硬核实力:NS150XC的冒险之心
先来看看NS150XC那份令人眼花缭乱的“装备清单”。
KYB减震,这可是享誉全球的悬挂大牌,装配在150cc的踏板上,直接拉满了对操控性和舒适性的期待。
博世双通道ABS和TCS(牵引力控制系统),这两样配置,简单来说,就是雨雪路面或紧急制动时的“安全守护神”,能极大地降低车辆失控的风险。
再加上日信卡钳,刹车系统的响应速度和制动力,都是实实在在的保证。
这份配置表,直接把“性价比”三个字写在了脸上,恨不得让所有人都明白:“买它,就是赚到!”
动力方面,它搭载的是新大洲本田最新的SH-EP引擎,这台发动机与同品牌的150GX、150LA共享,其在燃油经济性和动力输出方面的表现,早已得到了众多车友的验证。
而最关键的一点,在于它是一款市面上极其罕见的“均衡型ADV踏板”。
它既具备了越野胎和加高风挡带来的玩乐属性,又保留了日常通勤所必需的实用性。
这就像是一个既能陪你翻山越岭,又能载你安稳回家的伙伴。
然而,再怎么堆料,再怎么设计得酷炫,它终究还是一辆“国产本田”,而PCX160,人家可是挂着本田全球标准的“亲儿子”。
eSP+的传奇光环:PCX160的城市信仰
那么,PCX160的底气究竟来自何方?
首先,那颗eSP+发动机,堪称本田粉丝心中的“神机”。
老款PCX160在全球范围内创下的百万销量纪录,就是它可靠性的最佳证明。
尽管它由五羊本田生产,但作为全球车型,其品控标准可比国内的合资车型严苛了不止一个层级。
配置上,它同样拥有博世ABS、静音启动技术(那个启动时的几乎无声体验,简直是黑科技)、以及便捷的无钥匙启动系统。
不过,最让人“心疼”的,或许是它160cc的排量,这意味着需要额外缴纳购置税,落地价会比150cc的车型高出几千元。
可对于PCX160的拥趸们来说,这笔钱根本不值一提,他们坚信:“独立品牌标识+全球品质,这钱花得值!”
场景切换:冒险家 vs. 都市绅士
NS150XC的定位,就像是在一个微妙的十字路口。
它瞄准的是那群“既想要踏板车的便利,又垂涎ADV车型的外观”的消费者。
14英寸的大尺寸轮毂、全地形轮胎、以及那高耸的风挡,让它在山路骑行时,绝对能赚足回头率。
更重要的是,780mm的座高配合135kg的车重,对于新手来说,上手难度并不高,能够轻松驾驭。
实际骑行测试表明,在非铺装路面上,它的稳定性远超普通踏板,减震过滤颠簸的能力更是同级中的佼佼者。
然而,如果每天都要骑着它通勤,那略显“战斗”的坐姿,可能会让你觉得有些疲惫,毕竟,ADV的设计初衷,从来不是为了让你舒舒服服地骑上八小时。
PCX160则完全是另一番景象,它更像是一位典型的“水桶车”——各项性能都表现均衡,没有明显短板。
14英寸的轮毂、坚固的龙骨车架、132kg的车重,带来了如同驾驶轿车般的稳健感受。
它的优势体现在那些细微之处:柔软得如同沙发般的座垫,能轻松容纳一顶全盔的储物空间,以及怠速时几乎听不见的发动机噪音。
而其百公里2.3L的油耗,足以让它加满一箱油就轻松跑上300公里。
但若是想让它去挑战山路?
原厂轮胎在湿滑路面容易打滑,偏软的减震在过弯时也会导致明显的侧倾。
它更像是“城市王者”,在越野方面,则显得有些力不从心。
价值博弈:信仰与实力的较量
NS150XC敢于定价2万元,新大洲本田显然是在押注“ADV用户不差钱”的逻辑。
这部分消费者,更看重配置的账面数据和车辆的独特性。
KYB减震、博世电控这些硬核配置,加上ADV车型在市场上的稀缺性,确实能够支撑起它的溢价。
而PCX160的逻辑则更为简单粗暴:“我是本田全球车型,我的品控和发动机技术就是比合资车强,多交点税也值!”
从市场反馈来看,PCX160的销量依然遥遥领先,这充分证明了消费者对“独立标识”的信仰有多么根深蒂固。
2025年的踏板车市场,正经历一场巨变。
150cc的车型,在配置和价格上都卷得飞起,就连豪爵这样的国产品牌,都敢将ABS+TCS下放到1.3万元的车上。
NS150XC的定价策略,在我看来,更像是一场“豪赌”,它赌的是ADV细分市场的增长潜力,赌的是消费者愿意为“差异化”买单。
而PCX160,则代表着一种“传统势力”,全球车型的技术背书,永远是摩托圈中最坚实的通行证。
谁是你的最佳拍档?
选择NS150XC的人,大概率是这样一群玩家:周末想在山道上撒野,工作日又需要一款省心便利的代步工具,并且不希望为了两种需求而购买两辆车,同时又对普通踏板车感到厌倦。
这辆车的ADV属性绝非噱头,在碎石路、土路上的稳定性,确实比同级踏板高出一个档次。
但你也要接受它比PCX160重了3kg、座高高了5mm的事实。
而选择PCX160的人,他们追求的是“省心”二字。
全球车型的严苛品控,意味着更少的异响、更耐用的零件,eSP+发动机的平顺性更是同级无敌。
它非常适合每天通勤50公里以上的上班族,也适合追求舒适骑行的中老年车友。
柔软的座垫、轻盈的油门、微小的震动,长时间骑行也不会感到疲惫。
至于购置税?
反正都准备花2万元了,那几千块的差价,又算得了什么?
NS150XC与PCX160的较量,本质上是“玩乐需求”与“实用需求”的正面碰撞。
前者,如同一个穿着登山靴、渴望探索未知的潮人;后者,则像一位手持保温杯、享受安稳生活的都市绅士。
2025年的踏板车市场,早已不是“一车吃遍天”的时代。
有人愿意为ADV的独特性买单,就有人坚守着“全球标=高品质”的信仰。
笔者认为,无论最终选择了哪辆车,最重要的一点是:摩托车,终究是买来取悦自己的。
骑得开心,比什么都重要。
毕竟,能让你脸上挂着笑容,舒服地拧动油门的,才是你真正的“灵魂伴侣”。
实践反复证明,只有真正发自内心喜欢的座驾,才能带给你最纯粹的快乐。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