讲真,比亚迪杀进全球前三这个事儿,本身没啥可说的,不过是一个数字。有意思的是,这事儿的性质变了。
以前大家是打牌,讲究个你来我往,互有胜负,输了的下次赢回来,非常体面。现在是直接掀桌子,比亚迪用实际行动告诉丰田大众,什么叫“我不过了,你们也别想活”。什么历史沉淀,什么品牌价值,在比亚迪这个版本答案面前,突然就变成了历史文件,突出一个不讲武德。
这不是进步,这是闪电战,是把所有人都拉到泥潭里打滚的修仙法则:要么成仙,要么成盒。
曾几何时,汽车行业还弥漫着一种虚伪的贵族气息。大家都在聊技术,聊操控,聊百年传承,好像造车不是一门生意,而是一门艺术。但比亚迪开窍了,或者说,它彻底颠了。它悟到了一个最朴素的真理:最好的竞争手段,就是不给对手留活路;最好的营销,就是把价格打到让对手怀疑人生。
你看它那个产品线,从仰望U8这种百万级的“大玩具”,到海鸥海豚这种十万块的“买菜神器”,密密麻麻,水泄不通。它不是在跟你竞争,它是在发动一场饱和式攻击,用无数个型号的“压缩毛巾”,把你整个市场的潜在客户全部吸干。你以为它就那么点,扔水里duang一下,变成了一张能把你整个行业都盖住的巨型抹布。这就叫降维打击。
我昨天晚上点了个外卖,备注了不要辣,结果送来的比四川还四川,我悟了,现在的竞争就是这样,根本不听你的。
同行看了也得傻。你刚发布一个新车,定价20万,配置拉满。诶,比亚迪第二天就出一个配置更高,价格直接干到15万的。你怎么办?你降不降?降价就是割肉,不降就是等死。三体人看了都得当场气活过来,说你们地球人玩得比我们三体还狠。
这种打法,说实话,挺流氓的,但又特别有效。这就引出了一个核心问题,你觉得现在决定战争胜负的,是激光武器和轨道炮吗?不是,是AK47和游击队。汽车也一样。
决定你家自动驾驶牛不牛的,不是你请了多少个AI博士,而是它能不能在菜市场门口躲开一个逆行的老头乐。自动驾驶的关键不在特斯拉,在老头乐。只要大爷躺得快,责任直接就定给对方了。你那堆高大上的技术名词,在混乱的现实面前,就是一堆花里胡哨的垃圾。比亚迪就想明白了,它不跟你聊那些虚的,它直接把所有技术都给你,然后用一个你无法拒绝的价格,让你闭嘴。
就问你怕不怕?
当然,肯定有人会说,品牌呢?奔驰宝马的品牌玄学呢?
是是是,品牌很重要。我作为一个中年人,也曾经迷信过品牌。因为我真的拥有过特斯拉,所以我特别懂那种感觉。对于一些品牌,你跟它讲性价比,本身就是一种侮辱。会买特斯拉的人,就是喜欢特斯拉本身,你跟他说比亚迪续航更长,内饰更好,他只会觉得你很吵。
这种爱真的很特别,你爱过一个品牌的时候,你就懂了。它卖的不是车,它卖的是一个通往鄙视链上游的任意门,一张精神世界的绿卡。买奔驰的人,最核心的需求就是别人知道他开的是奔驰,那个三叉星徽就是金钟罩铁布衫。这是信仰,信仰是不能用性价比来衡量的。
但问题是,这个世界上,需要“信仰”的人,终究是少数。大部分人,包括我,只是想买一个靠谱的、便宜的、配置高的代步工具。比亚迪的服务对象,就是我们这些已经被生活磨平了棱角的,务实的普通人。我们不关心你背后的故事,我们只关心“花多少钱,办多大事”。
写到这里我突然觉得,我这个比喻可能有点蠢,但你仔细想想,是不是又特别贴切?
所以,比亚迪的崛起,本质上不是技术的胜利,而是“民粹”的胜利。它彻底放弃了跟那帮老钱贵族玩“体面”的游戏,直接用最粗暴的方式,把选择权交给了最广大的用户。不装了,摊牌了,我就是要把所有花里胡哨的品牌溢价全部干掉,把省下来的钱,变成实实在在的配置,变成你口袋里的真金白银。
这是一种掀桌子式的商业模式,它摧毁了一切的“中间商赚差价”,无论是技术的、品牌的还是信息的。加大加大加大,疯狂加大。同行都哭晕过去了。
所以,中国汽车的时代真的来了吗?我不知道。我只知道,一个“颠了”的比亚迪,比一百个循规蹈矩的“好学生”要可怕得多。它可能不优雅,不体面,甚至有点不讲理。但能过,就是能过。当它把所有对手都逼到墙角,用价格战的刺刀顶着对方喉咙的时候,谁还会在乎它是不是“雷电法王”附体呢?
最终,这场战争的结局,可能不是谁赢了,而是所有人都输了,只有消费者赢麻了。但这又有什么不好呢?乱世出英雄,也出疯子,反正最后都是我们这些凡人,开着疯子造的车,在英雄的传说里,堵在上班的路上。
本新闻严格遵守新闻职业道德,倡导积极价值观念。如有内容争议,欢迎监督指正。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