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车圈里有个事儿挺热闹,就是那个一直以来都让人觉得“高不可攀”的东风猛士,突然之间变得亲民了。
咱们印象里的猛士,那都是跟军车、硬汉挂钩的,后来出的民用车,像猛士917,起步价就六十多万,更别提那个一百六十多万的“信仰神车”M-HUNTER了。
这些车,性能确实没得说,看着就威武霸气,但价格也确实是让咱们绝大多数普通老百姓只能看看热闹,真要掏钱买,那得掂量好久。
结果就是,这些车在马路上几乎见不到,每个月的销量报表上,你得拿着放大镜找,有时候干脆就没它的名字,场面一度有点尴尬。
现在,猛士好像想明白了,推出了一款叫M817的新车,预售价格直接降到了30多万的区间。
这一下,就像一位一直住在山顶的武林高手,突然下山开了个小卖部,大家就都好奇了:这是真的要跟咱们老百姓交朋友了,还是被现实逼得没办法了?
这个价格,真能让猛士摆脱之前的困境吗?
咱们得先弄明白,猛士为啥非要降价。
其实道理很简单,之前的路走得太“高冷”了,市场不买账。
汽车毕竟是个商品,不是艺术品,最终还是要看销量的。
你车子造得再牛,技术再先进,没人买,企业就没法发展,新的研发、新的技术都得靠卖车赚钱来支撑。
你看隔壁长城的坦克300,一出来就火了,一个月卖大几千上万台,硬是把硬派越野车从一个小众圈子里的玩具,变成了很多年轻人追捧的潮流单品。
人家不仅车卖得好,还带着车主们玩,搞各种活动,形成了一种文化。
再回头看看猛士,那些六七十万的车,一个月能卖出几十台就算不错了,这点销量对于一个大品牌来说,几乎可以忽略不计。
长此以往,别说跟别人竞争了,连维持品牌的热度都难。
所以,这次推出30多万的M817,不是猛士心血来潮,而是在市场压力下必须做出的改变。
它是在告诉市场:我知道错了,我改,我愿意放下身段,来听听大家的声音,造大家买得起的车。
那么,价格降下来了,是不是就万事大吉了呢?
事情远没有这么简单。
降价只是拿到了进入赛场的门票,可赛场里的对手一个比一个厉害。
30万到40万这个价格区间,可以说是国产车和合资车竞争最白热化的地方,堪称“神仙打架”。
猛士M817一进来,就要面对好几座大山。
首先就是长城坦克系列。
坦克400和坦克500,价格跟M817差不多,人家已经在市场上站稳了脚跟,品牌形象、用户口碑都建立起来了。
很多人想买这个价位的硬派越野,第一个想到的可能就是坦克。
人家不光卖车,还建立了一个庞大的车友圈子,大家一起出去玩,分享经验,这种社群的粘性是非常强的。
猛士作为一个“新人”,怎么从坦克手里抢客户,这是个大难题。
其次,是像比亚迪方程豹这样的技术派“新贵”。
豹5的出现,给硬派越野车市场带来了新的思路。
它用的是混动技术,好处是显而易见的:在市区里开,用电,又安静又省油,解决了传统越野车“油老虎”的毛病;真要去野外撒欢,油电一起上,动力强得吓人,脱困能力一点不差。
而且,它还能对外放电,开到野外能煮火锅、看电影,这对于喜欢露营的家庭来说吸引力太大了。
这就给猛士出了个难题:当下的消费者,越来越看重一辆车的多功能性,既要越野强,又要日常用着舒服、省钱。
如果M817还只是传统的纯烧油的硬派越野车,在技术理念上可能就稍显落后了。
最后,还有一个看不见摸不着,但又特别重要的东西,就是品牌形象。
在越野发烧友眼里,“猛士”是金字招牌,代表着军工品质和极致性能。
但在更广大的普通消费者心里呢?
大家一听“猛士”,可能第一反应还是那个方方正正的军车,会下意识地觉得这车肯定特别颠、特别费油、内饰肯定很简陋,不适合家用。
这种根深蒂固的印象,不是一朝一夕能改变的。
猛士需要花大力气去宣传,去告诉大家:我变了,我既能翻山越岭,也能让你舒舒服服地上下班接孩子。
这个过程,需要时间和智慧。
说了这么多困难,是不是猛士M817就没希望了呢?
也不是。
在我看来,它的机会恰恰在于如何处理好“传承”和“改变”的关系。
一方面,它绝对不能丢掉自己的“魂”,也就是它的军工血统。
这是猛士区别于所有对手最宝贵的财富。
M817必须在底盘的坚固程度、车身的刚性、在极端路况下的可靠性这些硬核指标上,做到同级别最好,甚至超越所有对手。
要让消费者觉得,我多花点钱买猛士,买的就是这份别人给不了的安全感和信赖感。
这份源自战场的基因,是它的立身之本,如果为了降价把这些都牺牲掉了,那它就不是猛士了,消费者也不会认。
另一方面,它又必须大胆地去“改变”。
首先就是产品本身要更贴近生活。
硬派的外观下,内饰能不能做得更精致、更舒服?
车里的智能大屏、辅助驾驶功能能不能跟上潮流?
毕竟,大部分人90%的时间还是在城市里开车,舒适性和便利性同样重要。
要做到“外表硬汉,内心暖男”,这样才能吸引更多的家庭用户。
其次,营销方式也要变。
不能再端着架子了,要主动走到用户中间去。
猛士有那么多光荣的历史和故事,这都是最好的宣传材料。
可以多组织一些体验活动,让大家亲身感受一下M817的实力;也可以多拍一些视频,讲讲猛士背后的故事,把“国之重器”这个概念转化为一种民族自豪感和品牌情怀。
要让大家觉得,拥有一辆猛士,是一件很酷、很有面子的事。
总的来说,东风猛士推出M817,是这个老牌国企在市场化浪潮中一次非常重要、也非常勇敢的尝试。
它放下了过去高高在上的姿态,愿意倾听市场的声音,这本身就值得肯定。
但前方的路也确实不好走,面对强大的竞争对手和不断变化的消费需求,M817想要杀出重围,需要在保持自身核心优势的同时,补上在舒适性、智能化和品牌营销上的短板。
这一步如果走好了,猛士就能从一个只存在于传说中的“图腾”,真正变成一个能走进千家万户的“国民硬汉”,为我们中国的汽车工业再添一抹亮色。
这其中的过程,值得我们每一个关心中国品牌的人去持续关注。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