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都车展今年终于来了点新鲜玩意,星途ET5这款中型SUV算是让不少人眼前一亮。说真话,奇瑞这次是真的“把家底掏了”,跟本土科技公司地平线深度合作,直接把自己的新旗舰变成了智能驾驶领域的“试验场”。有些人可能觉得ET5只是多了几块屏而已,但懂行的都知道,ET5最大的看点其实就是那颗地平线征程6P芯片,还有激光雷达、12个雷达传感器堆满全车,说是用科技武装到牙齿,一点都不夸张。
这次的主角征程6P芯片,算力足足560万亿次每秒,不比特斯拉上的那些友商芯片差,关键是它用上了BPU架构,处理摄像头和雷达数据时又省电又高效,更贴近人类思维。说白了,就是更懂中国路况,能更像老司机一样“见招拆招”。别以为这是天花乱坠,实际上ET5从上市就是奔着全场景城市NOA去的,而那些主打性价比的零跑C11、深蓝S07还停留在高速NOA,跟ET5相比,瞬间少了不少“智商税”。
很多人都说特斯拉FSD在智能驾驶上是独一档,但ET5敢和它掰手腕。这不是虚张声势,特斯拉“水土不服”早不是秘密,FSD系统在美国那是一把好手,到了中国就开始“发懵”,主要是中国的数据不给回美国,算法迭代跟不上。马斯克总吹纯视觉路线,但中国复杂的路况,光靠摄像头行不通,安全性始终是个问题。这时候ET5,凭借地平线用中国路况起家的算法,面对“中式鬼探头”和各种奇葩路口,就是真正的本地玩家,“城会玩”。
从硬件来说,ET5直接给了个顶配方案,激光雷达都安排上了。别小看这玩意,平时在三四十万的车上才见得到,在20万左右的价位可是稀有物种。奇瑞明摆着就是想搞场科技普惠,把高阶智能驾驶拉到大众家用车市场说,谁不心动?三块屏不是花架子,一块全液晶仪表,中控屏继续悬浮,副驾驶娱乐屏也没落下,视觉上递进融合,看着舒服,操作还方便,妥妥的把高级感溢出来。
说回智能驾驶系统,这次ET5用的是地平线HSD方案,不炒L4、L5那种概念,目标是扎扎实实把L2+做到极致,让日常通勤和城市道路的智能驾驶真的可用、好用。对比同级别同价位的SUV,ET5这方面是开箱即用,没有隐形门槛。这种“所见即所得”,才是中国老百姓买车时最在意的实惠。你可别小瞧这种参数和配置,实际是奇瑞和地平线两家企业战略级合作结出的果子。奇瑞要往“智能”的方向上转型,摆脱一贯的廉价标签,地平线也希望能借ET5这样量产车型秀一波技术,前台明星不做幕后英雄。
目前市场上,真正能在绿牌中型SUV领域做到城市NOA智驾的车,屈指可数。ET5冲出来补全了这一空白,也正好踩中了智能驾驶消费者需求升级的关键节点。国家政策近几年力推智能网联,新势力们也加速圈地,但玩得溜的不多。智能驾驶正在变成很多人买车时必须考虑的硬杠杠,谁能先把城市NOA铺开,谁就是赢家。可以预见,ET5会逼着这一价位段的友商还得卷智能,不跟进就等着淘汰。
当然,奇瑞星途换了马甲上高端,在消费者心里形象还差点意思。不少人记得它“实用、皮实、省心”,但没把它归进高科技圈。所以ET5不是靠一两个配置就能躺赢,除了硬件得牛,软件也得靠谱。地平线HSD方案到底好不好用,要看大规模落地后能不能拿出沉淀的数据和口碑。这是奇瑞与地平线的第一次大考,能不能从网传的“小米开箱即用”变成“买车就买ET5”,还得看它上路之后的功夫。
说到底,销量能不能冲起来,还得看定价。毕竟20万级别这个价位,是国产新能源互相“杀红眼”的竞技场。星途ET5激光雷达上车,旗舰芯片加持,成本压力不用说。如果奇瑞真能把价钱拉低,给到最广泛消费者买得起,那才是实用主义的胜利。反过来,如果配置全但价格高,可能就变成叫好不叫座,智能驾驶的普及就还得再等两年。
现在大家都喜欢聊“有多少智能”,但终极问题是到底有没有把智能带到你家门口。ET5这波操作,一方面让高阶智驾不再是高端车主的“专属玩具”,一方面直接把行业门槛拉低到大众消费层面。这个趋势如果坐实了,就是一场智能驾驶的平民革命。连深蓝S07、零跑C11这样传统内卷王,也不得不开始拼算法、拼传感器,把原来夸空间、说动力的那一套搁在一旁,结果就一个字——“卷”。
对地平线来说,ET5是第一次大规模把家底端出来。如果卖得好,地平线从幕后技术供应商一跃变成家喻户晓的“智能大脑”品牌。这个路数跟华为不一样,奇瑞不是打算做“智选车”,还是自己把持主导,地平线只是赋能,把真正干货掏出来,搞“技术同盟”又不失话语权。万一ET5卖爆了,这种传统车企的智能化转型方式,说不定就成了潮流。
ET5上市之后,理想、问界、特斯拉这些牌子肯定要盯着看。理想一直标榜智能空间,但智驾还主要靠高速,城市NOA迟迟不上;问界靠华为算法加持,进步快,但定价和定位都比ET5高一档;特斯拉在中国闯这两年,虽然粉丝多,但智能驾驶落地诸多限制。ET5算是赶在智能化普及这个风口,用性价比给老百姓砍了一刀。下一步是看软件算法稳定不稳定,能不能适应全国各地花式路况,车主体验会不会像“老司机”那样接地气。
说得明白点,现在国产新能源打不打“智驾牌”,细分市场体量都在这块,要不就是学特斯拉涨价拉品牌,要不就是像极氪、深蓝、零跑这样“卷配置、卷动力”,但真正敢一把梭到智驾平权的,ET5敢说是第一个。中国道路情况复杂,“鬼探头”“非机动车蹭线”“夜晚过马路大爷”等现实问题,靠海外算法真解决不了,只有地平线这种本地训练数据,才能一步到位满足需求。智驾不再是车顶那根天线,变成了随手可用的实用功能,买车不看空间不看动力,先问一句城市NOA上没上。
当然,这里面还有个隐患。硬件拉满不难,关键是软硬结合,算法能不能稳定。做工程,纸上谈兵谁都会,关键要上路后不掉链子。ET5的HSD方案第一次在乘用车上这么大规模应用,万一初期出点小毛病,口碑就会“翻船”。所以产品真正过关,还得靠后续的大规模反馈。智能驾驶不是一拍脑袋就能定成败,市场和用户的考验才是“真金白银”。
这么算起来,ET5这一次不仅是奇瑞和地平线的联手测试,也是整个行业智能化转型的风向标。行业内卷这么多年,谁也没想到真正破局的不是高端品牌,而是一个原本偏务实的自主品牌。如果ET5能在20万级别做成高阶智驾、配置还拉满,销量飙起来,那对同级别SUV来说,无异于扔下一颗“震撼弹”。
其实,铁了心拼智能驾控的车型之前也有,但无论是特斯拉的视觉流,还是问界的华为流,都绕不开一点——用户体验和价格必须同时过关。智驾太贵没人买,体验太差更没人买,只有鱼和熊掌兼得,把智能驾驶变成日常工具,才是真正的好车。ET5主打的就是“开箱即用”,合理价位,中式算法,看得见摸得着,这才是打动老百姓的“银弹”。
未来如果科技下放彻底,谁还在讲自己有几块屏?城市NOA不会再是宣传噱头,地平线HSD真正跑起来,会变成买车时必须考虑的核心参数。买车就像买手机,看芯片看算法,看是不是能实用,这才是智能化浪潮该有的样子。谁能在智驾这条赛道把门槛降下来,谁就是贝壳里最大的珍珠。
不用太多废话,奇瑞星途ET5但凡定价给力,激光雷达全上还保住20万级别,那中国智能SUV市场短时间里必定要变天。至于到底能不能赢,能不能让“科技平权”变成现实,当下还看不到终极答案,但至少在这个赛点,奇瑞和地平线已经把牌摆在了桌上。
真正的好戏,还在后头。
本报(台/网)坚持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传播积极向上的社会正能量。如发现内容有误或涉及侵权,请及时联系我们核实处理。小编写文不易,期盼大家多留言点赞关注,小编会更加努力工作,祝大家生活一路长虹。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