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米汽车紧急致歉,信任危机是否解除?

不少新势力公布了4月销量成绩,比如零跑汽车4.1万台同比大涨173%,小鹏汽车3.5万台更是同比暴涨273%,小米汽车虽然没有和这些头部选手一样达到月销3万台的水准,虽然相比3月份的2.9万台环比略有下滑,但是这4月份的2.8万台,实现了同比增长296%,这个增长率可是主流厂商中最高的。

小米汽车紧急致歉,信任危机是否解除?-有驾

跻身一线阵营,争议随之而来

也许有人会说,同比去年4月的成绩意义不大,因为小米汽车去年4月首款新车SU7才刚刚首批交付,现在和当初相比肯定是有大幅增长的,就像从0到1的巨大进步一样,不具备参考价值。但是对于小米汽车来说,从销量曲线来看,最近半年已经稳定在月销2万台以上,并且有突破3万台的趋势,这说明了其市场热度有增无减,并非是昙花一现,而且其迅速爬升的产能也足够支撑订单储备,助力交付量冲刺新高。

小米汽车紧急致歉,信任危机是否解除?-有驾

正所谓树大招风,越来越有新势力顶流气质的小米汽车,最近也有一些不太正面的新闻,比如有SU7 Ultra车主质疑碳纤维双风道前舱盖并没有前期宣传中的导流、提供下压力等功能,小米汽车对此迅速回应发布致歉说明,向公众阐述了这一设计的初衷,本意是为了复刻原型车同造型挖孔前舱盖设计,提供部分气流导出和辅助前舱散热功能,但由于表达不够清晰,引发了误会,小米汽车决定对未交付的订单提供改配服务,可以改为原本的铝制前舱盖;对于已经提车或是锁单的车主,小米汽车会赠送2万积分(价值2000元)作为关怀补偿。

小米汽车紧急致歉,信任危机是否解除?-有驾

初衷可以理解,但需要与用户更多沟通

此前还有关于小米SU7 Ultra限制马力的消息,一些车主收到了OTA更新,更新后的车辆需要在指定赛道跑出成绩合格的圈速,才能解锁1500匹的超强马力,否则最大只有约900匹马力。我想让人不满的地方并不是这个“排位模式”限制马力,而是小米汽车在没有提前说明的情况下进行灰度测试,相当于让这些车主花了顶配的钱却只买到“阉割”版,再者其他品牌大马力跑车从未听说过有此案例,更多的是高低配车型使用同款发动机,消费者通过刷ECU等方式解锁更大马力。

小米汽车紧急致歉,信任危机是否解除?-有驾

客观来说,小米汽车限制马力的初衷是好的,毕竟不是所有人都能驾驭性能车,对于降低小米汽车的交通事故率肯定是有帮助的,但这一动作合情却不合理,违背了消费者购车时的知情权。好在小米汽车收到用户反馈后紧急撤回了这次OTA,并表示会为少部分已经升级了“排位模式”的车主在下个版本OTA中解决这个问题。

小米汽车紧急致歉,信任危机是否解除?-有驾

写在最后

小米汽车能够在短时间内大获成功,13个月实现从0到24万台的飞跃,和其大胆创新、积极突破的理念密不可分,这也是小米汽车有别于传统厂商的一个特质。但这也带来了新的问题,比如没有能够与用户充分沟通,因考虑不周带来了一些质疑,好在小米汽车的反应还是很迅速的,能够认识到自己的问题,向用户致歉,并积极给出处理方案。

小米汽车紧急致歉,信任危机是否解除?-有驾

在这里我想顺便给小米汽车提个建议,不如向受到影响的SU7 Ultra车主提供精英驾驶培训体验,让这些车主在专业教学指导下解锁最大马力的乐趣,一来可以安抚受影响车主的情绪,二来也能为自己的精英驾驶培训项目起到宣传作用,三则能够树立起更加注重安全的品牌形象,你说是不是更好呢?

0

全部评论 (0)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