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这一辈子,大多数时候其实都在做选择题,买什么车其实跟生活中的大多数事都差不多,真没那么高大上。那么,现在雷诺Twingo这款带着“复古风”的纯电小车说要进中国市场,我的第一反应其实不是激动,也不是好奇,而是想问一句:“它值吗?”买账的人到底会有多少?
每次有新车上市,厂家总喜欢套各种概念,比如这次的复古设计,主打“情怀”二字,好像谁错过了就是错过了人生巅峰似的。可仔细一想,咱们现在买车,情怀还能排在“价格/续航/充电桩/售买点”这些因素前面吗?你可以爱复古,但我猜你更怕半路没电、钱包受伤和修车没门。
先说说外观和设计。雷诺Twingo的主打优势,是那种30年前的经典轮廓复刻,前脸、车灯都很有致敬意味。作为“天天被厂家忽悠的大众”,我不得不问:这真的有用吗?比亚迪海鸥和五菱缤果看起来不够个性也没关系,好歹能装能跑能用,图的是啥?大部分人其实更在乎住得舒不舒服、走得远不远。个性的鞋子,穿起来磨不磨脚?车也一样,长得拉风是一回事,日常用起来才是王道。
再来看优势以外的短板。雷诺这车动力只有110匹、续航300公里(标准工况下),放到中国这个“买车先查价格其次查续航榜”的市场里,很难不让人皱眉。别的不说,就这300公里,哪怕是欧洲标准,真要跑到国内复杂路况和炎热夏天,还剩下多少?按中国人的用车习惯,动力和续航不仅是堆参数,更意味着你是否敢开着它春节自驾回家、能不能没电时稳稳到最近的充电桩。
说到充电,这又是个本地化问题。国内新能源充电桩虽然在发展,但整体布局还没到路边到处能插的地步,尤其是三四线城市和一些乡镇。你换个雷诺标,难道就能让桩自动长出来?咱不是欧洲。换句话说,这些海外品牌很少对中国用户的习惯和实际使用场景做真正的功课。
再看看售后与品牌口碑。雷诺这些年,自己在中国市场折腾来折腾去,有点声势但很快默默无闻。有人知道它,但要是真坏了,你敢放心一点吗?去哪里修?万一小毛病不断,是不是只能靠自己查说明书?这你就得明白,品牌积累不是靠一两款复古小车就能补回来的,消费者信任感不是广告投出来的。
那雷诺难道完全不能翻身了么?其实也不是。只要定价确实“卷”,空间和用车体验给到,法系车里不是没逆袭先例。但这个前提是:得卷得让行业都牙疼。你想和五菱缤果、比亚迪海鸥同台竞争,光凭样子、光凭法系“情怀”,还真不够。五菱缤果五万出头起步,海鸥实际优惠后价格也压到底。别忘了,比亚迪有自己一套电池和三电供应链,五菱甚至都开始搞年轻人喜欢的“场景定制”、“魔术空间”,这都是贴地气琢磨出来的。
换句话说,这不是你拍拍脑袋做个漂亮造型就能突破的市场。价格不够惊喜,续航没亮点,售后还跟不上,说白了就是几十年老牌汽车企业都一脸踌躇的局面。你说小众用户能贡献多少出货量?真遇见“雷粉”,又有几个不是图新鲜?更多人其实怕的还是到手一辆新车,仨月下来,保养修理比油车还贵,还不如自己来点本土实惠货。
退一步讲,就算你真是“复古铁粉”,那中国市场有没有量?三十年前的雷诺经典造型,在欧洲也许是青春回忆,在国内,大众的集体车记忆是桑塔纳、捷达和夏利。真要说到“致敬经典”,我估计一大帮中国人想的是“能不能出个纯电版的奥拓或者夏利”,这才叫本土化中情怀。雷诺Twingo这份精致复古,倒像做给某个小众博主买回来拍拍视频,“买车不是为代步,是为完成一场致敬”,但这情怀,能支撑年销几万辆?
再说现实一些,欧洲市场有自身的政策补贴、充电桩布局和用户习惯。Twingo在那边上市,大概率会吃一波政策利好。但到了中国,政策资源和牌照资源已经都被“本土新能源”拿得差不多了。外来和尚再念经,恐怕都没人听。能撑住定价的动力不在了,国内卷到骨头里的供应链,还真不是你一个法国品牌能随便插队的。
至于有人看好“法系车的底盘驾驶质感”——别闹了,小型电动为主的A级车谁还追求那点法系调教?真要玩,国内有一堆小型性能EV在实验,翻天覆地的本土创新,把外来的“调校派”甩出好几条街。Twingo的驾驶乐趣,也许有,但你让人真花几万块多买这点乐趣,说服力在哪?再精致的弯道体验,对市区通勤用户来说大概是鸡肋。
其实归根到底,雷诺要的是销量,消费者要的是踏实。眼下的市场环境就是——你要进中国市场,得像雷克萨斯那样“以退为进”,而不是像某些合资大哥那样“以自家节奏自娱自乐”。这道理简单,执行起来难。比亚迪、五菱能成气候,是因为它们抓住了渠道、售后和用车成本三座大山。你雷诺能不能补上最后这块短板?想靠小众情怀PK中国大地的地气烟火,难度太高。
最后我想抛一个设问:“中国新能源买家,真的为一个‘洋品牌复古造型’多掏钱的有多少?”有没有一批人为一带一路买单的铁粉?还是只会像玩具那样尝个鲜?这些问题,其实决定了Twingo这类产品的命运。
结论?说到底,雷诺Twingo的“复古+纯电”定位,放在中国市场就是一个放大镜,照出的是新能源汽车消费观的更新:性价比、续航自由、维修方便、用车成本,这些才是真正的高频需求。情怀能加分,但还得有大蛋糕支撑。否则,漂亮能吃几顿?情怀不能开十年。你说对不对?
所以,厂家想进来分羹不是问题,但是想做大做强?必须回答一个问题——真正的中国市场,不再是“给我讲故事就能买单”的温床。而是“你能不能让我买得放心、用得省心、修得舒心”?不会卷,就只能拍个潮流照,最后随风而去了。剩下的,只能等市场用脚投票,见分晓吧。
本报道以促进社会进步为目标,如发现内容存在不当之处,欢迎批评指正,我们将严肃对待。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