谁能想到,三年前巴西年销仅260辆的"小透明",如今每十辆电动车里九辆都挂着BYD车标。2023年销量暴涨68倍,2024年再翻328%,比亚迪在巴西的逆袭简直比《狂飙》还热血。
步入7月,热烈的阳光洒在巴西巴伊亚州的卡马萨里市,比亚迪巴西工厂迎来了首车下线仪式现场,作为拉美最大新能源汽车工业综合体,也是中国汽车全球化的重要里程碑,让我们一起来见证此番历史性时刻。
打的就是“地狱级副本”
但如今感慨的背后,全然都是地狱级副本。
回顾来时路,比亚迪23年建厂时遭遇"数据威胁"的阴阳怪气,关税政策说变就变的"突击考试",甚至要教巴西人重新定义"中国制造"......这些地域副本,比亚迪却偏要自己来"反杀",太阳能工厂自己供电,雨水回收系统循环利用,自建船队打通"新能源丝绸之路",把困难模式玩成了"轻易拿捏"。
当欧洲总部落地匈牙利时,网友调侃:"这波文化输出,孔子学院看了都得记笔记。"如今巴西工厂首车下线,弹幕瞬间被"中国红yyds"刷屏,原来最燃的应援色,早就刻进了全球新能源的心跳里。
从被质疑"水土不服"到让92%的市场主动"真香",从2022年海外销量仅为5.87万辆,到现在销量高达47.22万辆,比亚迪用一场场逆袭证明:中国品牌的出海,从来不是"闯关游戏",而是给世界递上一张"强悍的实力名片"。
基本盘扎实,无惧未来
比亚迪在巴西的爆发,不是突然的"海外奇迹",而是国内基本盘扎实的必然结果。
咱们国内新能源市场早就是"修罗场",比亚迪连续多年稳坐全球新能源销冠,技术、供应链、成本控制全被打磨得明明白白。就像打游戏攒满了经验值,出海不过是换个地图刷怪,国内练出的"快刀手"本事,在海外市场照样好使。
目前,比亚迪新能源足迹已经覆盖六大洲、110多个国家,上半年海外销量超47万辆,全年预计冲80万。按这节奏,未来几年大概率能看到:东南亚工厂生产右舵车,欧洲工厂适配当地法规,中东工厂强化续航,每个区域市场都有"定制版"的比亚迪。
更有意思的是,未来巴西工厂可能成为"新能源丝绸之路"的新起点。听说比亚迪正在筹备自建船队,以后拉美市场的车不用绕远路,直接从巴西港口发往周边国家。这哪是卖车?分明是在南美画了个"新能源生态圈"。
电动EV:
首车下线的引擎轰鸣,正在南美大陆奏响中国新能源的进行曲。
比亚迪在巴西画出的“新能源生态圈”,既是自建船队打通的物流动脉,也是用雨水回收系统、本地化技术定义的“中国制造2.0”。从匈牙利到巴西,从亚洲到拉美,中国车企不再是被动适应规则的参与者,而是以全产业链优势重塑游戏规则的破局者,当全球市场为“中国红”刷屏,这便是实力递出的最燃名片。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