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位车友们,你们的用车社又来给大家“爆料”了!
今天咱们要聊的这事儿,绝对是车圈里的一出“大戏”,比那宫廷剧还精彩,比那八点档还狗血!
你们还记得两年前那个横空出世、声势浩大的“Stellantis”吗?
就是那个销量碾压比亚迪,一年净赚140多个亿的“巨无霸”。
当时那叫一个风光,大家都以为这下车界要变天了,结果呢?
打脸来得太快,就像龙卷风!
话说这Stellantis,听名字就挺“高大上”,拉丁语里“繁星点亮”的意思,一听就是奔着星辰大海去的。
它更是集万千宠爱于一身,把意大利的菲亚特、美国的克莱斯勒,还有法国的标致雪铁龙这三个“老江湖”给整合成了一个“超级航母”。
2021年刚成立那会儿,市值直接飙到570亿美元,那叫一个春风得意马蹄疾,在美国、欧洲股市上那叫一个“闪闪惹人爱”。
当时谁能想到,这颗“启明星”还没亮多久,就开始忽明忽灭,甚至有熄灭的危险了呢?
刚开始,这公司就跟打了鸡血似的,销量蹭蹭往上冒,一年卖个640万辆,净利润那叫一个“盆满钵满”。
可好景不长啊,这风向标说变就变。
去年,利润直接“跳水”,跌了七成;今年上半年,更是让人大跌眼镜,直接亏了193亿人民币!
我的天呐,这可不是小数目,这都能在咱们国内买好几座一线城市的CBD写字楼了!
咱们再看看它的“大本营”和“主力战场”。
就拿北美市场来说吧,曾经是它的“金字招牌”,销量一度超过百万辆。
可现在呢?
跌破百万,这成绩单简直是“惨不忍睹”。
更让人摸不着头脑的是,CEO还没到退休年龄就“闪辞”了,而且CEO的宝座还空了半年没人管!
这在一家大型车企身上,简直是闻所未闻,你想想,一家子没了主心骨,能不乱成一锅粥吗?
再看看欧洲,毕竟是它“祖辈”的老家,销量也跟着“拉胯”。
今年上半年,欧洲销量比去年同期下滑了6%,全球销量更是少了20多万辆。
工厂裁员、经销商关门的消息也是此起彼伏,这内部的“混乱指数”简直是爆表。
你说说,这“繁星点亮”的寓意,怎么听着像是在“点燃”一堆麻烦事儿呢?
最让人觉得“费解”的,还得是它在中国市场的操作。
全球车企都在疯狂“卷”电动车,人家Stellantis呢?
好像把中国市场当成了“背景板”,甚至在2022年的巴黎车展上,还公然“开炮”中国车企,说我们“不正当竞争”。
这话说得,就好像自己家孩子考零分,怪隔壁班的孩子考得太好一样,让人啼笑皆非。
更绝的是,它还宣布撤出和广汽的合作项目,关停了在广州的工厂,直接导致Jeep在国内“凉凉”。
想当年,Jeep在国内也是有头有脸的品牌,多少人对它情有独钟,结果呢?
现在玛莎拉蒂在中国的进口量,居然只有可怜的38台!
连自家高端品牌都带不动,你说这操作得有多“迷幻”?
当然了,这事儿还没完。
等到发现中国新能源技术确实“牛”了,态度立马来了个180度大转弯。
“哎呀,中国车企这么厉害,我们得好好学习学习!” 2023年,直接豪掷116亿入股了零跑汽车,还成立合资公司,说是要“主攻海外市场”。
之前搞得车主没售后,现在又说要用老经销商修车。
这“反复横跳”的操作,看得人是一愣一愣的,简直比那“薛定谔的猫”还让人捉摸不透。
眼下,Stellantis又发布了所谓的“2030计划”,说五年内要推出75款电动车,九年卖500万辆。
听起来是挺“宏伟”的,可问题是,现在它面临的局面是什么?
中国市场刚想重视,但可能已经错过了最佳时机;北美市场被关税“卡脖子”;欧洲市场又卖不动。
这“亏损的窟窿”一个比一个大,光靠喊口号,真的能填上吗?
再说了,一个连自己最核心的市场——中国,都还没一个正式的中文名,这怎么让人信服?
名字叫“Stellantis”,意思是“繁星点亮”,听起来是挺浪漫的,可如今这“星光”有点暗淡啊。
你想在全球市场跟其他车企“掰手腕”,连最基本的“本地化”都没做好,这仗怎么打?
想想看,当年那个市值一度比肩“老牌劲旅”的巨头,如今却沦落到这个地步,真是让人唏嘘。
这背后,是战略失误?
是管理混乱?
还是对市场变化的判断出现了偏差?
“昔日辉煌,今何在?”正如古语所云:“创业容易守业难”,尤其是在瞬息万变的汽车行业。
说实话,作为一名车圈的“老炮儿”,我看着Stellantis这一系列的“骚操作”,真是替它捏一把汗。
一个企业,尤其是汽车这样的大型制造企业,最怕的就是“左右摇摆”,最忌讳的就是“错失良机”。
尤其是当今这个电动化、智能化的时代,车企的反应速度和战略定力,直接决定了它的生死存亡。
Stellantis的故事,其实也给我们很多启示。
对于车企来说,无论规模多大,技术多牛,都不能脱离市场,不能脱离消费者。
尤其是在中国这个全球最大的汽车市场,更是不能“姿态太高”,也不能“后知后觉”。
只有真正了解中国市场,尊重中国消费者,才能在这里站稳脚跟。
至于Stellantis能不能“绝地反击”,重新点亮那“繁星”?
我只能说,路漫漫其修远兮,它得先好好捋一捋自己的“中国名字”和“中国战略”了。
不然,这“星光”恐怕真的要“黯淡”下去了。
各位老铁们,你们觉得Stellantis还有机会翻盘吗?
你们怎么看待它在中国市场的这一系列操作?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