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菱Delica D:5装着EVO同款四驱却只卖奔驰V级三分之一价格,380牛米柴油机在日本MPV销量前十,为何国内知道的人不到千分之一?
上个月在北海道见识了一幕:30厘米厚的雪地上,一台看着普普通通的七座MPV直接开了过去,既没打滑也没托底。车主是个50多岁的钓鱼佬,下车后把尾门下半部分翻下来当板凳坐,从车里拖出个冰箱,说这车陪他跑了三年林道,从没掉过链子。我凑近看了眼车标——三菱Delica D:5,一台在日本卖得挺火,在国内却几乎没人听说过的柴油四驱MPV。
把EVO的四驱系统塞进MPV,工程师可能喝多了
这车搭载的S-AWC四驱系统,说起来有点荒诞——这套东西原本是在三菱EVO赛道上玩命用的,能实现前后50:50到33:67的扭矩分配,过弯时还会主动给内侧后轮施加制动。现在把它装到一台车长接近4.8米、拉着七个人的MPV上,听着就像是把赛车发动机装进拖拉机。
但实际路感确实不一样。山路并线那股子利索劲儿,完全不像是台大家伙该有的反应。当然,买MPV的人多半不会去劈弯,可满载七人在湿滑路面急刹车还能稳住车身,这种冗余能力,关键时候或许就是命。越野模式下系统还能模拟差速锁,185毫米离地间隙配22度接近角,数据比不少城市SUV还漂亮。碎石路、泥泞林道基本都能应付,虽然不至于去攀岩,但郊区烂路、乡间土路这类场景,它确实不怂。
柴油机这活儿,得看你怎么干
那台2.2升柴油机,1500转就能爆发380牛米扭矩。满载爬坡或者跑高原,动力衰减基本感觉不出来。三菱在静音上也下了本钱,双层防火墙、三层车门密封条,120公里时速车内64分贝,放在柴油车里算是体面了。
油耗表现倒是实在——综合路况八个左右,跑长途可能还要低些。经常拖家带口跑几百公里,或者偶尔去趟高原,柴油机那种“越虐越稳”的特性确实省心。只是得确认你那儿加油方便,这个得自己掂量。
那些藏在角落的小心思
侧滑门在狭窄车位就知道香了。右侧开口750毫米,抱着孩子上车不用扭着身子挤。尾门设计更绝——上半部分电动开,下半部分能承重200公斤,翻下来直接当板凳或置物台。去钓鱼露营的时候,这设计就是为你准备的。
第二排座椅能前后滑动250毫米,甚至可以转180度跟第三排对坐。偶尔在车里跟朋友喝茶聊天,气氛一下就起来了。第三排放倒后能平出1.8米空间,配上1.3平方米全景天窗,夏天晚上在郊区看星星,比搭帐篷省事。地板还是防水防滑材质,后排配12V电源和USB口,外接冰箱、投影仪都行。
日本人为什么买单
在日本,这车常年MPV销量前十,柴油四驱版占比超六成。用户画像挺明确:35到55岁之间,四成左右有露营、钓鱼或农林作业需求。买它的人就是需要一台“能干活也能顾家”的车。
国内虽然没正式引进,但平行进口渠道每年也能卖几百台,三年保值率能到七成多。认这个理儿的人虽然少,但挺坚定。只是受限于渠道和认知度,大部分人压根没听说过。而在东南亚、澳洲这些地方,它的越野MPV定位已经被广泛接受了。
全球唯一还在卖的四驱柴油MPV
翻遍目前在售的MPV,同时满足“四驱”“柴油”“侧滑门”“七座”这四个条件的,就剩Delica D:5了。奔驰V级柴油四驱版早就停产,而且当年价格是它的三倍,维护成本也高得多。这种“唯一性”使它成了特定用户群体的刚需选择——你要么买它,要么就得妥协掉某些功能。
车身用了大量高强度钢,A柱B柱区域抗压强度超过1500MPa。全系标配七气囊、主动刹车、车道偏离预警,四驱版还有陡坡缓降和坡道起步辅助。在湿滑或陡坡路段能自动控制车速,降低驾驶负担。这种“安全不妥协”的思路,确实让家庭用户放心不少。
不是所有人都需要它
Delica D:5不是那种人见人爱的类型。内饰设计说不上时髦,也没什么花哨的大屏幕。但如果你需要一台既能接送孩子,周末又能带全家去野的车,而且不介意柴油动力,它或许就是那个“对味儿”的选择。
至于值不值,还得看用车场景匹不匹配。一台车再好,不适合自己,也就是个会跑的铁盒子。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