半年亏掉190亿元,Stellantis,这个全球第四大车企、手握14个品牌的汽车巨头,正经历成立以来最沉重的打击。
曾经的销量神话,如今被财报上的一串刺眼的负号击碎。
营收下滑、利润暴跌、市场失守,连管理层都换了人,仿佛一夜之间,这艘庞大的“汽车航母”就被时代的浪潮拍翻在海面上。
如果说2024年的业绩下滑还只是“感冒发烧”,那么2025年上半年,这家公司已经是高烧不退、病入膏肓。
743亿欧元的营收,比去年同期少了13%,净利润更是从56亿欧元的正数,直接翻转成亏损23亿欧元——折合人民币190亿。
这不是小数目,足够买下几个中型车企。
Stellantis自己也承认,关税、汇率、宏观经济的压力像三座大山,压得它喘不过气。
可真要说,这场危机并不是今年才开始的。
早在去年,Stellantis的营收就跌了17%,净利润锐减七成。
那时很多人还抱着幻想,觉得跌到谷底就该反弹了,没想到等来的不是反弹,而是更深的泥潭。
北美市场,曾经是它的“利润粮仓”,如今需求疲软、定价失策,再加上美国关税政策的冲击,销量像断了线的风筝直直往下掉。
欧洲大本营也不稳,今年第二季度出货量同比下降6%。
至于中国市场,更是尴尬到只剩神龙汽车一个合资品牌在苦苦支撑,存在感几乎为零。
这家车企的故事,本身就是一部“抱团取暖”的并购史。
2014年,意大利的菲亚特和美国的克莱斯勒走到一起,成了FCA集团。
2019年,FCA又和法国的标致雪铁龙集团牵手,2021年正式合并成Stellantis。
意、美、法三国的汽车力量汇聚一堂,旗下14个品牌,从阿尔法·罗密欧到玛莎拉蒂,从Jeep到标致,几乎涵盖了从平价到豪华的全线产品。
2024年,它的销量高达554万辆,仅次于丰田、大众和现代起亚,看起来风光无限。
可风光背后,是转型的迟缓。
全球车企都在拼命“allin”电动化、智能化,Stellantis的步伐却慢得像老牛拉车。
JeepAvengerEV、标致e-3008这些电动车型,上市时声势不小,但产品力不足、续航焦虑、价格竞争力不够,让它们在市场上没掀起多大浪花。
相比之下,特斯拉、比亚迪早已在新能源赛道上狂奔,连保时捷都因为转型滞后而在中国市场大幅下滑。
Stellantis的犹豫,换来的就是被时代甩在身后。
更雪上加霜的是管理层的动荡。
前CEO唐唯实在糟糕的财报面前黯然离场,今年6月,AntonioFilosa接过烫手山芋。
这位曾负责美洲市场的高管,上任后或许会调整集团的业务重心,但留给他的时间并不多。
3月,Stellantis还在中国区换了高层,忻天舒接任中国区首席运营官,同时负责与零跑科技的战略联盟。
看似是在为中国市场注入新血,但在如今的市场环境下,这针“强心剂”能不能起效,谁也不敢打包票。
其实,Stellantis并非全无动作。
2025年年初,它与MistralAI合作,探索将先进的车载助手引入旗下车型,把AI集成到生产和服务流程中。
这听起来很前沿,但在新能源车渗透率不断攀升、欧盟碳排放法规日益严苛的背景下,这点技术尝试能否扭转颓势,仍是未知数。
要知道,从今年1月1日起,欧盟要求新车平均排放量不得超过每公里93.6克,超标的企业可能面临高达160亿欧元的罚款。
对于Stellantis来说,这几乎是悬在头顶的达摩克利斯之剑。
放眼整个行业,新能源车的浪潮已经汹涌到无法回避。
2025年第二季度,全球新能源车销量同比增长30%,占全球汽车总销量的29%。
这意味着,传统燃油车的市场份额正在被快速蚕食。
通用汽车为了降低电动车成本,甚至放弃了原有的Ultium品牌,转而引入磷酸铁锂电池技术,与宁德时代合作,把电池成本目标压到30美元/kWh。
这种激进的成本控制,正是为了在价格战中活下来。
Stellantis的问题,不只是销量下滑那么简单,而是整个商业模式在新能源时代的失效。
过去,它依靠规模优势、品牌矩阵和全球布局,稳坐行业前列。
但当技术变革来临,规模反而成了包袱——14个品牌意味着14套研发、营销、供应链体系,转型的成本和难度都被放大。
更何况,这些品牌中不少还背着历史包袱,既要维持燃油车的销量,又要投入巨资研发电动车,左右为难。
我总觉得,Stellantis的困境像极了一个中年人,曾经凭着经验和人脉混得风生水起,可时代变了,年轻人玩的是他不熟悉的新规则。
他想学,但动作慢、顾虑多,结果一步步被边缘化。
市场不会等人,尤其是汽车行业这种烧钱又残酷的赛道。
今天的190亿亏损,或许只是一个警告,如果它不能在电动化赛道上实现“换道超车”,等待的可能不仅是财务报表上的红字,而是彻底被淘汰的命运。
这让我想起一句老话:大象转身不易,但不转身就会被洪水淹没。
Stellantis现在正站在这个十字路口,前面是未知的深水区,后面是逐渐干涸的旧河道。
它会怎么选,决定了它是继续作为全球第四大车企存在,还是成为历史书上的一个注脚。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