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所有文章已开通全网一键维权,未经授权一律举报
引言:产量0,销量14,曾经的“山寨神车”众泰,这几天又开始让人操心了。
曾经的“山寨神车”、“模仿秀达人”凭借“保时泰”成功出圈,亮瞎了众人双眼的同时也在当年收割了33万多的销量。
图源:网络
咱就是说,这外观跟保时捷有什么区别。
“保时泰”之父,五金厂老板的传奇造车人生,这几年是惨淡极了,好像进入了事业的“瓶颈期”。
偶尔股市上的亮眼,也没能让众泰的业绩再次“起死回生”,加上债务问题,高管们的躁动,总让外界的看客们有种“山雨欲来风满楼”的感觉。
图源:中国证券报
大张旗鼓地宣布自己的零产量,刚刚突破一位数的销量,究竟是不是在为“急于甩手”找下家做准备。
是不是“鸡肋”,最后还是得看老板们的决定。
从五金厂到“保时泰”
铁牛老板的造车人生
1994年,铁牛集团的创始人应建仁开始“发迹”,创立长城五金机械厂,从摩托车配件起步,涉足汽车业。
图源:铁牛集团
2003年,众泰汽车正式成立。那个年代的风口是刚起步的互联网,造车对于资本还没什么吸引力,特别是每当说起纯国产造车,听起来总给人像“骗子”、“痴人说梦”的感觉。
曾经网上有个段子,据说马云当年还在烧烤大排档给人发过名片,借机推销他的阿里巴巴集团。
当时网上好多人都在后悔,这要在夜市碰上马云,早发达了。
段子归段子,应建仁选择在那个时间点把钱砸向造车业,除了情怀和阅历,不得不说,在当年还是非常有眼光和预见性的。
之后的故事落入俗套,众泰在那个资本还没扎堆的时代,一头扎进造车业。完全靠着自己的资本,埋头苦干,一路摸索。
功夫不负有心人,没过几年,第一台“高仿车”众泰2008下线。
图源:易车网
众里寻他千百度,之后的众泰如同“醍醐灌顶”一般,终于找到适合自己的路线,开始在模仿秀的道路上越走越远,细节都模仿得几乎一样。
众泰把“拿来主义”简直用到了极致,“模仿+低价”的商业模式成功打造出一个又一个的高仿车型,把三四线市场都收入囊中。
相信众泰在成功的同时,不是没听过质疑的声音,这么高度相似的模仿,真的不用在乎“原版”车的感受了?
众泰看起来倒是一直一副拎得清搞得定的样子。
不管怎么样,2017年儿童节那天,众泰汽车在深交所成功借壳上市,14年时间,应建仁的造车人生看似达到了至高点。
短暂的高光和辉煌
股债双杀还是在硬撑
曾几何时,众泰的发家史有过无数的高光和辉煌时刻。
2006年,众泰汽车第一辆大发特锐的“高仿版”问世,从外型到内饰仿到极致,能get的都get了,也许是真的学到了精髓,这款车当年就卖出了1.1万辆。
尝到了甜头,众泰一发不可收拾。
2013年,众泰T600,“对标”奥迪Q5。
2015年,众泰SR7“看齐”奥迪Q3、众泰Z700“看齐”奥迪A6L。
终于在2016年,众泰把手伸向保时捷了,刚巧赶上国内SUV市场的爆发,众泰等来了自己的高光时刻,全年销量33.3万辆。
虽然高度模仿却也自成一派,也有细节小心机上的超越,“保时泰”走的是“保时捷卡宴平替”的路线。
“保时泰”的成功为之后众泰借壳上市立下大功,搞笑的是,过于耀眼甚至一度还被人叫成“玛莎拉泰”。
上市后的众泰表现最亮眼的是在股市。
2017年10月13日,众泰股价升至上市后的最高点——每股14.95元,市值约303亿元人民币,走上“车生巅峰”。
图源:和迅网
但最近,2025年4月众泰汽车的市值为105.89亿元,比起刚上市,市值蒸发将近200亿。
不只如此,众泰股价相比 2022 年的高点缩水超 70%,多次因信息披露不及时被监管警示。
股市上的表现早就可以用差强人意来形容。
图源:东方财富网
债务方面也不容乐观。
最新公告显示,众泰汽车及下属公司新增到期未偿还债务总计1.8亿元,累计到期债务3.4亿元,相比众泰的规模,负债不算多。
图源:众泰公告
就算不多,众泰方面也是压力山大。
股市和债务的双重暴击,压垮了众泰,不知道是不是因为这个原因,某个时点之后,众泰各方面的表现一直平平无奇。
196万年薪留不住高管
求转型还是暴雷前兆
2024年末,众泰汽车现任高管共16人,全员年薪总共954.91万元,其中,董事长税前年薪196.59万元。
如此高薪,高管变动依然频繁。
2023年5月,董事长黄继宏辞职。同年11月,董事叶长青和董事、副总裁刘娅辞职,由于个人原因选择离开。
进入2024年后,高管们越来越动荡。财务总监喻黎黎、董事兼总裁连刚、副总裁王磊和曹敏、董事会秘书杨海峰密集辞职,理由仍旧是个人原因。
业绩持续走低,利润持续下滑,众泰是对销量的渴望显而易见,众泰的高级打工仔们压力当然很大。
图源:恒生聚源数据库
仔细琢磨,高管出走背后的原因让人摸不到头脑,迷雾重重。
也有人猜测是不是老板们已经看出模仿这条路的瓶颈,用“特殊”的方式借机改头换面,来个大转型。
图源:天眼查
可是换来换去都是换汤不换药。
2023年9月,众泰推出江南U2,售价仅3.99万元起,乍一看像是改走更加低价的路线,但已经破4卖价的这款车仍然被质疑抄袭本田。
真的是脱不出这个“魔咒”了。
2024年,众泰研发费用570万元,同比暴减86.97%,研发人员减半。
曾经被外界戏言为“皮尺部”的研发部门,专门买原版“拆”然后“量”,最后“造”,熟练得就像南方某地专门生产高仿包的电商源头厂家,让人心疼。
图源:环球网
可惜,“手握一把皮尺造不尽天下豪车”,如今连模仿的“核心”能力都在丧失,让人心痛。
高管震荡,转型无望,核心能力又出了问题,这个场面总感觉似曾相识。酷似雷暴来之前的黑云压顶。
产量0销量14
“山寨神车”悄悄落幕
2024年众泰年报刚一公布,马上引起了轩然大波。
2024年销售收入仅5.58亿元,同比下降23.96%;净亏损为8.26亿至12.38亿元,官方的解释是2024年整车板块业务没有恢复。
然而,这根本不算什么。
图源:众泰年报
真正惊爆大家眼球的消息是:众泰2024 年汽车销量为 14 辆,同比暴跌 98.74%;2024 年汽车生产量为 0。
扎心了,老铁们。
扎心的不是这个销售量,而是怎么做到的,这个销售量。
有一说一,这不是众泰最难的一年,2020年才是众泰史上“最难熬”的一年。
生产几乎停滞、无车可卖,长沙基地破产,其他基地大部分停产,业绩更是一言难尽。
那一年的年报亏损是108.1亿元,如此金额的巨亏下仍然实现了3573辆的全年销量。
虽然,不久后遭遇经销商“背刺”,实名指控众泰骗取了国家新能源汽车补贴。
差不多同一时间,屋漏偏逢连夜雨,众泰又收到退市风险警示书。
好在,众泰最后都挺了过来,靠的也许就是实打实的销量。
所以,全年销量14,没有生产下线一台汽车。对于一个还在正常运营的车企,意味着什么可能不言而喻。
就这14辆的销量,网友都不相信,还真有人能有买的。
还可以期待什么,无从得知,或许可以等待2025年众泰的逆袭“大奇迹”。
假如,众泰的落幕真的再所难免,这些都只是开胃小菜,接下来或许会爆出更多的业内消息。
悄悄退场落幕之前,股市会不会又有什么小惊喜,接下来让我们拭目以待。
写在最后
“保时泰”的横空出世,众泰毫无争议地成了“超级模仿秀”的冠军达人。一度全年33万多辆的销量,也给了众泰无比的信心。
奇怪的是,“保时泰”之后再无“保时泰”。
对此,市场上倒也没有什么好奇的人在探究这中间的种种原因。高光时刻之后总有种戛然而止让人意犹未尽的感觉。
本来以为相继还有更闪亮的“高仿”车型问世,再一次成为大家口中的“话题”。
可是,之后的“销声匿迹”,不知道众泰是在经历着什么“车生”的大挫折。是屈服于同行对专业“拆”“仿”家的嘲笑挤兑,还是出于来自“品牌方”压力的“警惕”,或是其他原因,没人再纠结了。
不过,愿意花钱买“高仿”的客户真的是少了。
毕竟,现在的众泰,像是要悄然“下”场落幕了,像是这样的。您认为呢?欢迎大家在评论区留言分享您的看法。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