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风日产N7,以11.99万到14.99万的售价入市,引发不少关注。
它能否带领日产重回巅峰?
价格只是因素之一,更关键的是产品力,尤其是那被誉为“破局之眼”的座椅系统。
新能源汽车市场竞争白热化,各种豪华座椅配置层出不穷,真皮、多层填充物等宣传语不绝于耳。
而日产却另辟蹊径,将座椅作为核心卖点进行放大,这种策略既大胆,又令人期待。
这并非日产首次尝试座椅创新。
艾睿雅的座椅设计,虽然未能使其销量一飞冲天(至今我也没在路上见过几辆),但一些创新理念,例如可滑动的中控台和触控式装饰条,却被诸多厂商借鉴。
这充分说明,日产在座椅研发方面的深厚功底。
N7的座椅系统,则更上一层楼。
网络上甚至流传着N7座椅与奔驰E级座椅的对比拆解图。
我虽只做了简短评论,却意外地引起了日产高层的关注,他们主动联系我索要更多细节。
这精准的营销策略,确实值得称道。
如果N7的座椅只是单纯的舒适性提升,自然不会引起如此轰动。
如今的新能源车,哪个不强调自己座椅的高级材质?
日产如果也采用这种泛泛而谈的宣传方式,只会石沉大海。
N7座椅的核心竞争力在于其49个智能传感器。
它们能够精准感知驾驶者和乘客的体态变化,通过控制气囊充气量,动态调整座椅的支撑度,确保乘坐者始终处于最舒适的状态。
这种技术,在业内堪称首创!
它与那些通过路面反馈来调节座椅软硬的系统有着异曲同工之妙,但日产更进一步,直接从人体工学出发,精准捕捉人体姿态,从而实现更高级别的舒适体验。
虽然我未亲身拆解过这款座椅,也未体验过真车,但从公开的视频资料来看,其灵敏度令人印象深刻。
当你身体稍稍侧倾,座椅侧翼便会提供恰到好处的支撑;当你保持这个姿势一段时间后,它又会轻微放松,不会让你感到压迫。
这种智能化程度,如同《诗经》中所描写的“如切如磋,如琢如磨”,精细入微。
它与那些根据路况调整的运动型座椅截然不同,后者被动响应,而N7则是主动适应,舒适度自然高出一筹。
这49个传感器并非简单的数量堆砌,而是精密的设计。
传统汽车座椅的传感器数量有限,主要用于检测乘客落座,提醒系安全带。
而N7的传感器,每个都像一个微型压力感应器,通过感知压力变化,精确控制气囊充气,其精度和技术含量,远超同侪。
据悉,这套传感器系统由一家广东供应商提供,这家企业原本从事风扇制造。
他们秉持“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的理念,先深入研究座椅结构,再研发零部件。
这种踏实肯干的精神,令人敬佩。
他们的配合度也很高,即使并非供应商责任的问题,也积极配合解决,这种务实态度,值得称赞。
日产的营销策略也值得学习。
他们先向媒体赠送了改装座椅,后来又赠送N7的AI云毯座椅文创产品,这种“润物细无声”的营销方式,无疑是成功的。
N7的后排座椅同样注重舒适性。
坐垫加长加宽,坐姿角度也经过精心设计,完全不会有局促感。
后排扶手与坐垫的完美贴合,进一步提升了舒适度。
当然,后排扶手也存在一些不足:材质过软,长时间按压后,不易恢复原状。
但总体来说,后排空间在同级别车型中具有显著优势,后备箱空间也因此受益。
N7也配备了时下流行的“冰箱彩电大沙发”配置,但冰箱受限于轿车中控台高度,只能单侧开启,略显遗憾。
然而,N7的中控台扶手面积巨大,触感柔软,在同级别车型中实属少见。
车门扶手、后备箱空间等细节设计,都体现了日产的精益求精。
内饰风格简洁时尚,甚至有人认为比比亚迪更具现代感,当然也有人质疑其与东风奕派的关系。
但无论如何,N7的高品质无可否认。
最后,不得不提几点不足:扶手拉带设计略显粗糙,后排安全带扣使用不便,前排座椅背板与面料的衔接处也略显瑕疵。
但这些不足,并不能掩盖N7的整体优势。
总而言之,东风日产N7用其创新的座椅系统,为新能源汽车市场注入一股清流,展现了传统车企的创新实力。
这“破局之眼”,或许能为日产带来新的转机。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