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关注汽车市场的朋友们可能都注意到了一个有意思的现象,那就是在咱们老百姓的家庭用车选择里,MPV这种车型正变得越来越火。
以前一说起MPV,大家脑子里可能就是别克GL8那种商务接待的形象,但现在,越来越多的家庭开始把目光投向了这种空间大、坐着舒服的“大家伙”。
市场热了,竞争自然就激烈了。
就在刚刚过去的8月最后一周(8月25日到8月31日),一份MPV销量排行榜的出炉,就像在平静的湖面上扔下了一块大石头,激起了层层涟漪。
榜单上的名次变化之大,让很多人都感到意外,曾经的王者风光不再,而一些我们以为的追赶者却悄悄地冲到了前面。
这背后到底发生了什么?
今天咱们就用大白话,好好地聊一聊这场MPV市场的格局变动。
首先,最让人津津乐道的就是丰田赛那这次的表现。
在各种新能源MPV都在宣传自家的冰箱、彩电、大沙发,恨不得把家都搬进车里的时候,赛那这款传统的油电混动车,竟然一声不响地拿下了周销量的冠军,一周卖出去了超过2000台。
这事儿让不少人感到好奇,为什么在新能源大行其道的今天,一个“老派选手”还能有这么强的战斗力?
其实道理很简单,买MPV的消费者,尤其是那些为了一家老小出行的家庭用户,他们最看重的是什么?
说到底就是两个字:省心。
丰田这个品牌在中国消费者心中几十年积累下来的口碑,就是稳定、可靠、开不坏。
这就好比我们过日子,虽然也喜欢尝试新鲜事物,但买冰箱、洗衣机这种要用很多年的大家电时,最后往往还是会选择那些口碑好、质量过硬的老牌子。
赛那就精准地抓住了这个核心需求。
它的油电混动系统,最大的好处就是不用充电,加油就走,一箱油轻轻松松跑个上千公里,完全没有长途出行的里程焦虑。
同时,它的油耗还特别低,对于一个尺寸这么大的车来说,能做到这一点非常不容易,长期下来能省下不少油钱。
再加上它车内灵活多变的空间,后排座椅放倒后能形成一个巨大的平面,无论是搬家拉货,还是全家出游带上一大堆行李和儿童车,都绰绰有余。
所以说,赛那的成功,其实是给所有造车新势力上了一课:别光顾着堆砌那些花哨的配置,先把车最基本的功能,比如可靠性、实用性和经济性做扎实了,消费者自然会用真金白银来为你投票。
当然,燃油车在坚守阵地,咱们自主品牌的新能源MPV也一点没闲着,表现可以说是相当亮眼。
这次榜单上,岚图梦想家和魏牌高山这两款国产高端MPV,就像两匹黑马,直接杀进了前三名,把整个榜单的格局都给搅动了。
先说岚图梦想家,它这一周也卖了超过2000台,虽然以非常微弱的差距排在第二,但这个成绩已经足以证明它的实力。
梦想家走的是一条科技豪华的路线。
你一坐进车里,那几块连在一起的大屏幕,细腻的内饰用料,还有各种智能驾驶辅助功能,会让你感觉这已经不仅仅是一台交通工具,更像是一个移动的智能空间。
它提供了纯电动和插电混动两种选择,满足了不同城市、不同用车习惯的消费者。
想追求极致的安静和提速快感,就选纯电;如果经常跑长途,又想享受大部分时间的纯电行驶,那插混版就非常合适。
岚图梦想家的成功,代表着中国品牌在高端MPV领域已经有了和合资品牌正面抗衡的底气和实力。
另一边,长城旗下的魏牌高山,这次更是上演了一出精彩的超越好戏,以1832辆的成绩,把丰田的另一款热门车型格瑞维亚甩在了身后,稳稳地坐上了第三名的位置。
高山这款车从设计之初,目标就非常明确,就是要打造一款属于中国人的豪华MPV。
它的外观看起来非常大气稳重,车内的豪华感营造得也相当到位。
最关键的是,它把很多以前可能要花大价钱在进口豪华MPV上才能享受到的配置,都带给了普通消费者。
比如说,可以几乎完全躺平的第二排零重力座椅,还带加热、通风和按摩功能,长途旅行时往上一躺,那舒适度可想而知。
它所采用的插电混动技术,既保证了在市区里可以当纯电车开,省油又安静,需要跑高速时,发动机又能及时介入,提供充足的动力。
魏牌高山的热销,说明了现在的消费者越来越理性,也越来越自信,他们不再盲目迷信外国品牌,而是更看重产品本身带来的价值和体验。
只要产品做得好,中国品牌同样能赢得高端市场。
有喜就有忧,市场的竞争就是这么残酷。
这次榜单上最让人感到惋惜的,可能就是曾经的“神车”腾势D9了。
这款由比亚迪和奔驰合作打造的车型,自上市以来就一直是MPV市场的明星,月销量过万是家常便饭。
可是在这一次的周销量榜上,它却出人意料地跌到了第五名,销量数字也显得有些疲软。
这背后是什么原因呢?
其实不是D9变差了,而是它的对手变得更多、更强了。
在D9刚出来的时候,高端新能源MPV市场几乎是它一家独大,消费者没什么别的选择。
但现在情况完全不同了,前有理想MEGA以独特的造型和超大空间吸引眼球,后有小鹏X9主打灵活的驾驶和多变的空间,再加上我们前面提到的岚图梦想家和魏牌高山,都在抢夺同一块蛋糕。
这些新来的竞争者,在价格、配置、设计上各有各的亮点,这就让腾势D9原本独特的优势不再那么突出了。
消费者的选择一多,注意力自然就会被分散。
D9的销量下滑,其实是一个非常正常的市场现象,它也给所有曾经的热销车型提了个醒:市场是不断变化的,没有任何一款车可以永远躺在功劳簿上吃老本,必须时刻保持警惕,不断根据市场变化来调整和提升自己。
最后,我们再来看看比亚迪旗下的另一款MPV——比亚迪夏。
它的处境就比较尴尬了,销量一直不太理想,这次更是跌到了第19名。
按理说,有比亚迪这么强大的技术背景和品牌影响力做支撑,夏的表现不应该这么差。
问题可能出在了产品定位和内部竞争上。
在一个品牌内部,如果已经有了一款非常成功、市场定位非常清晰的明星产品(比如腾势D9),那么后续推出的新产品就必须找到自己独特的定位,形成差异化,否则就很容易被自家大哥的光芒所掩盖。
从目前来看,夏的产品特点和D9相比,似乎没有形成足够清晰的区隔,价格区间也有一部分重叠。
这就让消费者在选择时会感到困惑:既然两款车差不多,那我为什么不直接选那个名气更大、已经被市场验证过的D9呢?
这就造成了一种“内部消耗”的局面。
比亚迪夏的困境也说明,即便是像比亚迪这样的行业巨头,在布局产品线时也需要更加精细化的思考,避免自家产品“打架”,才能实现市场效益的最大化。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