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车配备新规出炉,最贵能花多少钱?国产车和新能源成大势所趋

“唯车与老婆,概不外借!”这句老话一出,不少人都忍不住乐了。别看说得轻松,其实背后藏着不少道理。咱们身边谁没遇到过借车的尴尬?你再铁的哥们儿,开口要钥匙那一刻,你心里也难免打鼓。毕竟,这年头,老婆不能随便换、车也不能随便开——尤其是单位的公家车。

最近,“两办”正式下发了《党政机关公务用车管理办法》,给体制内的用车划出了红线。这可不是小事,从领导到司机都得照章行事,否则分分钟上热搜。

先来说说大家关心的问题:单位能买什么样的公家车?是不是想买啥就买啥,只要有钱就行?真不是那么回事。《办法》第十三条明确规定:党政机关应当配备使用国产汽车。“应当”两个字,说白了就是必须!这回没有“原则上”“优先”,直接把进口品牌堵在门外。有同事可能会问:“我们单位咋还有合资或者进口车型?”其实,也不是一点活路没有。如果因为工作确实需要,而且国产车型又满足不了技术要求,那得层层审批,还只能临时顶用一下。不然,就等着被查吧!

曾经江西某县长坐70万越野豪华座驾,被爆出来还美其名曰企业赠送,现在看来只能让人苦笑三声。如今政策明明白白写清楚,该整改就整改,没有商量余地。

有人担心:“合资品牌算不算国产?”这个问题挺有代表性。目前像上汽、一汽这些合资厂牌生产的大部分车型,也归入“国产汽车”的范畴,但核心零部件和价格标准一样卡得死死的。所以想钻空子的朋友还是省省吧,现在连薛定谔的小猫都藏不住,更别提豪华座驾了。

具体来看,各类公务车辆都有严格限价:

- 一般公务用轿、小客原则上18万元以内、排气量1.8升以下;

- 特殊工作需求可放宽至25万元(3.0升以下),大型客45万元封顶;

公车配备新规出炉,最贵能花多少钱?国产车和新能源成大势所趋-有驾

- 机要通信专用车辆更抠门,只能12万以内、1.6升以下,还要求2025年起100%采购新能源;

- 执法执勤跟机要差不多,但特殊情况最高也不得超45万;

- 省部级干部专属座驾也是45万元天花板,再往上的梦想只适合留在朋友圈晒图里。

特种专业技术车辆呢,要按实际功能来核定价格,但大方向还是节约为主,不许铺张浪费。

从这些规定看出来一个趋势:以后体制内满街跑的大概率都是自主品牌+新能源组合拳。不信你去各级政府院子转转,比亚迪、吉利、小鹏正摩拳擦掌准备霸屏。而且财政部已经提前剧透——未来机要通信类公车将全面切换为新能源汽车。这波操作不仅贴近环保主题,还顺带给国内造车新势力加油打气,一举两得。

其实,这些限制并非单纯为了管控预算,更重要的是树立形象。如果一个单位天天开着几十万甚至百万级豪华SUV进进出出,让群众怎么看待我们的亲民作风?与其争论到底是奔驰好还是红旗香,不如踏踏实实选辆经济适用型,把钱花在刀刃上,为纳税人的钱包减负才是真本事。再说,现在自主品牌越来越争气,小鹏比亚迪动辄续航六七百公里,一脚电门下去谁还记挂那点虚荣?

对于广大吃瓜群众来说,看热闹归看热闹,其实大家最关心的是制度是否公平透明,有没有人搞特殊化,有没有人在玩猫腻。一旦发现违规操作,希望有关部门及时亮剑,该通报通报,该处理处理,别让规矩变成纸老虎,让群众失望透顶。当然,我们普通职工平时遇到借私家爱驹这种棘手问题,也可以学学国家这套管理思路:规则摆明讲清楚,人情归人情,道理不能乱来——既不给自己添麻烦,又守住底线,多好!

吃瓜群众突然悟了……既然连体制内选个代步工具都如此严谨细致

##夏季图文激励计划#

0

全部评论 (0)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