车友们,各位老铁,大家好!
我是用车社,又来跟大伙儿聊聊车圈里的新鲜事了。
当今,智能科技正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渗透进我们生活的方方面面,汽车,这个曾经的机械产物,能否也插上智慧的翅膀,真正成为我们移动生活中的一部分?
这个问题,最近我心里反复琢磨。
巧的是,就在前几天,我这双眼睛捕捉到了一个熟悉的身影,它正悄然发生着一场深刻的变革。
谁呢?
正是那位以“舒适”著称的老朋友——天籁!
它这次的亮相,可不一般,直接冠以“PLUS”之名,仿佛宣告着一场全面的进化。
何谓“PLUS”?
难道仅仅是尺寸上的微调?
我个人认为,这背后蕴藏的,是日产对未来出行模式的深层思考,也是对消费者日益增长的智能需求的回应。
它究竟能给我们带来怎样的惊喜,又将如何重新定义我们对“智能移动空间”的认知?
这其中的奥秘,今天就由用车社,带大家一同揭开。
您或许会问,一台车最核心的“灵魂”是什么?
有人说是澎湃的动力,有人说是可靠的底盘。
但在当下,我敢断言,智能座舱才是决定用户体验的关键。
新款天籁PLUS,最令人振奋的,无疑是那套华为鸿蒙座舱的全面植入。
这可不是简单的屏幕堆砌,这套系统,它将如何颠覆我们与车辆的互动方式?
它能否让冰冷的机械,变得有温度,善解人意?
回想过往,多少车机的卡顿、复杂的操作,曾让驾驶者心生烦躁。
可鸿蒙系统,它的流畅度与生态兼容性,在国内市场已是口口相传的佳话。
当这股“智慧之风”吹进天籁的驾驶舱,我们能期待些什么?
是如同智能手机般指尖轻触的丝滑响应?
还是海量应用生态的无缝衔接?
再结合HUAWEI SOUND音响系统的加持,那份沉浸式的听觉享受,又该是何等境界?
笔者曾多次体验过鸿蒙系统在其他车型上的表现,其逻辑清晰、响应迅速的特点,无疑将为天籁PLUS的驾乘者带来前所未有的便捷与愉悦。
这不就是我们期盼已久,那种“人车合一”的智能体验吗?
除了这块被智慧赋能的大屏,天籁PLUS的座舱内饰,还藏着不少值得玩味的细节。
驾驶者与车辆最直接的交互界面,莫过于方向盘。
新车采用了全新的三幅式平底方向盘,不仅造型更显运动,其按键也升级为更具质感的滚轮式操作。
这种细微的改变,是否预示着日常操控的便捷性将得到显著提升?
目光向下,副仪表台区域同样惊喜连连。
50W手机无线快充,这对于现代人而言,简直是续航焦虑的“终结者”。
全新设计的电子挡把,小巧精致,让人不禁联想起某些高端车型的布局。
更有那两个可升降的杯架,这小小的设计,却透露出设计师对人性化需求的深刻洞察。
不用时,它隐匿于无形,保持内饰的整洁;需要时,轻巧弹出,随时为饮品提供安稳之所。
这种“藏而不露,用则即现”的巧思,正是高级感和舒适性在细节处的体现。
甚至有消息指出,新车或将采用拨杆式车窗按键,这在追求科技感的当下,反而增添了一丝复古的韵味,究竟是回归经典,还是另辟蹊径?
这悬念,倒是让人颇为期待。
内饰风格也提供了红、白、黑三种选择,搭配木纹饰板与氛围灯,车内的豪华氛围瞬间被点燃,这不正是“居室美学”在汽车空间中的完美演绎吗?
谈及车辆的“面子工程”,新款天籁PLUS在外观设计上,也展现出脱胎换骨的决心。
它沿用了家族式的动感脸谱,但这次,前脸的视觉冲击力达到了新的高度。
大尺寸的“V”形进气格栅,内部密集的镀铬饰条,让车头更显宽阔与气势。
两旁羽翼状的镀铬装饰,又巧妙地平衡了这种力量感,使其不失日系车一贯的精致。
大灯组的造型,变得更为狭长且上扬,仿佛被赋予了灵魂的眼眸,锐利而深邃。
一道贯穿式的LED日行灯带,配合可发光的品牌标志,夜间点亮时,车辆的辨识度与未来感瞬间拉满。
试想,当它划过夜色,那种独特的灯光语言,是否会成为城市中一道亮丽的风景线?
车身侧面,经典的溜背线条依旧优雅,这是天籁深入人心的标志。
然而,设计师并未止步于此,他们巧妙地融入了上扬的分段式腰线,与悬浮式车顶相得益彰,共同勾勒出一种蓄势待发的俯冲姿态,将运动感与流畅度完美结合。
车漆选择上,除了传统的珠玉白、晨曦银,这次还新增了哑光灰、神秘紫以及黑/金双拼色。
这些新颖的配色,无疑为追求个性的年轻消费者提供了更多可能。
轮毂样式也焕然一新,17英寸多辐花瓣式与19英寸钻面光刃样式,无论哪种,都为车辆的侧颜增添了独特的魅力。
尺寸方面,天籁PLUS的长宽高分别为4920/1850/1447毫米,轴距2825毫米。
仅仅是车长增加了14毫米,这种细微的调整,却往往能在视觉上带来更为舒展大气的观感。
再看车尾,上翘的“小鸭尾”设计,为整车注入了一丝灵动与运动气息。
经典的“TEANA”字母标识,作为品牌传承的符号,安静地镶嵌其间。
而最大的亮点,无疑是那重新设计的贯穿式尾灯组。
以“NISSAN”标识为中心,向两侧延伸出11枚宝石形态的灯体,点亮后,那份精致与科技感,足以让它在车流中脱颖而出,大大提升了车辆的辨识度和高级质感。
后包围的设计也更为简洁,一条贯穿式镀铬饰条与车头遥相呼应,使得整车设计语言浑然一体,丝毫没有割裂感。
当然,再炫酷的智能系统,再时尚的外观,最终都要落实到驾驶体验上。
动力方面,新款天籁PLUS延续了其成熟可靠的动力总成,提供了2.0L自然吸气和2.0T涡轮增压两款发动机。
这套组合,在市场中久经考验,其平顺性与燃油经济性,一直都是天籁引以为傲的资本。
2.0L发动机最大功率115kW(156马力),对于日常通勤或家庭使用,其动力输出温和而线性,足以应对大多数路况。
而2.0T发动机则能爆发出179kW(243马力),这对于追求更强劲动力反馈的驾驶者而言,无疑是更优选择,超车并线,皆能游刃有余。
两款发动机均匹配CVT无级变速箱。
虽然有人对CVT的“激情”有所保留,但日产在CVT调校方面的深厚功力,却是不容小觑的。
它能确保动力输出的平稳与连贯,几乎感受不到换挡的顿挫,乘坐体验极为舒适。
更重要的是,CVT在燃油经济性方面的优势,对于精打细算的车主来说,无疑是一项实实在在的福利。
在这种智能化浪潮下,天籁PLUS在动力系统上的这份“坚守”,是否也代表着一种对传统优势的自信与传承?
从“大沙发”到“智能移动空间”,天籁PLUS的这次蜕变,无疑是一次大胆且富有远见的尝试。
它不仅仅是车身尺寸的微增,更是在智能科技、设计美学与驾乘舒适性上的一次全面升级。
它试图在传统与创新之间找到一个完美的平衡点,为用户提供一个既舒适安心,又充满智慧与乐趣的移动生活平台。
正如古人云:“物有甘苦,尝之者识;道有夷险,履之者知。”
天籁PLUS的甘苦与夷险,最终仍需我们亲自去体验、去感受。
那么,各位车友,面对这样一台融合了智能科技、美学设计与舒适驾乘的“天籁PLUS”,您心中的那份期待,是否已被点燃?
您最看重它的哪一点?
是鸿蒙座舱带来的智能体验,还是其焕然一新的外观面貌?
亦或是它一如既往的舒适与可靠?
欢迎在评论区留下您的真知灼见,用车社与您一同探讨,共同展望未来出行的新篇章!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