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米负责干翻定价,比亚迪负责干翻物理学

讲真,最近汽车圈的魔幻程度,已经到了三体人看了都想还给地球人两颗质子的地步。前脚小米刚用闪电战把所有人的定价体系冲得七零八落,后脚腾势就端出来一个叫“易三方”的东西,我看完发布会,就一个感觉:不装了,比亚迪摊牌了,它要开始修仙了。

什么叫“易三方”?官方说法是一堆2.0T发动机加三电机加后轮转向,听着就跟念经一样。但你把这些玩意儿组合起来看,坏了菜了,这根本不是造车,这是在搞一种很新的物理学。一台车长超过五米二的巨型SUV,转弯半径4.58米。这是什么概念?这意味着这台陆地巡洋舰,比很多A0级小车的转弯都灵活。我作为一个中年人,脑子里立刻浮现出一个典中典的场景:在某个老破小社区,路窄得跟羊肠似的,我开着一台Smart可能还要揉两把方向盘,结果旁边这台腾势N8L,duang一下,一个原地掉头就过去了,姿态优雅得像个芭蕾舞演员,只留下我在风中凌乱。这哪里是后轮转向,这他妈是给车装了个任意门。

小米负责干翻定价,比亚迪负责干翻物理学-有驾

如果说之前大家卷的还是冰箱彩电大沙发,属于凡人范畴的内斗,那比亚迪现在就是直接告诉你,我不跟你们玩儿了,我要飞升了。之前理想问界还在争论谁家的沙发更软,谁家的冰箱更能装,属于高端装修公司的PK。结果比亚迪直接把地基给抽了,说咱别聊装修了,我这房子能防核弹,就问你怕不怕?

高速180公里时速爆胎,车身还能稳住。这个功能,简直就是犬儒主义的终极体现。因为正常人谁会开着一台大六座家庭SUV在高速上飙到180?没有人。但比亚迪就是要用这种极限到荒诞的场景告诉你,它的安全冗余,已经高到了一个不讲道理的程度。这就好像一个武林高手,他最强的不是他的招式,而是他那身刀枪不入的金钟罩铁布衫。你还在练王八拳,人家已经开始硬抗加特林了。这种安全感,是一种掀桌子式的碾压。它不是在跟你竞争,它是在重新定义“活着”的标准。

同行看了估计也得傻。本来以为大家都是在菜市场卖菜,比谁的白菜更新鲜,谁的吆喝声更大。结果比亚迪直接开了一台高达进来,说以后这个菜市场的规矩我来定。要么成仙,要么成盒。这种“我不过了,你们也别想活”的打法,才是当下车圈黑暗森林的唯一法则。没有体面,没有共赢,只有极限施压和互相伤害。

小米负责干翻定价,比亚迪负责干翻物理学-有驾

当然,它也没忘了自己是个“家庭车”。大六座魔法空间,副驾零重力王座,中排通风加热按摩,甚至连第三排都有加热。49个储物空间,还有一个能保温奶瓶的冰箱。这些东西,说白了,都是基本操作,是给这身修仙道法披上的一层“人皮”。它在用这些细节告诉你:你看,我虽然是个雷电法王,但我内心还是很温柔的,很会照顾你的老婆孩子和老丈人。

我甚至怀疑比亚迪的工程师是不是人手一本《道诡异仙》。因为这车的很多逻辑,都充满了那种心素发癫之后才能想出来的东西。比如那个“易三方泊车”,利用后轮差速转向,把车“旋”进极限车位。这叫泊车吗?这叫乾坤大挪移。太阳看了都要一个趔趄。正常车企的思维是,车位太小停不进怎么办?答案是找个大点的车位。而比亚迪的思维是,把车变成压缩毛巾,塞进去再泡发。这思路,简直清奇到让人想给他拜个早年。

写到这里我突然觉得,我这个比喻可能有点蠢。但面对这种产品,你很难用正常的逻辑去解构它。因为它的底层逻辑就不是正常的。当一个企业开始用研发过剩的技术去降维打击市场的时候,你跟它谈性价比,谈配置,就显得很可笑了。这就像你问一个开着歼20的人,你这飞机百公里几个油啊?人家只会觉得你有点大病。

小米负责干翻定价,比亚迪负责干翻物理学-有驾

所以,腾势N8L到底是不是“家庭豪华出行的最优解”?这个问题本身就是个伪命题。因为会买它的人,和会去对比它跟理想L8哪个更舒服的人,可能根本就不是一个物种。买理想L8的人,买的是一个移动的家,一个舒适的壳。而买N8L的人,他买的是一种底气。一种“就算天塌下来,我的车也能带我们扛过去”的玄学信仰。这种爱真的很特别,你爱过一个品牌的时候,你就懂了。它所有的参数,所有的配置,最终都指向了一种近乎宗教的安全感。

小米负责干翻定价,比亚迪负责干翻物理学-有驾

所以别分析了,没意义。这车就不是一个理性的产物,它是一个疯子在末日环境里造出来的移动堡垒。它唯一的目的,就是让那些还在纠结冰箱里能不能放进去两瓶香槟的对手,彻底心态爆炸。这还让不让人活了?对,它的目的就是不让别人活了。能过,但就是不让你过。这,才是今天中国汽车市场最真实的写照。

本新闻旨在弘扬社会正气,如发现表述不当或侵权情况,请及时反馈,我们将认真核实并处理。

0

全部评论 (0)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