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顾2022年的汽车行业,轻混、弱混这样的分类方式似乎显得有些过时。
早在2008年,某出版物曾提出了微混合、轻度混合和全混合的分类体系,这是基于系统混合比,即电机功率在所有动力源功率总和中的占比来划分的。具体来说,就是Pmot/(∑Pmot+Peng)的计算方式。
其中,微混合,即Micro Hybrid,采用BSG技术,电机与发动机通过皮带连接,可实现自动启停与能量回收,成本较低且结构简单。轻度混合,即Mild Hybrid,则运用ISG技术,其电功率较BSG高,因此能量回收效率也更高。至于深度混合,只要具备纯电驱动模式即可归类,包括并联、串并联和功率分流式等。值得注意的是,此出版物中提到的深度混合,可能涵盖了其他车企所指的重混、强混和中混等概念。
在之前的讨论中,有专家提到2015年时这种分类方式就已存在争议,并整理了各车企的不同观点,非常值得一读。然而,时至2022年,随着比亚迪等车企纷纷停产燃油车,转向全混(插电)领域,我们或许无需再纠结于这些历史性的分类问题。
按照前述文献的定义,现如今的混合动力车大多可归为深度混合或全混合的范畴。当前更为流行且得到广泛认可的分类方式是:串联、并联、串并联以及功率分流式。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