距离上汽的高端梦,智己L6差的不只是一层用户皮肤

当2025款智己L6带着瞬感天幕智能轿车的新标签驶入上海车展时,这个曾被寄予厚望的上汽高端新能源品牌,正在用一种近乎自我颠覆的方式寻求救赎。

取消固态电池版本,不仅是对过去两年产品战略的全盘否定,更暴露出新势力赛道上一个残酷的真相:当技术神话撞上市场现实,所有的傲慢只会显得那么可笑。

距离上汽的高端梦,智己L6差的不只是一层用户皮肤-有驾

#Part1

固态电池神话破灭

回溯2024款智己L6的上市现场,1002公里续航半固态电池曾是最耀眼的标签。上汽集团甚至拉来清陶能源站台,试图用准固态电池量产第一车的头衔击穿20-30万元市场。

但这场技术狂欢很快就被现实泼了冷水:当用户发现所谓的固态电池版本需要加钱选装,当行业专家指出半固态电池本质仍是液态电解质体系,曾经的技术光环迅速褪色。

距离上汽的高端梦,智己L6差的不只是一层用户皮肤-有驾

智己的第一个战略误判,在于混淆了技术噱头与用户痛点。

在2023年那个固态电池概念股爆炒的年代,资本市场的狂欢传导到产品端,让车企误以为消费者会为实验室级的技术买单。

但真实的购车场景中,20万级用户更关心充电桩是否好找、电池衰减速度如何、维修成本高不高。当固态电池带来的续航提升需要付出数万元溢价,且伴随着充电兼容性下降的隐性成本,理性的消费者自然知道如何抉择。

更致命的是,智己陷入了堆料式内卷的怪圈。

Orin-X芯片、8295智舱、灵蜥底盘、ISC灯语......这些单项拿出来都能打的配置,拼凑在一起反而模糊了核心卖点。

就像一个刚入职场的应届生,把所有证书都贴在简历上,却忘了告诉面试官自己最擅长什么。2024款L6的市场表现证明:在新能源红海市场,没有记忆点的全能选手,最终只会成为陪跑者。

#Part2

从超级智能到天幕智己,一场被迫的定位投降

2025款L6的转身足够戏剧性:放弃固态电池这个曾经的核心卖点,转而把瞬感智控防晒天幕作为新图腾。这个看似降维的操作,实则是智己对市场现实的无奈妥协。

当特斯拉用品牌溢价、小米用生态黏性、极氪用操控口碑割据市场,智己突然发现,自己擅长的技术叙事在20万级市场根本打不动。

距离上汽的高端梦,智己L6差的不只是一层用户皮肤-有驾

瞄准她经济的策略暗藏玄机。

数据显示,2024年新能源汽车女性用户占比已达38%,25-35岁都市白领是增长最快的群体。她们对续航数字不敏感,但会为遮阳天幕的分区调光功能买单;不在乎芯片算力多少,但在意座椅按摩是否有SPA级体验。

智己这次学聪明了,把技术参数转化为可感知的舒适体验:隔绝99.9%紫外线的天幕,相当于给爱车装了个移动防晒霜;三档可调的贝果座椅,比男友的关心更懂久坐的疲惫。

但这种定位转换也充满风险。放弃超级智能轿车的标签,意味着智己主动退出智能驾驶的第一梯队。

当小鹏XNGP、华为ADS在高速领航领域杀得刺刀见红,智己的IMAD3.0显得有些默默无闻。

更关键的是,品牌调性的突然转向可能引发认知混乱:那个曾经主打威廉姆斯底盘调校的运动品牌,如今靠防晒天幕讨好女性用户,这种人设崩塌的风险,比固态电池的技术争议更难化解。

#Part3

高端化执念下的战略摇摆

智己的困境,更像是上汽集团新能源转型焦虑的缩影。

这个传统车企巨头在新势力赛道上既要保持高端定位以摆脱廉价电动车形象,又不得不向市场现实低头;既想延续传统车企的技术储备优势,又被新势力的用户思维打得措手不及。

看看隔壁的小米SU7,用米粉生态+性价比的组合拳迅速破局,证明20-30万元市场需要的不是高冷的技术贵族,而是懂用户的生活伙伴。

智己此前的失误,在于骨子里还是传统车企的产品思维——先堆砌技术参数,再想怎么包装卖点。

而新势力的玩法是用户思维:先洞察目标群体的痛点,再反向定制产品功能。这次天幕和贝果座椅的设计,终于有了点用户思维的影子,但来得太晚,且带着明显的战略摇摆痕迹。

距离上汽的高端梦,智己L6差的不只是一层用户皮肤-有驾

品牌建设的缺失更是硬伤。当特斯拉用科技信仰、蔚来用用户社区、理想用家庭场景建立起清晰的品牌认知,智己还在高端新能源的模糊定位中打转。

三年换了三次核心卖点,从操控性能到固态电池再到天幕美学,这种缺乏连贯性的品牌叙事,让消费者始终搞不清:智己到底是谁?它和上汽旗下的飞凡、荣威又有什么本质区别?

#Part4

天幕能撑起新中产的精致梦想吗?

2025款L6的天幕突围,本质上是在细分场景上寻找差异化。这个策略在消费电子领域早有成功案例:当手机摄像头陷入像素内卷,OPPO用人像摄影、vivo用音质体验开辟新赛道。

汽车市场同样需要这种场景化破局——既然智能驾驶和续航里程难以突围,那就抓住都市通勤中的高频痛点:夏天怕晒、久坐腰酸、通勤枯燥。

距离上汽的高端梦,智己L6差的不只是一层用户皮肤-有驾

但场景化创新需要真正的用户洞察,而非营销包装。

智己的瞬感天幕确实解决了传统遮阳帘的笨拙感,十档调光和分区控制也足够细腻,但别忘了:20万级用户对价格敏感度极高,这些舒适性配置是否值得数万元的溢价?

当比亚迪汉EV用刀片电池+成熟三电系统卖18万起,当深蓝SL03用增程+掀背造型吸引年轻用户,智己的精致体验能否形成足够的价值壁垒?

更深层的问题在于,智己能否将都市时尚高定单品的定位一以贯之。从产品设计到营销传播,是否真的理解新中产的审美需求?

当蔚来用NIOHouse构建生活方式社区,当极氪用猎装造型吸引个性玩家,智己的高定标签不能停留在座椅和天幕上,而需要在品牌文化、服务体验、社交属性上形成完整的价值闭环。

否则,所谓的精致出行只会沦为又一个营销噱头。

#Part5

留给智己的时间不多了

2024年智己6.5万辆的销量,放在新势力阵营里只能算二线水平。

当小米、极氪等新玩家以每年20万辆的速度狂奔,当传统车企的新能源子品牌集体觉醒,智己的高端化之路正面临前有堵截后有追兵的局面。

这次放弃固态电池,是壮士断腕还是战略退缩,取决于后续能否在新定位上建立独特优势。

行业正在经历从技术驱动到体验驱动的范式转换。固态电池、激光雷达等硬核技术依然重要,但必须转化为可感知的用户价值。

距离上汽的高端梦,智己L6差的不只是一层用户皮肤-有驾

智己的教训告诉我们,在新能源汽车市场,没有所谓的全能爆款,只有精准的场景定位和持续的品牌深耕。当技术狂想回归人间烟火,或许才是智己真正的破局起点。

距离上汽的高端梦,智己L6差的不只是一层用户皮肤-有驾

现在的问题是:当消费者路过智己展厅,看到那片会调光的天幕时,是否会想起那个曾经高举固态电池大旗的品牌?

这种记忆分裂的风险,可能比销量低迷更难化解。智己L6的天幕之战,究竟是救赎的开始,还是又一次战略试错?

市场留给这个传统车企高端品牌的时间,真的不多了。

距离上汽的高端梦,智己L6差的不只是一层用户皮肤-有驾
0

全部评论 (0)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