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车0公里二手车或遭严查,转手赚上万?

0公里二手车乱象

一辆行驶不到百公里的小米YU7 Max顶配车,以37万元的价格在二手车市场卖出去了。这比它刚上市时的官方售价32.99万元还高了几万块。这辆车其实还没真正被用户开过,算是“准新车”,却已经让原车主赚到了钱。这种现象背后,暴露了汽车流通中的一个灰色链条。

短短一个月内,全国多个二手平台突然冒出几十辆类似的YU7车,都是里程不到百公里的顶配版本,挂牌价普遍在35万到39万之间。而与此同时,小米官方的交付周期已经长达41到60周,消费者要等很久才能提车。

这种奇怪的现象,就是所谓的“0公里二手车”——车子已经上牌,但几乎没怎么开过,却被当作二手车来卖,目的只是为了赚钱。这不仅扰乱了市场,也让真正想买车的人更难买到新车。

新车0公里二手车或遭严查,转手赚上万?-有驾

0公里二手车”乱象

有数据显示,类似“0公里二手车”在全国二手车交易中占比已达12.7%,其中新能源车超过六成。这些车像隐形的幽灵,在监管漏洞中流通,不仅压低了市场价格,也扰乱了行业的正常供需关系。一些消费者为了少等几天,愿意多花几万元,结果却买到了实际是二手车的“新车”。

有些车企则通过不正当手段虚增销量:比如把公司客户名下的车或展厅展示车,偷偷过户后再卖出去,包装成“限时优惠新车”。极氪汽车就被曝出类似操作,一些消费者在贵州、重庆、广州等地提车后才发现,自己买的其实是已经上过户的二手车。

有消费者成立了维权群,人数超过80人。而销售人员私下给每人2000元现金补偿,反而说明这种做法并不合规。

新车0公里二手车或遭严查,转手赚上万?-有驾
新车0公里二手车或遭严查,转手赚上万?-有驾

公司购车热潮显现

2024年12月,极氪在深圳和厦门的上牌量分别是4321辆和2767辆,相比上个月分别增长了377%和647%。其中,超过85%的车辆是公司购买的。同年,哪吒在邢台的单位购车比例高达95%,远高于全国乘用车公司户平均11%的水平。

这些数据背后的情况是:车并没有真正卖给个人,而是先由关联企业、汽车贸易公司或融资租赁公司登记,然后再以“库存调剂”“限时优惠”等方式分批卖到各地。消费者在直营店或商场看到的“新车”,其实可能已经过了一次甚至两次过户,只是里程表还没开始走。

新车0公里二手车或遭严查,转手赚上万?-有驾
新车0公里二手车或遭严查,转手赚上万?-有驾

展车销售隐患

极氪7月20日回应称,媒体报道的车辆都是可以正常销售的展车。但展车通常不需要单独购买交强险,也不会用第三方公司账户收款。有车主提供的合同显示,付款账户是厦门奥瀚、欧行等汽贸公司,而不是直接对接的4S店或经销商。而且这些车的登记日期比销售日期早了三个月以上。

销售人员解释说这些车是“出口转内销”或“大客户退订”,但没告诉买家车子有过过户记录。根据现行规定,只要车辆做过首次登记,不管开过多少公里,法律上都算二手车。消费者花了新车的钱,却享受不到首任车主的权益,以后卖车时会被当作三手车,贬值大概10%到15%。

新车0公里二手车或遭严查,转手赚上万?-有驾

零公里车乱象

我是一个汽车爱好者,用简单、实在的话来改写这段内容:

有些汽车品牌为了好看销量数字,会先让公司账户把车买了,先把收入算进去,然后再慢慢卖给个人。哪吒汽车就是这么做的,车子还没到消费者手里,就先买了保险,这样保费能算进成本,车也能算进销量。

长城汽车董事长魏建军年初说“有三四千个平台在卖零公里车”,当时很多人不信,现在投诉多了,数据也出来了,大家才意识到这不是玩笑。

库存越来越多:

产能比拼和交付困难带来的问题

这几年,零公里二手车越来越多,主要是因为卖得没买得多。比如小米YU7,上市18小时就订出了24万辆。但北京工厂一期产能只有15万辆,标准版要等57到60周才能交车,Max版也要等41到44周。等太久,二级市场就开始加价卖车,越来越严重。

新车0公里二手车或遭严查,转手赚上万?-有驾

黄牛炒卖YU7准新车

最近,全国多个二手平台上出现了近百台几乎全新的YU7准新车。其中顶配Max版的售价高达39万元,比官方指导价高出6万元。这些车大多被黄牛在发布会当晚用抢购软件抢到,提车当天就加价1到2万元转手。甚至有真实车主在提车三天后,就以高出原价一两万的价格卖给了车商。

新车0公里二手车或遭严查,转手赚上万?-有驾

新能源车套利现象

新能源汽车的补贴政策,让一些人看到了套利的机会。在一些地方,一辆新能源车能拿到两万元左右的补贴。再加上在二手市场加价,刚上牌的新车转手就能赚三到四万。车企虽然知道这种情况,但通常不会管,因为这样能减少库存,让销售数据好看些,资本也不会再问到底卖了多少车。

据中国汽车流通协会统计,到2024年,不到三个月就上牌、行驶里程还不到50公里的二手车,占了全国二手车交易量的12.7%,其中新能源车占了六成以上。这说明新能源车在二手车市场很受欢迎,但也反映出供需不平衡的问题。

政策开始收紧:

最近,监管部门也开始出手了。有消息说,工信部打算规定新车登记后半年内不能转卖,直接堵住短期套利的路子。这项政策一旦实施,就会让“准新车”很难快速转手。同时,商务部也在推动全流程监管和信用体系,中国汽车流通协会也在搞二手车出口专用编码。像奇瑞、比亚迪这样的车企,也开始追究经销商违规上牌的责任。

维权难原因分析

现在,消费者想维权挺难的。销售员常常用“展车”“大客户渠道车”“出口转内销”这些说法,把车说得好像没问题。但合同上的公司和收款账户又不是品牌官方的,让人摸不着头脑。

虽然法律规定,如果被隐瞒或误导签了合同,可以要求退一赔三,但实际操作中,车主得证明销售有故意欺骗的行为。而合同里通常会写“车辆情况已告知”,这就让维权变得既费时又费钱。

新车0公里二手车或遭严查,转手赚上万?-有驾

车企应对政策收紧措施

政策收紧后,各行业都在想办法应对。极氪决定调整销售模式,今年要新增200家门店,让卖车更透明,减少中间环节,让消费者买得更放心。小米也在加快二期工厂建设,预计年底每月能生产两万辆车,增加供应量,缓解加价现象。过去经验显示,产能上来后,加价情况通常很快就会降下来。比如小米SU7,从加价到平价只用了一个季度,说明多供货真的管用。与此同时,智界、玛莎拉蒂、蔚来等品牌也推出优惠,比如限时补贴和现车提货,进一步压缩了中间商的利润空间。

竞争环境变化与应对策略

竞争环境正在发生剧烈变化。面对YU7交付困难,智界推出限时补贴,想留住小米的潜在客户。玛莎拉蒂把Grecale降价到36.96万元,直接进入YU7的价格区间。比亚迪和蔚来也在加快交付速度,应对市场压力。

虽然技术配置能带来短期优势,但长期看,高价格难以维持。特斯拉Model Y三年后还能保值61%,这对靠“科技”吸引用户的小米来说是个挑战。

各品牌都在调整策略,应对市场变化。当政策收紧,数据透明化,那些靠炒作和数字游戏维持的热度会慢慢消失。未来竞争的核心,是产品本身的质量和用户体验。只有真实产能、公开数据和规范管理,才能打破虚假繁荣。监管加强,正让行业从无序扩张走向理性发展。

0

全部评论 (0)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