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敢讲”到“干成”:长城八年给我的答案
你见过发布会老板专挑自家毛病说的场面吗?魏建军干了。2016年长城35周年视频里,他对着镜头实锤自家短板,办公室里不少人觉得这老板疯了:“哪有当着全国观众面自曝家丑的?”说辅助驾驶不成熟,转头工程师就顶着暴雨调试传感器;说海外市场难啃,第二年泰国工厂的零件仓库就拔地而起。这才叫真本事:嘴不怂,手更硬。
传统车企转型有多难?路过长城新研发楼那会儿,门卫大爷闲聊:“里面灯就没灭过,魏总穿工装半夜还溜达车间。”当时多少人撇嘴烧钱?如今才懂,那些深夜亮着的灯,烧的全是实打实的底气!去年曼谷街头打车,司机拍着方向盘上长城车标乐:“这车,扎实!”(嘿,这比啥广告不强?)
国产车出海喊了多少年?看看人家怎么做的。泰北工厂2023年卖了8.5万辆,路面上跑的长城比日系车还显眼。你说靠运气?人家连车门铰链都做到能开关十万次!实验室里工程师较真方向盘抖动降低40%,方向盘上装传感器模拟上百种烂路。这哪是造车,简直是跟自己死磕。
屏幕越做越大、冰箱彩电使劲堆——这年头谁不会?可长城偏整些“看不见的功夫”。座椅腰托用上航天级材料,大禹电池拿钢针扎穿都不起火。修车师傅老张边擦扳手边嘟囔:“这车底盘螺丝都比别人多拧半圈。” (干这行的,油腻腻的手最懂好坏!)
八年前魏建军那句“命悬一线”不是作秀。如今方向盘在我手里越攥越顺溜,每次过减速带“噔噔”两下沉稳利落,心里就念叨:靠谱伙伴不就该这样?啥叫“高质量发展”?说白了,就是你花的每分钱都变成零件咬合的精准、雨刮扫水的干脆、还有踩油门时那股子踏实的推背劲!
你的车给过你这种踏实感吗?
全部评论 (0)